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朗诵《夕阳树下不老情》作者:董凯 朗读者:何晓霞
10:
盘山县陈家镇四家村退休干部戴明忱,今年85岁,自打从单位退下来以后,一天也没闲着,一直发挥着晚年余热。
从2016年开始,先后利用5年的时间,为村里创办党建刊物《支部生活》。他身为一名老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一本村级小刊物,打造成传递党的声音,讲述身边故事,弘扬正能量的党建利器。用自身的行动,践行着对党的庄严承诺。
5年的时间,那可是1800多个日日夜夜呀!为了编好这本小刊物,他一天起早贪晚,经常是披着星光出门,顶着月光回家,由于村里人手少,他平时多次下村屯、去田间、到地头去釆访,晚上回到家中挑灯夜战,有时为了赶稿子、忙出刊,他还会通宵达旦。由于他常年四下奔波,披星戴月、废寝忘食、吃不好饭、睡不好觉,身体累瘦了,眼睛熬红了,视力下降了,胫椎也犯了,夜里失眠了……
他是《支部生活》刊物的创办者。2016年,春节刚过,他就和村里的老党员、中学退休教师戴明辉,主动向村党支部请缨,并得到村党支部书记的许大鹏的支持。于是,让他们信心百倍,干劲十足。他们要通过这本《支部生活》,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党的理念,展现本村党员的精神风貌。
″万事开头难″。在一个小村里,缺资金、缺人手,要办好一本刊物,也并非容易。在困难面前,两位老人并没有低头,他们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好在村领导鼎力相助、大力支持,让他们信心满满、干劲冲天。
两位老人,每天手捧着书本,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收听广播、观看电视、阅读报刊、杂志,为自己冲电打压,夯实理论基础,为办好刊物,创造良好条件。
由于他们年岁大了,在工作中,不会用电脑,就一笔一划的用手写、用手绘。在创刊尹始,村里的部分党员,对《支部生活》认识不足,每次出刊后,他们都骑着自行车下村组、到农户挨家逐户送刊物,5年里,无论是烈日炎炎、风雨交加、北风呼啸、大雪漫天,他们都风雨无阻、从未间断过。
在工作上,他们坚持五勤:脑勤、眼勤、口勤、手勤、腿勤。坚持常年东奔西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动员、挖掘、辅导、培养有创作意向、写作特长的党员和农民,鼓励大家在平日里细心观察、勤于动笔,把身边的好人好事写成理论文章、新闻报道、文艺作品向本刊投稿,《支部生活》将择优发表。
″小刊物,大乾坤。″这是上级领导对《支部生活》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支部生活》为月刊,每月1期,全年12期。这本刊物虽小,内容却十分全面。她囊括了《党建园地》《政策与法》《时政要文》《欢乐农家》……多个版块,创刊5年来,共发行了60期。其中,《党员要树立党性意识》《十九大精神进大棚》《雪村之晨》……一篇篇佳作,都出自百姓之手。接地气、贴村情、合民意的新闻稿件、文艺作品,反映了在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新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和老百姓满满的收获感、幸福感。人民群众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党的方针政策的拥护和赞同。用优美的文字,表达了对小康生活的想往和对农村经济振兴、实现伟大民族复兴、实现美丽中国梦的无比渴望。
5年的时间,每有一分钱的劳动报酬,全部是无私奉献,可他们无怨无悔,一如继往的工作。用勤劳的双手、智慧的汗水、满腔的心血,夜以继日地浇灌着《支部生活》这朵小花,并让她枝繁叶茂,茁壮成长。用他们的自身行动,兑现当初的诺言。正如他们所说:″做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党言党,在党爱党。为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把农村做强,让农村变美,让农民致富,过上小康日子,这是我们的初心。″
现在,他们正以满腔的热情,在美丽的夕阳下,奔波在《支部生活》釆访、写作、编刊的路上……
2021.9.7.16.27分于盘锦
-------------------
作者简介:董凯.笔名:恺悦.网名:山巅白雪.祖籍:内蒙古通辽,现居辽宁盘锦.1955年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1993年毕业于河北文学院.中国乡土诗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乡土诗人,中国乡村作家,盘锦市作家协会会员,盘锦市诗词学会会员,盘锦市儿童文学学会会员,盘锦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盘锦市音乐家协会会员,盘锦市电影家协会会员,2018届新时代中国故事高研班学员,盘山县作家协会副主席.
朗诵者简介:何晓霞,笔名小草,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人,从小残疾,爱好诗歌,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