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喝一坛才微醺,现代人一杯就倒,古代的酒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度

"小二,来一坛好酒!"这恐怕是很多古代影视剧中都可听到的台词了吧?人们每每听到这里是不是有一种恍惚感:一坛酒?一个人喝得完吗?难道不会醉吗?还真的很难喝完,而且也不会醉,为什么?因为古人的酒比起现在的白酒,度数是相差极大的。

古代的酒,度数普遍不高,这才让他们千杯不醉

其实,论我们中国历史的酒文化,真的不算最长的,特别是相比古巴比伦、古埃及这样的国家,我们国家产酒、喝酒的时间大约也就四千多年的样子吧。四千多年当然时间不短,但与世界进化相比那就差太远了,所以很多古国的酒历史文化就比这个数字要远很多。

而且,我国古时候初生产的白酒充其量就是一种含有酒精的饮料,比如酒酿之类的,而好一些的酒也就相比啤酒不相上下。

从历史资料的记载可以看得出来,古代最早的酒多为甜酒,它的酒精味道是有的,但度数却很低。这与当时的工艺、材料等关系有关,且凡事都有一个过渡,古代白酒就是这样从最初一点一点的酒精味道变化而来。

如此一来,也就造就了古人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而且千杯不醉的现实。比如说武松,这个真正的酒英雄,人家三碗不过岗,他一下就喝了十八大碗。

当然,他最后是喝醉了,但相比三碗就能醉倒的古人,那酒量也算是大太多了。如此我们又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古人其实是不胜酒力的。假如三大碗啤酒就可以喝醉,那相比现代人的酒量是不是要弱了很多?

据说,李白在写《将进酒》的时候,那是狂喝300杯美酒,当时他是喝醉了,但他写下了千古名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但是,当时李白用的是什么杯?这当然是唐朝宫廷御饮的装饰杯,外面看着蛮大,里面其实就一点点。而且,就算是唐朝的酒有十多度的样子,这点量也不足以让人喝醉。

这样低质量的酒是古人一直喝的,虽然说到了宋朝时白酒的技术得到一定的提高,但那也是不足二十度的酒精。这要放在今天,我们随便一个女性也能干几杯的。

不过,宋朝有不错的酒,那就是果酒,根据资料记载,这种酒为葡萄所酿,但价格太高,一般人根本喝不起,就如诗里写的那样:千金论价恐难酬。

一直到元朝时代,古人的酒度数相对有了提高,这时也就在二十度左右吧,但着实没什么好酒的说法。这也就是说,古人动辄几斤酒,并不是他们海量,只不过他们喝水的胃比较大而已。若换现在一杯50度二锅头,想来他们当下就要倒地不起了。

古时候的酒有多种类型,这是工艺决定的酒度数

那有人就会问了:古代的酒不会都一样吧?嗯,是有区别的,这是随着时代的推移,酒的制造有了不同。但要提前说明的是,度数方面似乎一直是个瓶颈,就像前面说的那样,一直到元朝,古人的酒也不过二十度左右。只是酒的口感上可能不一样了,因为被融入了不同的酿酒工艺。

首先,截止到南宋的时候,人们都是以发酵酒为主的。那个时候,就连诗人写诗句都是"绿蚁新醅酒"这样的说法。所谓新醅酒就是让粮食发酵,从而过滤出酒精来。这种酒精当然没有太醇,也只有十几度的样子。

后来有了蘖酿的酿酒工艺,这属于甜酒的一种,它的最高度约可达到10度的样子,因此,这种酒是被称为黄酒的,品味较甜。

古人写诗也将其放进词中:小人之交甘若醴。这也就是说,纯度不高,一点点而已。而宋应星讲过:"后世嫌酒味薄,遂至失传",也就是说这种酒的度数太低了,完全喝不出酒味。

再后来有了"曲酿"酒,它又是另外一种形式了,它属于真正的白酒,在制作酒的时候,会在酒曲中加入一味草药,如此一来,酒变得辛辣起来,而它的度数也达到了18度左右的样子。当年武松喝的可能就是这类酒,味浓劲大,以致普通人三碗就倒。

到了元朝,这时有了外来的工艺,因为有阿拉伯等地方的人来到内陆,于是烧酒出现了。所谓烧酒就是通过酒曲发酵,然后再蒸馏从而得到的白酒。

这种酒的度数被大大提升,约有50度,可以类似于现代的白酒了。但是,价格也得到了提升,不再是动不动来一坛的喝法,否则,不醉死也得喝穷了。

但人们对于烧酒是出现在元朝这个说法有异议,因为这是在李时珍的书中发现的说法。但再往前推,白居易的诗里也有"烧酒"字样,另外还有资料显示,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有烧酒了,甚至有人怀疑,当年武松喝的酒很可能就是烧酒,不然不会那么大酒劲。

但这只能是一种猜测,毕竟,酒的文化与历史虽然不长,但记载并不是太清楚。特别是有些酒的名称,分析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为古人往往会用相同的字来代替不同的酒名称,又或者是形容,就好比白居易诗中的"烧酒"一词,也极有可能只是一种比喻而已。

但不管怎么说,古代的白酒远不能与今天的白酒相比,一是口味一般,二是度数不高,再就是酒类不多。所以,古人豪饮为乐也不足为奇,他们喝的就是一种"饮料",这要与今天的酒饮料相比,那当然也没什么优势了。所以,以后不用羡慕古人的海量了,我们也可以这样喝酒饮料的。

(0)

相关推荐

  • 涨知识:酒精度数是怎么计算的?

