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山沟里走出的洋博士

山沟里走出的洋博士

  邱发洋,1962年2月出生于梁子湖区太和镇邱山村3组,1978年太和高中毕业考入武汉大学化学系,1982年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读研究生,1985年9月考入美国俄亥俄州大学读研究生并取得博士学位,1994年在纽约一生物技术公司工作,现在美国加州从事制药技术研究工作。
  人生感悟
  做事情首先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社会,对得起父老乡亲,尽管有时候很难做到,但都应该尽力去做。
  不知是他的父辈,还是哪位乡村老先生在42年前,给一个降生于山沟里的婴儿取了一个带“洋”字的名字。从此,这孩子便与“洋”结下了不解之缘。8月上旬的一个中午,经朋友介绍,记者认识了邱发洋博士。这位年轻的“洋”博士在美国已居住了18年,此次回家乡是为了一个80多万元的投资项目。由于时间紧,他第二天就要飞回美国,记者对这位洋博士进行了两个小时的简短采访。
  A 16岁考入武大化学系
  美丽的梁子湖畔, 有一座小山村叫邱山村。1962年2月,邱发洋便出生在这个小山村的3组。
  从小学到高中,聪明好学的邱发洋成绩总在班上名列前茅,同学们羡慕他,老师喜欢他。
  上中学时,带他课的张仁昆和班主任杨林保老师对他的影响很大。杨老师在黑板上抄题目给学生做时,允许学生可以不抄题目,只将答案按顺序写好。这样节约了他许多的时间,让他去思考一些问题。而且,他总是做得又快又好,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功夫不负有心人。1978年,邱发洋以367.5分的好成绩考入武汉大学化学系。这年他16岁。尽管化学专业不是他的首选,但他懂得学一行就得专一行的道理。在大学里,邱发洋十分珍惜学习时间:每天,别的同学还在睡梦中的时候,他却早已在校园的林荫小道上背起了英语单词;节假日里,别的同学在寝室聊天或者出去玩,他却泡在图书馆里看书;有时候学校停电了,他就抱着书跑到街头的路灯下去看……由于他学习刻苦,方法得当,每次考试成绩都非常优秀,年年拿奖学金,学费和生活费都不用父母操心。他每月有17元钱的奖学金,尽管不多,却也够用,有时还有节余,他就拿去买一些课外书籍。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等科学家的事迹感染着他、激励着他:学成之后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B 在美国戴上博士帽
  1982年,邱发洋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化学专业研究生。1985年,国内掀起了一股出国潮,邱发洋参加了托福考试,并幸运地被美国俄亥俄州大学录取为化学专业的研究生。
  在当时,能够出国是许多同龄人的梦想,然而,他出国的经历却颇为曲折和艰辛,由于签证办得慢,当他赶到学校时,课程已上了一大半,考试成绩当然不会太好。另外,经济上的压力也较大,他去美国的时候,还是向朋友借的100美元,飞机票也是美国的一位朋友买的。到美国后,100美元仅够交房租和置办棉被等一些必需品。为了生存,他上课之余在学校任教学助理,即帮本科生上实验课和辅导课,每月赚取825美元的辅导费以维持生计。托福考试,他的英语成绩是顶呱呱的,压倒一大排英语专业的考生。可是,他在给美国的学生上课却非常吃力,因为他当初所学的均是一些科普性读物,口语很少。语言不畅通,他就多用手势,或给学生做示范,让他们跟着做。时间久了,学生也就与这位动手多而动口少的中国老师之间有了默契,并渐渐喜欢上他的课。
  学习上的压力、经济上的拮据、语言上的障碍,他都挺过来了。他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1988年考取了博士,1994年获得博士学位。
  C 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美国找一份工作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邱发洋拿了博士学位后,一时没有找到工作,直到1994年底才到纽约一家生物技术公司的研究部从事制药研究工作。
  由于他这位唯一的外国博士生的到来,这家成立了8年时间、已投资700万美元的公司很快就倒闭了。因为研究部对治疗糖尿病的药品的研究,8年时间都没有得出结论。在他的参与下,半年时间里就得出了结论,证明公司一开始投资方向就错了,他们所设想的可能对糖尿病有疗效的药根本就是一个不成立的假设。结论出来了,投资商停止了投资,公司自然也就倒闭了。
  邱发洋离开了这家公司,在另一家生物技术开发公司找了一份工作。可是几年下来,每月几万美元的工资无法帮助他实现自己的理想——做一个能为社会创造更大效益的人。2002年9月,他辞去了稳定的工作自己单独接活干,这样他可以赚取更多的钱,然后回国投资成立一个分子工程研究所,架起一座技术基础研究和技术应用之间的桥梁,解决将成果转化成应用遇到的技术问题,从而使科技成果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在最短的时间,把技术转化生产并产生社会效益。
  目前,他在美国加州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妻子是上海人,也是搞生物化学研究的,还有一双儿女。每次回国,看到家乡落后的面貌他心头就感到很压抑,他很想为他们做点事情,可又力不从心,什么都做不了。现在,他在美国唯一的心愿就是多赚点钱,从而实现在国内成立分子工程研究所的目标,为国家做贡献,为社会创造效益,真正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身在大洋彼岸,可心却牵挂着祖国和家乡的人们。这就是“洋”博士邱发洋。

