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看着李建成无头颅的尸体,叹道: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
魏征看着李建成无头颅的尸体,叹道: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
魏征墓依山而凿,与唐太宗安息的九嵕山遥遥相望。墓前立有一通石碑,远远望去,甚是高大,走近观看你会发现碑上面空无一字。
武则天的无字碑举世闻名,也令后世颇费思量,这里又有一座无字碑,难道唐朝盛行立无字碑吗?
不是的,魏征墓前的碑上曾经刻满文字,而且碑文是李世民亲自撰写,然而仅仅魏征去世几个月后,李世民便亲自下令推倒了墓碑,磨去了上面的字迹。
魏征墓是离昭陵玄宫最近的一座功臣墓,可见魏征在李世民心中无可比拟的地位,历史上他们也是君明臣贤的后世典范,那为什么李世民要下令推倒这位心爱臣子的墓碑?这之间到底隐藏了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那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大唐功臣之魏征。
一
公元626年7月2日,玄武门前血流成河,太子李建成一党被诛杀殆尽。魏征被五花大绑地押解进了秦王府。
突然一柄钢刀架在了魏征的脖子上。
“说!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李世民大声地怒吼道。
魏征身为太子李建成的幕僚,事变前曾反复劝说先下手杀掉李世民。他自知今日不免一死,看了看脚下没有头颅的李建成的尸体,长叹了一口气,从容说道:
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贞观政要》。
此话如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李世民心上。
是啊,为了争权夺利,兄弟之间早已势成水火,今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他们都是各位其主,又有何罪?。
突然,李世民心头没有了恨意,反倒是敬重起眼前这个耿直的汉子。
于是亲解其缚,厚加礼遇,魏征亦诚心归顺。
少年时期,魏征父母双亡,后来落魄到做了道士,先后跟随过元宝藏,瓦岗军首领李密,窦建德,李建成,均未得到重用。
至此,兜兜转转了大半生的魏征,终于遇到了成就他的人。
这一年,魏征四十六岁。
二
玄武门事变之后,李世民如愿登上了皇位,但深知得位不正,难免会有人指指点点。他很在乎身后之名,如何才能堵住后世的悠悠众口,是李世民不得不反复考虑的一个问题?
他想做一个明君,向世人证明历史的选择是对的。如何做一个明君,他需要有一个“摄像头”时刻监控自己,需要一把“尺子”时刻规范自己。
魏征曾向李密献策,不能用。向窦建德献策,不能用。向李建成献策,不能用。魏征用大半生都在寻找一个对他“言听计从”的侍主,以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就这样这对“各有所需”的君臣相遇了。
李世民对魏征说:
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匠而加砺焉--《新唐书》
我是块金子,你是良匠,要用心磨砺我呀。
徵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旧唐书》
魏征也惊喜于遇到了一位了解自己的君王,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据统计,前后十七年里,魏征向李世民谏诤多达“数十余万言”
李世民不可能事事采纳,到底能采纳多少,我们已经无法得知。至少在李世民眼里,魏征这把规范自己成为明君的“尺子”是够格的。
李世民曾言:
贞观之后,尽心於我,献纳忠谠,安国利人,成我今日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徵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新唐书》
三
贞观十七年一月,魏征病了,病得很厉害,李世民下令:
中郎将宿其第,动静辄以闻,药膳赐遗无算,中使者缀道--《新唐书》
命御医住在他的家里,有任何情况需要第一时间上报,并且御赐汤药。
从中可以看出对病床上的魏征照顾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
还有:
帝亲问疾, 屏左右,语终日乃还--《新唐书》
李世民亲自到魏征病床前探视,然后让所有人都退出去,房中只留君臣二人说话,并且从早说到晚。
这哪是君臣,这分明是儿子和父亲嘛,本来魏征就比李世民大接近20岁。
公元643年2月10日,魏征去世的前一天,李世民带着太子和女儿前来见他最后一面。
李世民看到已经瘦得脱了相的魏征,心情十分沉重,拉着魏征的手问他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此时的魏征说道:
嫠不恤纬,而忧宗周之亡--《新唐书》
意思是寡妇不怕织得少,而怕亡国之祸。表明魏征到死还在想着国家的安危。
李世民听完泪如雨下。
为了能让魏征走得安心。李世民告诉他,自己已经决定要把衡山公主许配给他的儿子魏叔玉。当时衡山公主就在旁边,李世民让魏征仔细看看新妇,但魏征挣扎着没能坐起来还礼。
当天晚上,李世民做了一个梦,梦到魏征向平时一样,同他一起讨论古今兴亡。第二天早晨,魏征去世的消息传来,李世民蒙头痛哭,接连五天没有上朝。
这五天里,李世民亲自为魏征做了一篇碑文,动情处,泪透纸背。这是李世民一生中仅有的一次为臣子做碑文。同时下令,把魏征安葬在离自己陵寝玄宫最近的地方。
出殡那一天,李世民登上城楼,望着远去的魏征灵柩,痛哭不已。
也就在这一年,凌烟阁上功臣排名,其余二十三位功臣都是追随唐王朝一路走来的文臣武将,唯独魏征“半路出家”,他却排在了第四位。
四
然而,不久之后,李世民对魏征这份深沉的感情变成了无比的愤恨,主要由于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太子李承乾谋反,名将侯君集和杜正伦也都参与其中,侯君集被杀,杜正伦被流放。而这两个人都是魏征极力举荐的人。此时李世民怀疑魏征和这些人是一党。
第二件事是有人告诉李世民,魏征把谏诤之言拿给史官褚遂良看过,都成了写史的材料依据。
李世民曾经对褚遂良说:
朕能守而勿失, 亦欲史氏不能书吾恶也—《新唐书》
我谨小慎微,尽量避免有所过失,就是希望史官无法记录我的人生污点。
谏言里一般都会指出君王的过错,私下里说说可以,记录在史书中传于后世,这是李世民最忌讳也是不能容忍的。
随后魏征的反对者又进行火上浇油,李世民越想越恨,他认为魏征辜负了他的一片深情,是一个十足的伪君子,为这样的人写碑文简直就是自己的 耻辱,于是立即下旨:
乃停叔玉昏,而仆所为碑,顾其家衰矣--《新唐书》
停掉衡山公主与魏叔玉的婚事,把魏征墓前的碑推倒,抹去碑上自己撰写的碑文,想让他的家族自此衰落。
两年以后,李世民率军亲征高丽,这次战役中唐军总共损失战士接近2000人,战马损失8000匹,唐军攻破高句丽10座城,迁7万人入中国,杀获大量高句丽军,斩首4万多级,还缴获马5万匹,牛5万头,铁甲万领,以及其他大量装备。
从战果上看,李世民大获全胜。
但是李世民这次亲征的目的是灭亡高丽,所以他对战果并不满意,反而是很失落觉着一个小小高丽,自己亲自带军都不能灭掉它,君王的颜面何存。
此时李世民想到了魏征,就像一个受伤的孩子想到了高大伟岸的父亲,感慨地说道:
魏徵若在, 吾有此行邪!--《新唐书》
魏征若还在,一定不会让我有这次军事行动。
征战高丽回来后,李世民便又下旨重新立起了先前推倒的那块碑。
当初碑倒,字迹磨去,如今又立起来,官吏一定请示过:字还刻吗?太宗没有答应,就这样吧。做出那个决定的时候,李世民真正读懂了魏征。有些东西是可以磨去的,比如字,有些东西是磨不去的,比如魏征。
立在地上的碑石,再高大,都有倾倒的那一天。魏征活在人的心中,有那些字,是座丰碑,没那些字,也是座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