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诗论句不论篇
文 / 吴树成
就文字功底与思想、艺术档次而言,一般认为诗分三类:
一、有篇有句。
二、有篇无句。
三、有句无篇。
笔者读书太少,诗学功底太浅,对上述三条的了解相当片面,尤其是对第二类“有篇无句”~即整首诗是佳作,但篇中却没有一个亮眼入心的句子!对这一类“有篇无句”的诗,我没有什么印象。第一类“有篇有句”的诗,那太多了,无需赘谈。
唯有第三类“有句无篇”我的印象很深。略举几例: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是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为友人写的一首送别诗中的一联。这一联好就好在一改前人送别诗的缠绵凄恻的低沉调子,变依依不舍为慷慨挥手,表达出人虽别而心不离、真交不为外境所移的自信与豪迈,按时下流行语叫“正能量满满”!这两句诗四海九州千家万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被历朝历代社会各界广泛引用!现代还运用到国际外交上了!而这首诗的题目以及全篇其余的几句,就没人上心了。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名句。这两句好就好在歌颂了自然界生命力的顽强。人类也是自然的一部分。这两句是对弱小生命不畏强权,不惧打击顽强抗争的热情讴歌,对读者的心灵具有强大震撼力!但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全篇有多少句?都是些什么句子?不重要了。
3、春风得意马蹄疾。
出于中唐诗人孟郊《及第后》诗中。全篇共四句,后两句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最漂亮的是“春风得意”四字,并成为成语广泛引用。
此篇的主题思想其实并不高尚,无非是炫耀个人得志,这个题材实际上已成为“创作禁区”,几乎无人敢碰,孟郊就偏偏就写了!这是因为作者的语言艺术水平实在太高,不好的一面读者就原谅了!但下不为例,任何人不得再碰!
4、满城风雨近重阳。
出自宋代一个名叫“潘大临”的穷秀才之口。重阳节前几天一直下着雨,望着满城的风雨,潘秀才忽然来了诗兴,就吟了一句:“满城风雨近重阳……”正待吟下一句,忽然催租人到,立马就败了诗兴,不再续了。潘大临名不见经传,宋代诗人谱中有没有他?待考。但仅凭这一句诗,“潘大临”的名字就传下来了!还留下了一个成语“满城风雨”,尽管意思与原句已不是一回事了。
5、春风不度玉门关。
出自唐代诗人王之焕的绝句诗,这句诗深含哲理,表达千古不易的“等级差别”的社会现实,深得中华诗歌“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写作宗旨。有人说,这首诗全篇皆佳,应属有“有篇有句”之类。此言有理。但前面三句是为铺垫、烘托后面这个句子而存在的,若无后面的一句,前面的三句再好也无意义。
春风吹不到玉关,杨柳不吐叶,你怨杨柳何用。
前人佳句海量,例证举之不尽。相信每一个诗词爱好者心里都多少有些佳句的记忆。本文前面所举几例其实人人尽晓,并不新鲜。问题在于:当下相当一批诗词作者创作时眼睛只盯着平仄格式、对仗、韵脚等这类表面化的东西,只求这方面大致行了就急于定稿成篇,有如应付差事,应付完毕甩到脑后就不再过问了。像这样作诗就自然谈不上句子的锤炼和意境的拔高。
丰子凯说:唐宋诗词都说好。其实一首诗词中好的也就那么一两句,其余的都不足观。
当代也有某教授(名字忘了)谈诗。他说:
“你有一句甚至半句被人记住了,你就是个诗人;你有半首诗被人记住了,你就是个大诗人!”
瞧,佳句在一首诗中是很重要的吧?
不过,这也是干巴说教。再看:
现代大文豪鲁迅的名篇《自嘲》,作者在篇末加了个注道:“达夫赏饭,闲人打油。偷得半联,凑成一律”~“达夫”指郁达夫;“闲人”是鲁迅自指;“偷得半联”半联就是一句,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一句,这是个典故。这是说,鲁迅就是为了这个句子觉得好才来作这首诗的呀!
诗坛有不少老夫子自称在某种环境下“得句”而成诗。得什么句?就是得了漂亮的句子呗!
鄙人不会写诗,就爱诌几句顺口溜。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我的那些顺口溜,都是在先得了自认为还行的句子,然后再来“前铺垫、后收结”,从而凑合成篇的。
个人认为,好句就像是遗落海滩一颗珍珠,你捡到了,很欢喜!揣回来,就去做个漂亮盒子把她装起来!否则,光溜溜的一颗珠,搁哪儿都不安稳;滚落地上,就损了珍珠表面的晶莹光洁度;送给女朋友,光溜溜的珍珠没个漂亮盒子装着总觉得不够庄重是吧。一个好句子孤零零的存在着,而不是一首诗,这像是一个绝色佳人不用“金屋储之”,难免有被怠慢了的感觉不是?所以,为了好句而作诗,是极其自然的。反过来说,一首诗中如果没个硬句撑着,即便辞藻再华丽,对仗再工整,仍像是一个漂亮的盒子,打开一看里面空无一物~你要把它送给谁呢?
诗人都是佳句多多。现代还有多个版本的《历代诗词佳句集锦》之类的专辑出版发行,深受诗坛内外的读者欢迎!
那么,“好诗论句不论篇”这话能否成立呢?
独立的屋子得有屋脊,没有屋脊的屋子不像是屋子,而屋脊是主梁和中柱撑起的。一个团队要有一个核心,要有几个精英人物,没有核心不成团队,没有精英的团队是乌合之众。没有陈胜吴广,就没有大泽乡起义;没有洪秀全和他的几个铁杆弟兄就没有太平天国运动;没有毛泽东中国革命就还得在黑暗里长期摸索下去……有人就说了:领袖人物是“1”,群众再多也是“0”;有了这个“1”,无数的“0”才会组成一个巨大的数字;没这个“1”,“0”再多还是零!说这种观点叫“英雄史观”,是唯心主义的吧,反正它是事实!
万物同理。写诗无异。主题思想是任何一首诗的核心,句子是诗篇的基本构件。没有硬句子撑着的诗,不说基本就是垃圾一堆,至少是平庸的吧。一个团队要人人都是精英,这不可能。一首诗中要句句皆佳,这也不可能。“有篇有句”的诗,也不是一般人作得来的。
总之,向前贤学习,作诗先把句造好,争取作出“有句无篇”的诗,个人认为这应该是学诗的方向。
编后语:此篇是作者个人的创作体会和感悟。得句而扩之也是前人的诗词作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