(0)

相关推荐

  • 申读美国博士学位需要充分考虑好进退的路径

    毋庸置疑,读博士有很多好处: 4.超额的社会福利.源于社会对高学历知识人才的尊重,博士学位获得者往往能够获得额外的社会福利,有利于个人安家置业和增加经济收入. 博士学习不同于硕士学习,硕士学习重在更广 ...

  • 我要采访全球100个在读博士

    转眼间我已经步入博士三年级了,怎么说呢,感觉一直没有踏入科研的大门.或许是我把科研神圣化了,但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因缘际会,无缘参与CNS大课题,大测序计划才是常态.正是因为没有人带我,所以我才如此 ...

  • 谁是下一个粉体界的“颜宁”、“卢柯”?

    最近"杰青""优青"名单纷纷出炉 作为中标率极低的 年龄限制极为严格的 科研领域两大台阶 一批年轻有为的学者涌现 比如如最近火爆网络的 牵头成立"应用 ...

  • 邱勇

    邱勇,男,汉族,1964年7月生,四川荣县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校友总会会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 ...

  • 汇源果汁破产,从山沟里走出的传奇国民品牌,咋就走向没落了呢?

    原创2021-07-02 18:04·猫眼儿观世界 曾经名噪中国的汇源果汁在从香港退市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破产的境地,北京破产法庭发布公告,对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启动预重整. 这个公司管理着整个汇 ...

  • 赖传珠:从山沟里走出的开国上将

    作者:悟空谈历史 赖传珠将军,十七岁就成为共产党党员,十八岁就参加了工农革命军,是一个资历深厚的老革命工作者.更重要的是,他还曾经连续四次担任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的党代表. 可能很多人看到赖传珠的名字 ...

  • 【远方·夜听】青海《从黑暗里走出的黎明》作者:陌上花开 主播:听月儿

    欢 迎 关 注   远 方 诗 歌 文 化 传 媒 作者:陌上花开  主播:听月儿  编辑:张小璇 从黑夜里走出的黎明 当夜幕降临 鸟儿乖乖待在幽林 关闭了白天唱响的清音 楼上楼下的窗户里 透着明亮和 ...

  • 父母双亡沦落风尘,31岁成大学教授、画作售价千万:从青楼里走出一代画魂的奇迹人生

    精英说 一个讲故事的公众号昨天 22:08 40多年前,一位中国女人在巴黎病逝,她的枕头下方压着一封信: "这是我的家信,如果我死了,烦朋友们将这封信寄给小孙潘忠玉留作纪念.中国,安庆市,郭 ...

  • 冬天逛山水,去诸往小三峡山沟里走一趟吧!

    周末做了一回独行侠,说走就走,跑到山沟沟里逛了一圈,诸往的小三峡,你造吗?        它号称诸往镇的小三峡.这里位于市境西北隅,诸往镇上石硼下石硼的水在这汇入了马石山西侧的井乔家水库.从马石山上看 ...

  • 山村里走出的“文豪”

    山村里走出的"文豪" 王汉利 提起平朔,大家可能并不陌生,这座被誉为我国改革开放"试验田"特大型露天煤矿,人们都会联想到矿山的"巨无霸"卡车 ...

  • 泓雅朗诵版‖春日即景:那个从春天里走出的少年 却再也无法走回春天

    感谢泓雅老师倾情朗诵 春日即景 蓝天蓝得一往情深 白云却有些轻浮 飘来荡去地 在挑逗阳光 此刻,应该有鸟叫 正叽叽喳喳地发芽 春天轻轻地打了一个喷嚏 蒲公英就开始准备起舞 那些银铃一样的笑声 散落成草 ...

  • 今天,读首诗吧‖春日即景:那个从春天里走出的少年 却再也无法走回春天

    春日即景 蓝天蓝得一往情深 白云却有些轻浮 飘来荡去地 在挑逗阳光 此刻,应该有鸟叫 正叽叽喳喳地发芽 春天轻轻地打了一个喷嚏 蒲公英就开始准备起舞 那些银铃一样的笑声 散落成草丛中的野花 春天的树枝 ...

  • 从古诗词里走出的地名,太美!

    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 地名,都有着非凡的意义. 无论走多远,一听到故乡的名字, 心头总会泛起一阵暖意. 尤其是对于漂泊在外的人来说, 它是一种归属感. 如果有一天,发现故乡的名字变了, 就会觉得回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