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祖屋:精神的原乡

趙氏宗亲
ID:zhaoshizongqin

  无论您在哪里,只要您姓趙;请点击上面“趙氏宗亲”关注,拥抱中华趙氏大家庭,和各地宗亲交流,携手同行,弘扬趙氏文化,共建繁荣趙氏,传播趙氏正能量,这里是免费“查家谱、阅古迹、读资讯”一站式互动家族平台。

常回家看看

投稿
为繁荣、弘扬趙氏文化, 欢迎向《趙氏宗亲》微信号投稿。联络微信858620059!
出品 | 趙氏宗亲(ID:zhaoshizongqin)

编辑 | 趙英雄

作者 | 赵永生

一早,父亲把祖屋的照片发在群里,我一帧一帧仔细翻看,只见房前屋后乱草丛生,多处墙体已经坍塌,天井里长出了碗口大的槡树,阳光从瓦片脱落处斜射进堂屋,房门上的红春联严重残损泛白,完全看不出上面的字迹……看到这一幕幕景象,童年的记忆潮水般涌上心头,更被那破落不堪的画面深深戳痛。

一九五三年,祖上分家,政府考虑到赵家人口众多,生活困难,便将一座被当地人称为“家庙”的房子分给祖父,祖父祖母随即带着6个子女搬进了“家庙”。那一年,父亲5岁。20年后,我在这座庙里呱呱坠地。

说是庙,但从没有供过佛像和金刚,它只是一幢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民居,因长期闲置,村民们就把它当作一个作会的场所,用于烧香磕头,念经求雨。但在我的精神世界里,这座庙即是祖屋,是我精神的原乡,它承载着我对故土、家族的全部记忆。

随着岁月的延展,两个姑姑纷纷出嫁,而大爹也成家自立门户,三爹病故,五叔参军到了部队,只剩下祖父祖母带着二爹和父亲住在庙里。再后来,祖父祖母也先后离世,剩下二爹和父亲带着各自家眷,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我的记忆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

在童年,不知道什么是苦,苦是大人们的事,对于孩子,只有绵绵不尽的快乐。我与堂兄、堂姐们生活在一起,大河里捞鱼,池塘里洗澡,上山找菌子,下田捉秧鸡,墙洞里掏鸟蛋,巷子里打野仗,仿佛整个村庄都是我们的乐园。后来,胞弟降生,或许是因为年幼,亦或许是童年的记忆经不起岁月的磨灭,我对弟弟的到来好像也没有太大的喜悦,而对于堂兄的溺亡,也没有多大的悲伤。只是他们的这一来一去,当时那情景至今还清晰的印在我的脑海里。

一九七九年,因村庄屡遭洪水之患,我家从甸尾搬迁到了南庄,祖屋里就只剩下二爹一家。十年之后,母亲又带着我和弟弟到了个旧,同父亲生活在一起。但每次回到甸尾,我都会去看一看祖屋。早前家里有人,还会进屋去坐坐,后来二爹家也迁到建水县城,老屋房门紧锁,日渐破落,也就只能在房前屋后走走看看,让常年漂泊在外的游子乡愁暂时得以安放。

二爹是离开祖屋的最后一个族人。除了早夭的幼子,其他四个子女都学有所成,像离巢的燕子纷纷飞向远方,而二妈也在退休后搬到城里居住。据说二爹住不惯城里,就一个人回到祖屋生活。偌大一间房子,他一个人住,陪伴他最多的,是使用了大半辈子的农具和一只被抚摸得包浆的水烟筒。他端着水烟筒,坐在浓密的烟雾里若有所思的样子,既是对内心生活方式的坚守,也是对不为人知的孤苦的排解。

自从我在祖屋出生至今,已近半个世纪。无论我漂泊到哪里,祖屋始终像一座灯塔在照耀着我,引领着我,教诲着我,使我不能忘记自已生在何处?根在哪里?姓啥名谁?它就像我所有先祖的共同牌位,只要立在那里一天不倒,就可以对全族的子孙进行召唤。

而今,祖屋即将易主,不久后,就连它那残垣断壁也将不复存在,精神的原乡和家族的图腾将不复存在,我怎能不暗自神伤?!聊以慰藉的是,在前年,我倡导编印了一本家族文集,趁着父辈们还健在,将家族记忆用文字记录下来,见证了太多生死和兴衰的祖屋,也被搬到了文集中,任由历史的烟尘如何裹挟,它都会矗立在族子族孙的记忆里。

