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如山:“不由恒蹊”

按:本文选自《齐如山回忆录》的“代序”部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齐先生为学、为文,都注重创造的精神。他在《人生经验谈》里有一段话,题曰“不由恒蹊”(《中国一周》第二六五期),他自称生平佩服这四个字,兹节录如下:

古人有一句话曰:“不由恒蹊”,意思是不走别人常走的路。这句话乍听似乎很平常,细一研究,确极有意义,也可以说是极重要。所谓不走别人常走之路者,就是有创造性。不过我个人的见解,“不由恒蹊”四字,比“有创造性”四字较好,而没有毛病,此层在下边补充谈之。

盖人生一世,若没有创造性,那是一点成就也不会有的。凡享有大名有成就的人,都是得力于此四字。例如:大经济家、大史学家、大文学家、大诗词家、大书画家等等,都是不拾人之牙慧,自己有特别的创作,才能享名。不但此,就是各种实业,各种工艺,凡能留名于后世者,也一定有他的特别创造。西洋更是如此,倘永远是人云亦云、按部就班的往前走,那是一生不会有什么发明的。由此推广言之,可以说是世界上都离不开创造性。

不过,诸君须要注意:“有创造性”四字,与“不由恒蹊”四字,性质虽然无异,但言外之意,则稍有不同。不由恒蹊者,是有恒蹊而不由。但你必须知道恒蹊是怎么一条道路,不但须知道,还要知道得清清楚楚,你才能不走它,而另走他道。你还不能离它太远,倘离它太远,你是走不到的。比方说,由延平北路到中和乡,走法当然可以不同,但差了方向是绝对不成的。

这就如同人求学问,当然应该先学,把应该知道的都知道喽,把应该会的都会喽,然后凭借着这些知识,去另找道路来走。倘自己毫无知识,或学问不够,便要另找路走,另行创作,那必是一无所成的。这就如同唐诗,是唐朝人所创,人人说它好,可是他若不熟读诗经,不精研汉魏六朝的诗赋等等,他绝对不能创作出唐诗来;宋词元曲也是如此,他不但须熟读诗经及汉魏辞赋,而且须精研唐诗,否则他也创不出宋词元曲来,周朝的诗经,汉魏的辞赋,就是唐宋元等朝学者的恒蹊。这就是我所说,“不由恒蹊”比“有创造性”四字好的地方;按有创造性,当然也得有凭借,但他话的语气,未能补足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