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世做个喵星人,可好?

写正史太累,长假期间写一个休闲的东东轻松一下。

最近几年,养猫似乎成了一种时尚,超过了养狗。几大小视频网站上到处可见猫奴秀,想来可能是养猫更具私人性,封闭空间里自娱自乐,不需要每天辛苦地带出去溜达,也更安全,不容易出现咬伤邻居,影响他人的事情。养狗好玩,但和养猫相比少了一份雅兴。古代中国人家里,猫的地位远高过狗,猫可以登堂入室,狗则只能住门边狗窝里。

我家女儿养的猫,名叫点心,高冷无比

猫是什么时候出现在中国的?说不清楚。最近《知乎》上有一个叫“嗑猫KEMAO”的人提出了一个观点,颇有道理,提供给各位参考,他说,1、从考古学上看,猫未必是传入的,最早记录可追溯到5000多年前。(陕西省泉护村出土过两只猫的8块骨头,据测试距今5300年);2、从文献记录上看,猫仍然未必是传入的,最早可追溯到西周,家猫甚至可能在先秦就有了;3、从生物学上看,猫可能是经中东由丝绸之路传入,最早追溯到西汉。中国最早的本土猫可追溯到宋朝的狸花猫。

他说的大致没错,虽然《诗经》里就有了猫的记载,但那和家猫不一样,应该是和虎一样的野兽,如果非要说是猫的话,也只能是未经驯化的野猫。在西汉前的壁画、文本资料中很少看到猫的形象和记载,西汉后慢慢多起来,可能是汉武帝打开西域之路后,从中亚地区流传进来的。全球最早出现驯化猫的是埃及和中亚地区。

中国古代对猫的驯化和使用,主要是用于捕鼠,现在农村养猫也是如此。周时有“八蜡”祭祀,其中就有猫、虎,就因为猫能驱鼠,才能和神农、后稷等一起享受祭祀。真正把猫当作宠物来喂养最迟在唐朝就有了。

有记载说武则天养了只猫,想显摆一下这猫与众不同,就把猫和鹦鹉放在一个笼子里调教,用同一个器皿吃饭。上朝时拿给百官传看,谁知猫饿了,忍不住将鹦鹉咬来吃了。武则天顿时尴尬了。现在看这事,知道武则天不懂猫。猫是没有完全驯化的动物,到现在仍然如此,其野性一直留存着。另外猫有洁癖,又特别护食,很在乎自己的饭碗,不会和其他动物共用一个食盒。就是今天把猫和鹦鹉放一个笼子用一个食盒,鹦鹉也随时有性命之忧。

唐朝宫廷和民间已经有了养宠物猫的风气,唐高宗因为宠爱武则天,废掉了王皇后和萧良娣。萧良娣临死前发誓说:“来世希望武则天为老鼠,我为猫,生生世世扼住她的喉咙,以报今生之仇。”武则天知道后非常气愤,下令六宫不准养猫。

唐德宗时有一个官员叫裴谞,他在河南为官时,遇到两个女人为争一只猫来打官司。打官司得有诉状,也不知是这个写状纸的人故意为之,还是确实是个傻瓜,写了个很奇怪的状纸:“若是儿猫,即是儿猫。若不是儿猫,即不是儿猫。”这不等于没写吗?裴谞看了大笑不止,提笔写了判词,说:“儿猫不识主,旁我捉老鼠。两家不须争,将来与裴谞。”直接把这只猫拿回家自己养,旁边的人看了都笑得不行。

唐朝时已经出现猫奴,顶级的被人称为猫精。还是德宗时期,广东连山县有个官员叫张抟,养了许多不同花色的猫,其中有七只很名贵,分别起名为“东守”“白凤”“紫英”“怯愤”“锦带”,“云团”,“万贯”,每只都价值数金,稍微差一点的猫不可胜数。每天下班后回家时,走进中门,几十只猫就会来迎接他。他专门用绿纱做了一间帷屋,和这些猫聚在里面一起玩耍,有人就称他为“猫精”。

还有个记载不知说的是哪个朝代的事情,说有一个姓蔡的人隐居在会稽山中,养猫千头,呼之即来,遣之即去,当时人称他为“猫仙”。

宋朝富足,养宠物猫的越来越多,以至形成产业,有专门卖猫的市场,还出售“猫窝、猫鱼”等用具和玩具,还有寄养和剪毛服务,和现在的猫宠市场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宋朝的猫奴也不少。曾经因猫闹出了一个轰轰烈烈的狮猫案。狮猫是当时临安最名贵的猫,不捕鼠,纯粹的宠物猫。秦桧的孙女崇国夫人小时候养了一只狮猫,走失了,秦府立即要求临安府限期将猫找回来。到期没找到,临安府没法交差,就将责任推到负责治安的兵官身上。这个兵官害怕,就带着手下到处寻找,将临安府的狮子猫全部抓了,但都不是。这兵官就贿赂在秦府里护卫的老兵,将这只猫的样子画出来,在一百多家茶楼酒肆里张挂,还是没找到。临安府尹曹泳赶忙打造了一只金猫送到秦府,恳求饶恕,秦府才没有再追究。

