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首义金刚”徐达明故居
在段店镇孔关村徐家长山湾,徐达明故居仅存残余部分,且破烂不堪,与之紧邻的是一幢新建楼房。
铁血志士英年早逝
史料记载,徐达明,1888年出生,段店镇孔关村徐家长山人。早年投身湖北新军工程队前锋一营当兵,1906年被选送到湖北陆军特别小学堂,1909年毕业,任陆军第八镇步队第三十标第二营排长。徐达明先后参加过日知会、黄冈军学界讲习所、群治学社、振武学社等革命组织。
1911年10月,武昌首义前夕,徐达明嘱咐护卫清督署的同志届时拆下清军机关枪、机关炮的机件。这一措施,在很快爆发的武昌首义中起到了很大作用。
10月10日夜,工程营发难,但第三十标管带下令所属士兵不准外出,徐达明却吹笛站队,并派同志闯入本标营军械库夺取子弹,率本排同志直奔楚望台,与熊秉坤部汇合,从正面进攻清督署,次日凌晨督署便被各路汇集的革命军攻克。
11日下午,湖北军政府的决策机构谋略处成立,徐达明被推选为谋略处成员,接着前往藩署,清收金库中积存的全省现金及官票,合银1000多万两。这些资金,对湖北军政府运转起了关键作用。
军政府成立伊始,军务繁忙,遂分设军令部、军务部、参谋部。徐达明任参谋部参议,蔡济民、吴醒汉、王文锦等3人分任其余各部。由于他们任职略同,性格近似,又出入相协,故有“四大金刚”之称。
在阳夏战役中,徐达明先是陪同黄兴视察阵地,了解军情,策划作战机宜。随后又多次冒着弹雨,亲临前线督战。
南北议和告成,鄂军毕血会成立,徐达明任会长,负责调查阵亡将士,召集闲散人员。民国成立,任湖北稽勋局调查会的会长,后被授予陆军中将。
此时,徐达明咯血病复发,请假回省就医。遗憾的是,因医治无效,徐达明于1914年2月4日病逝,年仅26岁。
对徐达明的英年早逝,黎元洪专写挽联:“为国事尽瘁十年功在凌烟终不朽,痛楚材又弱一个苍生袍泽我犹悲。”故居曾遭日寇轰炸今年51岁的孔关村村民吴友明,是徐达明的曾外孙。吴友明说,徐达明留下一子,其子生育两儿一女,两儿夭折,一女成人,她便是自己的母亲。
“这处老屋原来约有110平方米,共有三连间,我和母亲在这里生活了40多年。但母亲没有对我谈起多少她的身世。现在留下的这处破屋,是我们原来所住房子的三分之一。我已搬到外村居住,几年前,这处旧屋被村民拆掉,盖起了新楼。”吴友明告诉记者。
对这处老屋,徐家长山湾的村民徐品堂了解的比吴友明更清楚。今年69岁的徐品堂,是徐达明还没出五福的侄孙。“徐达明,我们族人称他为‘九爹’,因为他排行老九,我的爷爷排行老五。
这处老屋是徐达明去世后,由我爷爷带着徐达明的儿子去找黎元洪,黎元洪拨专款修建的。”徐品堂说。在徐品堂的记忆中,这处老屋是一进两幢,中有天井,周有回廊厢房,占地约300多平方米。
“大门很高,骑马都能从前门进、后门出。”徐品堂说,“前幢房子被日本侵略者的飞机扔下的炸弹给炸了。所以,他们后来住的其实是一半大的屋子。”关于徐达明的民间传说,在当地村民的记忆中并不多。他们说得最多的有两件事,一是由于家庭变故导致精神上有点问题,当年徐达明的儿子把许多勋章到处乱扔,以致现在徐达明的遗物没留下一件;还有一件事,当地村民传说徐达明有一把战刀留了下来,那把战刀有些神奇,一到下雨,刀口就滴血。
魂兮归来,达明将军“徐达明的故居,在2005年左右还是完整的,只是,那时大家不清楚这个老屋有些来历。”近期,童力群多次下乡走访寻找徐达明的遗迹,他不无遗憾地对记者说。
不过,在离徐达明故居约300米之远的村外田野里,童力群在茅草丛中见到了徐达明的墓碑。
吴友明说:“文革期间,这块碑被扔进了池塘,后被当成村民洗菜洗衣的石板。直到上世纪90年代,我和父亲一起,才把这块碑搬回,并给徐达明重新修坟立碑。每年的清明节,我们还要给他扫墓上香。”历史记载,抗战胜利后,1945年至1949年间,段店曾被改为达明乡。对徐达明的功绩,童力群感叹:“达明将军是辛亥革命首义功臣之一,没有他们的出生入死,就没有辛亥革命的成功!魂兮归来,达明将军!”通过考证,童力群发现,辛亥革命纪念对徐达明似乎有些遗忘。“如32集电视连续剧《武昌首义》里,没有徐达明的丝毫痕迹。《武昌首义》第五集表现‘楚望台会师’场景,有三十标起义官兵来到楚望台的镜头,领头的却不是徐达明。
真正率领三十标起义官兵来到楚望台的革命党代表是徐达明、吴醒汉以及马明熙等。熊秉坤在《辛亥革命首义工程营发难概述》里写道:‘第三十标第二、三营徐达明、吴醒汉各同志,均举兵来会’。”“建议在孔关村兴建辛亥志士徐达明纪念馆。”这是童力群心中的一个梦,“还有重修辛亥元勋徐达明墓。果真有那么一天,海内外辛亥后裔定会相聚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段店镇孔关村,纪念‘首义金刚’徐达明,弘扬和传承辛亥首义‘敢为人先’的人文精神。无论成功与否,作为一名学者,我会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