作者简介:赵永生,笔名流云飞渡,云南建水人,军事学学士,陆军退役上校,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居成都,作品见于《星星诗刊》《扬子江诗刊》《青年作家》《诗收获》《西南军事文学》《四川文学》等刊物,出版诗集《一池绿锈》《刺青》《黄昏辞》,长篇小说《困情》《风住尘香花已尽》。

牛年想要平安健康,给家里布置一个好的风水环境,记得请五帝钱到家里,不仅保家人平安,还能招财进宝

风水大师建议家里挂两串趋吉避凶、招财 进宝的五帝钱。五帝钱是最适合用于镇宅、旺福的。不管对风水的任何冲煞、催财、平安…方 面,都有非常好的避凶趋吉效果。红色寓意喜气、成功、忠勇,被视为能够驱邪化煞,而五帝 钱力量强大,配合大红色的中国结法力无边。能从根本上改善财运不足的先天命理,催旺后天 财运,助你财源广开,财路攀升。

开光纯铜五帝钱旺财化煞镇宅必备

(0)

相关推荐

  • 一脉宗亲 === 岁月的记忆。拍摄:2020.12.16.

    一脉宗亲,岁月的记忆. 我的老祖祖和幺爹的妈是亲姊妹,大哥是幺爹的妈生的. 蒋德忠[左一]       姚素群幺妈[左二]  杨志成幺爹[左三]      陈文田大哥[右二]  荣中风姐[右一]    ...

  • 梁德新‖儒林第功名匾考证

    儒林第功名匾考证 梁德新 梅州市梅县区松源镇圆岭村"儒林第"是绍曾公(松源王氏17世)于清嘉庆年间(约1800年)建造."儒林第"上了60岁的人都见过本屋的文物 ...

  • “人过五代另立坟,屋过三代换新人”啥意思?“五代”指什么?

    在农村,每个村子里都会有一个祖堂,有地方叫宗祠.特别是南方区域中,姓氏祖堂是凝聚宗亲关系的纽带,逢年过节的时候家族宗亲会聚集在宗祠缅怀祖先,话家族兴旺.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也是非常注重宗亲文化的传承,比如 ...

  • 老屋 永远的记忆

    老屋永远的记忆这就是我的父母的生活环境,就这老天还不容它存在.它是我们曾经生活过的,成长过的,那个时代的写照.几年前老屋被暴雨和积雪压倒,几年后家里就是这个样子,但它将成为我们永远的记忆.父母去了天堂 ...

  • 李锦芳:毋、夫冠首的古族人名古意

    作者:李锦芳 李锦芳,男,1963年生于广西田林,壮族.中央民族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系"北京市(青年)学科带头人"(1998).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 梁德新║回忆祖屋二、三事

    回忆祖屋二.三事 梁德新 我年届七十有些事在脑里挥之不起.下面从我的童年的往事写起. 梅县松源镇园岭村"儒林第"是我的袓居.20世纪50年代初我祖屋出生在这里度过了我的童年. &q ...

  • 杨瑞/记忆中的老屋

    记忆中的老屋 杨瑞 保存在现在记忆中的老屋,黑漆木门,门上挂着一对大铜环,时而叮当作响,锁门的铜把手,我是翘起脚跟也够不到的.门两旁有一对石墩和我一般高,守在门口.青砖砌成的门洞,能容得下七八个人纳凉 ...

  • 回忆我的祖辈父辈

    回忆我的祖辈父辈 □唐善领 今天巧庆双节,白天庆国庆,晚上庆中秋.几十年一遇.在这隆重的节日里,会引起许多回忆.尤其对家乡的风土人情,对亲情亲族,对父辈.祖辈.曾祖辈,对我们之上的有记忆的上辈和没有记 ...

  • 赖岳元‖有感于梅州市两区宗亲会回眸

    有感于梅县区.梅江区赖氏宗亲会回眸 文/赖岳元 梅县区.梅江区赖氏宗亲会,自2017年成立以来,在昌海会长的领导下,伟东秘书长的亲力亲为下,和热心宗亲的勤勤恳恳努力下,切切实实办了最最实在的六大件好事 ...

  • 访祖19-21

    养胃五点"少点慢点淡点软点暖点" 再拾705访祖(十九) 站在蕉岭塔牌桥上望,整个蕉岭山水尽收眼前,环顾皆山屏,但见有一缺口,马上又有山填补环绕进来,山势延绵,罗城周密,宗亲带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