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四川野马的压库“毒瘤”——“简直是野蛮。”
汽车厂商与经销商的“不平等关系”是压库现象的根本原因。
2016年12月,四川野马汽车批发销量9,141辆。2017年1月,四川野马汽车批发销量961辆。
短短一个月,销量状况天差地别。环比下降89%,从近万到不足一千,四川野马汽车(以下简称野马)在这一个月内究竟发生了什么?震荡如此剧烈的销量数据背后又到底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强行发车
在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汽车公社》记者偶然结识了一位野马经销商,他是野马这次销量变化异常中的受害者,也是见证者。“从来没见过如此的压库方式,简直是野蛮。”这位经营汽车销售多年的经销商愤慨地说道。
据这位来自安徽的经销商老板介绍,他很早便开始从事汽车销售行业,一直是在做一些品牌二网,同时也承接豪华品牌订车提车的业务。在去年,王老板(化名)终于建成了一家真正意义上的4S店——四川野马。
“说实话,以我们的资质想要建一家其他品牌的4S店也很难,包括资金、规模等等都受到限制。做野马这个牌子也是很偶然,朋友介绍的,但没想到这么容易就通过了核准。可据我了解有很多老板随随便便就搞了一个店,包括一些没有做过车行的人,野马也允许你建店提车,但一般审核都没通过,也就没有建店补贴。”王老板说道。
也许是说到了气头上,王老板继续吐槽到:“厂家不仅没来考察过,还经常组织开会,大老远跑到四川,开会的内容基本没啥意义,说一些空话,更夸张的是我们过去开会还是自掏腰包,不去的话总感觉多多少少又不太好。”
在聊了一些基本情况后,记者将话题引到了这次“压库”事件上,“去年年底,野马销量9,000多辆,里面是不是有什么猫腻啊?”
“呵呵,你知道今年一月份公布的销量是多少吗?900多辆。都是厂家强行给我们发车做出来的销量。”王老板进一步解释道,“野马的主要销量来源都是一个车(T70),但车型配置很多,卖的最好的是T70 2017款升级版,我们那个地方的人都喜欢大空间、自动挡,手动挡的车型基本销不动。今年年前我们订了几辆T70的2017升级版,当板车到了店门口,我们都傻眼了。”
“只订了少数几辆车,结果却发来了四十几辆车,更要命的是,除了几辆2017升级版,其他都是一些手动挡的车型。而这些都是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没打一声招呼强行发车过来。事发突然,我当时立马给这边的区域经理之类的打电话,我也不知道怎么,说着说着就把车子接下来了。”还没等记者发问,王老板自己做出了解释。
“我问过一些经销商朋友,基本在全国范围内都存在这种情况,江西有几个经销商朋友都因为这个事情破产了,湖南有一家经销商,被强行压了一百多辆。不然也不可能达到一个月的销量能达到9,000辆。”的确,除去两个极值,野马平均月销量基本在两千辆。在王老板的话里,记者又发现了一个“隐情”。
“虚报销量”
按照经销商的说法,接收车辆是在年前(农历)不久,也就是在2017年度,而销量异常是显示在2016年12月。这里面有一个逻辑必须理顺,首先在去年销量显示异常的9,000多辆车是野马厂商向经销商压库的车辆,而经销商在接收车辆是在今年。如果以上逻辑成立,那么野马除了存在向经销商压库的现象外,同时还涉嫌虚报销量。他们在提前报出销量后,通过压库的方式陆续将这些“销量指标”清空。
通常情况下,汽车厂商“虚报销量”是为了账面好看,得到上层集团股东的认可,而结合野马此次“强行发车”的几个特点来看,其背后的逻辑动机可能并不是那么简单,一是“事发突然”——为何野马要集中在12月份将销量报干净?二是力度之深——九千辆也许对其他品牌来说可能只是个小数目,但对月均仅仅两千辆的野马汽车而言却是近乎半年的量。
对此,记者向野马汽车市场部进行了询问。然而市场部给出的答复是:“我们不管发车的事情,也不清楚你说的这个情况。具体你可以咨询一下其他部门的人。”
也许,野马汽车“疯狂”向经销商无理发车的动机我们不得而知,但此举对经销商们造成的伤害却是“血淋淋”的事实。王老板一脸无奈地向记者诉苦:“正是因为这40几辆车,我们在银行账户(经销商提车使用银行信贷的方式)那里压了四百万,而这些不好卖的车型我们现在是在打折亏本卖,多卖一辆就少亏一点。听说有一家情况不好的,是借钱开的店,出了这种状况资金根本周转不过来,已经倒闭了。”
因为害怕厂商给“穿小鞋”,加之收车后能得到一些“返点”政策支持,王老板并没有拒绝野马的压库行为。“说实话,投资野马4S店,也不是一直在亏本,单车利润能达到四五千元,当然每个经销商自己的优惠政策不一样,地区之间销售情况不一样,利润情况也不尽相同,听说有的利润最高能到八九千。我们不想彻底跟厂商闹僵,所以也没有拒绝。”
说到这里,王老板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吐槽可能对厂商有所影响,甚至于可能会威胁自己的相关利益,赶紧让记者承诺发稿之时隐去相关个人信息。由此,也能看出经销商对汽车厂商的“惧怕”,以及两者相处模式中的不平等关系。
有苦难言
“你们不敢惹厂家,那为什么倒闭的那些人不去维权呢?”面对王老板所陈述的现状,记者提出了疑问。而王老板的回答又道出了“弱势群体”的无奈:“说实话,倒闭的人毕竟是少数,而且这事情也很难扯清,厂家完全可以说你是自己经营不善。其他经销商因为自身利益深陷其中,也都是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有苦难言。”
“再说,我这次也是以私人身份来车展上逛一逛的。安徽那种三四线的小地方,哪有机会接触到媒体,我们不懂这些,更别谈什么维权了。”听完王老板的“故事”,记者对其表示了同情。看着王老板离去时无奈的背影,也许谁也想不到这是一位身家数百万的老总。
野马汽车此次压库行为反映出的不仅仅是其生产、销售管理不规范,强行发车等问题,这种现象背后折射出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汽车厂商与经销商两者的不对等关系。连四川野马此类年销量区区数万的小型汽车企业对于经销商都有着“绝对权力”,可想而知某些大型汽车企业在面对库存问题时是如何“压迫”经销商的。
近年来,由于国内汽车市场的起起伏伏,汽车企业无可避免地会出现销售状况不佳的情况,加之汽车产业又面临着长期的产能过剩问题,厂商向经销商压库时有发生。
有压迫,就有反抗。经销商因为相关问题利益受损而上演“逼宫”的闹剧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从普通合资品牌到豪华品牌都有发生。最后换来的只能是,厂家与经销商关系恶化,既不利于汽车企业的品牌建设与长期发展,也不利于经销商们的稳定经营。而这“逼宫”二字或许早已为两者划定了关系——“君臣”。
虽然,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早在2010年3月就提出了“库存预警体系”的建设,并于2012年构建了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但在《汽车公社》记者看来,解决厂商向经销商压库的关键在于,平衡好二者的关系。“谋发展、促和谐”,只有和谐稳定的合作关系,才能维持企业与经销商的长期发展。
或许主导这场“求和”之路的背后推手,既不是汽车厂商,也不是经销商,而是制度与法律。【END】
(上述访谈均为实录,应采访对象要求,对话内容稍有编辑)
速度 深度 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