从手的温度就可以判断出健康问题,快来看看你的手吧!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统的,既气血相通又经络相连,且各脏腑及脏腑与体表之间又循五行、遵阴阳、相生相克,所以身体任何一个局部都有可以反映全身是否健康的讯息。
手部直接反映人的健康
手部是部分经络的起、止点,与周身器官密切相联,且手部腧穴汇通全身经脉,是反映人体内在健康最直接的视窗,内部器官的病变亦均可在手上被映现出来。
手部的反映点恰似一个倒置的人体缩影,透过手部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身体许多的疾病,并判断出自己的健康状况。
我们打球时需要来找感觉。手的感觉、球的感觉、呼吸的感觉。我们的手是一个很神奇的器官,与五脏都有莫大的关系。那么我们的手感也是一个很好的预测疾病的窗口。
一般来说,手感温暖润泽,硬软适度,并且富有弹性,这样的人五脏调和,身体健康,体质强壮,精力充沛。
1)手掌冰凉
手掌冰凉说明身体脾虚,气血不足。有些人是天气冷的时候手掌冰凉,有些人则是一年四季手掌都没有什么温度,这就说明身体存在问题了。
中医中称这种现象叫做“脾肺虚、气血弱、三焦经络不通畅”。脾是气血生化的源头,如果脾虚,身体气血的运化就会出现异常,紧接着就会血液循环不畅通,手脚等血液循环的末梢就会没有温度,手脚冰凉。
建议:首先我们推荐大家食补,主要是选择一些具有温暖脾阳作用的食物,例如红枣、生姜、牛羊肉等。此外,还要加强运动。
2)手掌热
手感热,主心肾阴虚,容易上火、失眠、多梦,多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咽喉炎、高血压、糖尿病等。
此外,精神紧张也会导致手感较热。
1)手掌易出汗
有的人手心脚心容易出汗,甚至一天到晚手心脚心都黏黏的,有时还伴有全身烦热、咽干口燥等症状。这可能是心肾阴虚火旺的表现。
即手感湿,主心脾两虚,容易疲倦乏力。手掌多汗者多为脾胃积热,心火旺盛,心理压力较大,精神容易紧张;手感黏,主内分泌失调,多见于糖尿病。
建议:要滋肾阴、养心阴,同样要多吃能滋阴的食物,保证充足的睡眠。此外,可以用米醋加温水泡手泡脚,对改善此症状很有疗效。
2)手掌干燥脱皮
很多人一到干燥的季节,手掌就会脱皮,甚至还会出现干裂的现象。其实这些并不是简单的缺水问题,而是身体气血不畅所导致的。手掌干燥会出现皮肤死皮增多,导致脱皮或是皲裂。
气血不足,则皮肤的养分不足,这样一来皮肤的汗腺和皮脂腺都会受到影响,其功能就会退化,那么皮肤自然就会变干。
即手感干,主肺脾两亏,多伴有皮肤干燥,这类人容易感冒。
建议:千万不要贪吃生冷的食物,多吃补气养血的食物,例如:桂圆、红枣、当归等。还要做好手部的护理工作。平时一定要注意手部的补水保湿,多抹护手霜。
手掌肌肤虽厚,却绵软无力:精力不足。
手掌皮肤如绸缎般柔润红润:多见于风湿热或痛风病。
手掌硬而瘦:消化系统功能不健全。
手掌肌肉硬直,缺乏弹性:多是气虚瘀滞,经脉不畅。
手掌肌肉比较光滑,手指关节肿大,经常感到疼痛:多是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或风湿性关节炎。
手掌水肿,手指麻木:提示患有心脏病。
手掌皮肤变黑、发硬、发亮、光滑、干燥,呈淡黄色,则是角化病,常为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发婴儿期,常有家族史。
手抖的原因很多,有些人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极度疲劳的情况下会出现手抖,一旦这些因素消除,手抖也会随之消失。
而有些人会经常性手抖,吃饭、写字都会受到影响,这种手抖可能和甲状腺疾病、帕金森综合征、脑神经和上肢神经病变等有关。
建议:注意控制情绪,劳逸结合,针对不同情况及时求医、对症治疗。
脑动脉硬化会减缓神经的传导速度,使脑的局部供血、供氧减少,并出现中枢功能障碍,可能引起手麻。手足麻木还有可能由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引起。颈椎病同样可以引起手足麻木。
此外,还有一部分老人由于缺乏B族维生素,会引起末梢神经炎而造成手足麻木。
建议:查明具体原因,对症治疗,老人注意补充B族维生素。
千万别让所谓“科学”束缚了中医的发展。一起为中医呐喊加油助威!
外国人都开始学中医了,你还在等什么?
健康不是第一,而是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