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秀丽:三甲复脉汤临床应用发微

《伤寒论》中记载了一则炙甘草汤,主要用于伤寒脉结代心动悸,而后世温病医家吴鞠通受此方启发,发现温病到了下焦主要是真阴的一个耗伤,所以就去掉了炙甘草汤里面补气、补血的参桂姜枣4味药。然后加上白芍,来酸甘化阴, 收三阴之阴,开创了加减复脉汤,吴鞠通的这个认识是源于叶天士运用炙甘草汤的经验而来的,所以医学的传承它是这样一系列发展下来的。

吴鞠通又发现如果大便是稀溏的,那这种情况用加减复脉汤,里面的麻仁会加重他的便溏,于是他又把麻仁去掉了,加上一味牡蛎就成了一甲复脉汤;病情如果再继续发展出现手指但觉蠕动,这时要预防他动风,于是又在一甲复脉汤的基础上再加了鳖甲,是为二甲复脉汤;病情再深入还需要加上龟板,这个就构成了三甲复脉汤。

郑秀丽老师长年专于研究温病,三甲复脉汤出自温病四大家之吴鞠通《温病条辨》的手笔,郑秀丽老师通过从伤寒论炙甘草汤到温病三甲复脉汤的演变,讲解了此方剂除了能治疗虚风内动外,还具有治疗胸痹心痛、妇科疾病以及三叉神经痛等诸多疾病。

而其中的配伍奥秘与叶天士奇经八脉是密不可分的,郑老师详细的从奇经八脉分析了三甲复脉汤的组方原理,并与苓桂辈方剂、栝楼薤白桂枝汤、六味地黄丸进行对比,总结出三甲复脉汤的功效独到之处。最后结合病案,从方证对应上来指导如何正确运用三甲复脉汤治愈顽疾。

(0)

相关推荐

  • 定伤寒之实,驳温病之虚

       伤寒温热之辨,历来久矣.孰不知,温病盗伤寒之实,定己之名,大己之威风.若无其父,焉得其子?诸医家只知唇舌之争,而不研数百证之辨,此皆懵懂世人也.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肿瘤科臧云彩    温病 ...

  • 李赛美:《伤寒论》治肾特色与临床发微

    一.<伤寒论>治肾特色 1.直接法 以少阴病为主,少阴病主要是心和肾,心有阴阳,肾有阴阳,有三阴热化和三阳寒化证.由于少阴病为全身虚衰证,病情多危重,用药独到,<素问>&quo ...

  • 郑魁山教授临床60余年针灸配穴秘方

    郑魁山家传配穴秘方 1 发散风寒:风池风门大椎(不留针,烧山火)后溪留20-30分--风寒感冒 2 清热宣肺:大椎陶道肺俞(点刺出血)+列缺合谷(透天凉) 3 祛风活络:面瘫:合谷风池+地仓透颊车.下 ...

  • 仲景血证述要与临床发微(5)

    下面我先谈临床上所遇见到的病例,就是药后出现血证. 一.药后的反应 1.桂枝加龙牡合黄连阿胶汤 这个患者是我原来教研室林主任的一个亲戚,广州人,跟着我看诊应该10多年了.糖尿病.高血压病16年,现在5 ...

  • 吴鞠通三甲复脉汤的作用功效、适应症、临床应用、组成医案方解

    [来源]<温病条辨>卷三下焦篇. [配方组成]即于二甲复脉汤内,加生龟板一两. [用法]水八杯,煮取八分三杯,分三次服. [作用与功效]滋阴潜阳. [主治]下焦温病,热深厥甚,脉细促,心中 ...

  • 郑邦本 补中益气方的临床应用

    补中益气之概念,最早是金代李东垣提出来的,其创立的补中益气汤等方,被后世医家尊崇且广泛应用.如明代张介宾的举元煎,民国张锡纯的升陷汤,皆是在此基础上化裁而来.郑老对于东垣学术思想亦有较深入的研究,根据 ...

  • 郑魁山针灸“八法”及临床应用

    作者简介 郑魁山(1918年-2010),河北安国人,16岁跟随父亲郑毓林(1896-1967年)学习针灸医术,1947年考取中医师,1951年创办北京中医学会针灸研究班:1954年任华北中医实验所主 ...

  • 从郑钦安学术思想论建中、理中二法及其临床应用

    建中.理中二法是郑钦安对仲景建中汤类方和理中汤的学术内涵和临床应用的发挥,本文旨在阐明郑钦安运用建中.理中二法的理论基础,总结郑钦安运用建中.理中二法的特点,为进一步加深对郑钦安学术思想的认识,提高临 ...

  • "肺结节治疗的临床决策“获<郑正有词>刊发

    &quot;肺结节治疗的临床决策“获<郑正有词>刊发

  • 『常用方剂』治风剂>平熄内风>大定风珠>三甲复脉汤治帕金森病(学术与临床)

    唐某,女,60岁,2014年8月15日初诊. 患者主诉左侧肢体震颤3年.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震颤,上肢较重,诉用手持物后无震颤,精神紧张,生气时症状加重.曾就诊于北京宣武医院,诊断为&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