    白酒在我国已经有很悠久的历史了,很多喜爱白酒的朋友相信也喝了许多年的酒了,可以说对酒也很了解,但是有一点可能就不一定知道,就是酒的度数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为什么酒度数有那么多种? 一.酒的发展历程 中 ...

  • 中国人的白酒崇拜,是被发明出来的

    如果要理解中国文化,一定绕不开那杯小小的白酒. 或许你认为白酒理所当然地在中国存在了千百年,代表着深厚的中国文化.但是事实上,白酒的发展也就是近四五百年的事儿,白酒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也只有不到一百年 ...

  • 古代的酒到底多少度,为何古人动不动喝好几坛都不醉?

    一直以来古人在我们的印象里特别能喝酒,而且喝个十来碗都不碍事儿.例如<水浒传>中的武松,他的酒量在梁山泊上堪称第一.他曾经喝了15碗酒后,还能赤手空拳地把老虎打死.唐代大诗人李白也是出了名 ...

  • 中国人普遍大量喝白酒的历史不到100年,我们是没有喝白酒的基因

    要理解现如今的中国文化,离不开酒席饭桌,而各种饭局上一定绕不开那杯小小的白酒. 在我们的印象里,天然地以为白酒在中国存在了千百年,中国人喝白酒是自古以来的传统,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实,这 ...

  • 古人的白酒度数有多高,为何能够做到千杯不醉?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酒液是战国时期中山国王陵出土的王宫御酒,距今已2000余年,保存在具有鲜明游牧民族风格的青铜扁壶中,酒液呈浅翡翠绿色,清澈透明,散发出浓郁的酒香,出土时大约剩下七八成,重6.7公斤.& ...

  • [历史解读]古人喝一坛才微醺,现代人一杯就倒,古代的酒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度

    文/ 辣笔小妖 "小二,来一坛好酒!"这恐怕是很多古代影视剧中都可听到的台词了吧?人们每每听到这里是不是有一种恍惚感:一坛酒?一个人喝得完吗?难道不会醉吗?还真的很难喝完,而且也不 ...

  • 古人喝酒时,一喝就是几坛,很少有人会醉,他们的酒到底几度?

    古人有一句话叫"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意思是喝着美酒,畅聊人生,跳舞唱歌,人生的时间都是有限的,要在这段时间里去建功立业,也指及时行乐.也可以看出古人日常的生活消遣就是喝酒和歌舞. ...

  • 心里的苦,喝醉以后才明白,写的真好

    人到中年,弹指之间,多少的失去,只是人生的一种斑斓,多少的不如意,成了一个人的感动,后来的世界,人生无奈,一个放不下,一个无法读懂. 心中有苦,是爱情,是往事,还是今生的注定,多少的缘,起死回生,多少 ...

  • 喝醉以后才明白,心情说说

    内心的伤害,唯一的失却,你是生命的坎坷,我是最后的错觉,人生多少的脑海,藏着对你的泪水,我想再次相见你的微笑,可是已经遥不可及. 最初的伤害,走过属于自己的梦,才知道人生的梦里,只是内心的伤痛,唯一的 ...

  • 涨知识 | 怎样喝咖啡,才算有品味?

    ■   ■   ■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头一次喝到"真正的咖啡"带给我的震撼.在喝下去的那一刻我不禁怀疑:"这真的是咖啡吗?" 这杯咖啡打破了我对咖啡固有的认识, ...

  • 蜂蜜用什么水冲效果最好?怎样喝蜂蜜水才是正确的?

    蜂蜜口感香甜而不腻,吃法也多种多样.众所周知蜂蜜水是蜂蜜最常见的食用方法,那蜂蜜用什么水冲效果最好呢? 毋庸置疑的一点,蜂蜜用40度左右的温水冲泡效果最佳.蜂蜜是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或分泌物,经过充分酿 ...

  • 古人喝醉了怎么醒酒?《红楼梦》里有三种方法,效果很明显

    又到了芍药花开的初夏时节,日日上下班经过的人家弄巷口院落处,露天摆满了一盆又一盆大红芍药花,映着丽日春风,那花正开得好. 这几日丝雨绵绵,又兼风吹,早开的花儿,一瓣一瓣,便随风凋谢,落花纷纷,让人不觉 ...

  • 正常成人每天究竟要喝多少水才有益于健康?

    吴双江 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就诞生于水中.随着年龄的变化人体水的含量也有变化:新生儿体内的水可高达 80%-90%,成年人占 70%,中年人占60% ,老年人占50% .其中血液里的水占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