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月亮】:王德明散文
作者:王德明
来墨尔本看女儿,晚饭后总要在街上走一走。
正月十五,正值盛夏,天气晴朗。
明月悬挂在偏北的悠远的天空,为大地笼罩上了一片朦胧。满城的灯光庄严而绚丽,给岸边的建筑和树丛增添了许多静谧的浪漫。在皎洁的月光和璀璨的灯光交相辉映中,雅拉河的河面上闪动着粼粼的波光。盛夏不盛,在河边漫步的人们根本就感觉不到天气的炎热。微风习习,倒让我有些疑惑,这轻松闲适的季节和年的距离有多远。许多商亭已经开始了晚上的营生,生意很火红。站在木栈道上看街景,我被这静美的夜色深深地感动着。
在我的心中,月亮是永远存在的。无论黑夜还是白天,无论初一还是十五,只是他们的表现形式不同罢了。
看月亮,可以和古人说话。自古以来,文人咏月诗词不胜枚举,外国文人亦如此。墨尔本大诗人霍普,A.D.Huopu Alec Derwent Hope的《月亮》如是说。
我,喜欢远方的月亮
你的幽深
你的俊朗
看着你
看着你
你的眼睛
荡漾着忧伤
站在黑暗之中
那里是我的故乡
每年的正月十五,都是在老家过的,看见皎洁的月亮心中自然雀跃。今年则不然,总是感觉异国他乡的月亮不够圆或者不够亮,一种“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觉油然而生。
我喜欢看月亮。无论是祖国的月亮,澳大利亚的月亮,还是童年的月亮。无论是夏天的月亮,冬天的月亮,还是沉默的月亮。心情影响眼力,在众多的月亮之中,我还是最爱故乡的月亮,因为它盛满了爱情。
那一年的元宵节,月亮像一个白白的银盘子挂在老屋的窗户上,但绝不是人们常说中的那种“皎洁”,而是因为室内的温暖与室外的严寒的相互碰撞产生的一种如烟似雾的东西,让我产生了一种幻觉。弥蒙之中,嫦娥的脸上泛着红晕,仿佛那盛满爱情的银盘伸手可得。因此,我的月亮情节就在这千娇百媚的夜色中凝固。
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我们都生活在理想里,那一年我15岁,在读中学。过元宵节,村里都要组织秧歌队,知青都回家过年去了。我和她便被滥竽充数的补充到秧歌队中,我们一同参加排练,一同去邻村扭秧歌。
她和我同年,两家是一同从县上搬到这个村子的,家主都是被监督改造的对象。她的父亲曾经是国民党的狱警,后来在县公安局工作。家父也当过国民党的士兵,后来在县里的教育局工作。两人同属历史问题,下放后住在一起是“政治待遇”。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父辈们一起改造,孩子们一起读书。不放任成了我们的信仰,也让我们学着互相信任坦诚相见。
那一天,她真好看。脸上涂着淡淡的脂粉,穿着红衣红裤,红色的头巾,就像一团火。但是,更热烈的是她的眼神,就像熊熊火焰一样,舞蹈着。看着她的眼神,我的心就要从嘴里跳出来。这是我第一次有了“男女”的概念,知道了自己是一个男人。她让我第一次有了“男人”的冲动,也是第一个让我从内心里悸动的女孩子,这让我的大秧歌扭得更欢更热烈了。
我们一个村一个村地去扭。
队长说是给邻村拜年,实质上是炫耀。各村都有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但是各村宣传队的实力却是不同的,知青多一些的、经济富裕一点儿的村子,大秧歌自然就扭得好一些。
晚上,慰问完最后一个村子,大家三五成群地陆陆续续地回村。
只是我和她,走在了队伍的最后。
慢慢地走,慢慢地看着月亮。老话儿说,当一对少年男女邂逅在一起的时候,月亮上就一定会有嫦娥陪伴。如果能看见月亮上的嫦娥,就一定会在梦中看见心上人。现在,嫦娥就在我的身边,天上的月亮倒是我人生中最圆最亮的一天啦。就这样,我们慢慢地走着。四周的雪,月亮地儿上皑皑地绽放着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