这么多人兴师动众地找一只猫居然没找到,这猫跑哪里去了呢?估计是被人煮来吃了。

好玩的是,秦桧的孙女喜欢猫,岳飞的孙子岳珂也喜欢猫,两个仇人的后代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岳珂养了一只青色猫,特别会捉老鼠。有天中午出门后走丢了。岳珂到处找不到,张榜悬赏也没用。有熟悉临安市情的人告诉他说,在皇城北门和宁门那里有家叫“鬻野味”的店,打着卖野味的招牌,卖的其实是猫、狗肉。城里白天不见了的猫,晚上都摆在那家餐桌上了。

岳珂、秦桧孙女的猫估计都是遭此毒手。现在有知情人爆料,各地夜晚的烧烤摊上也有人做这样的勾当,看来是源远流长啊。

宋代的宠物猫也基本上和今天的宠物猫一样,对捕鼠丧失兴趣了。叶绍翁写过一首《题猫图诗》:“醉薄荷,扑蝉蛾。主人家,奈鼠何。”就是说猫食用了薄荷,醉乎乎地只知道扑飞蛾玩耍,不去抓老鼠了。陆游也写有《嘲畜猫》说:“但思鱼餍足,不顾鼠纵横。”刘克庄还因此专门写了一首诗来责问猫,怪猫不捕鼠,害得放案头的书被老鼠啃咬坏了。《诘猫诗》:“古人养客乏车鱼,今汝何功客不如。饭有溪鱼眠有毯,忍教鼠啮案头书。”你吃饭有小溪里的鱼,睡觉有被毯,我对你这么好,你就忍心让老鼠把我桌上的书咬烂?哈哈,太有趣了。你好吃好喝地供着,喵星人会去抓老鼠才怪。

陆游也是个猫奴,写了许多和猫有关的诗,从中可以看出他对猫的痴迷,十分有趣。他在邻村得到一只猫,取名“雪儿”,有可能是只白猫。为它写诗,其中有“薄荷时时醉,氍毹夜夜温。”陆游另外一首诗《岁未尽前数日偶题长句》里有一句是“谷贱窥篱无狗盗,夜长暖足有狸奴。”狸奴,是猫的别称。从这两首诗可以看到,陆游晚上都和猫睡一起。

宋朝文人书画中许多以猫为题材的作品,宋徽宗也爱画。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为此还闹过笑话。

有人送了幅画给欧阳修,画的是牡丹,花下趴着一只猫,他不知道为什么会画一只猫,左看右看没看明白,正巧他的亲家丞相吴正肃来拜访,一看到这幅画就连声叫好。欧阳修不知其所以然,就询问好在何处。吴正肃告诉他,这是画的正午时分盛开的牡丹,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因为花下那只猫。你仔细看看,猫的眼睛是一条直线,就是为了提示看画的人这是正午时分。欧阳修这才恍然大悟。

宋朝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为世人熟知,另外还有个猫和宋王室的故事。一只猫影响了皇帝的人选,就没多少人知道了。

宋高宗南渡时因在扬州受到金兵追击吓出毛病,一直没有儿子。绍兴壬子年(公元1132年),下诏让宗室推荐子侄辈男孩入宫备选太子,从中选了两个人,赵伯琮和赵伯玖。这两个人一肥一瘦,赵伯玖肥,赵伯琮瘦。小孩嘛,胖点更招人喜爱,高宗最初就决定留下小胖墩,遣回小瘦猴。高宗带着两人出来,准备送小瘦子回去,恰好此时有一只猫从他们前面经过,小胖墩揣了猫一脚。这其实也没啥,一是小孩心性,一是嫌猫挡了路,但高宗不这么想,他想的是:“这只猫偶尔路过,为什么要去揣它呢?这个举动太轻易草率,以后怎么能担当重任啊?”于是改变主意,留下瘦子,遣返了胖子。这个瘦子就是后来的宋孝宗。小胖墩一脚将皇帝位子踢没了,不知道肠子悔青了没有。

因为养猫盛行,就有人以此行骗,蒙人骗钱。

临安有条小巷里住着一对夫妻,丈夫名叫孙三。孙三每天早上担着卤好的肉出去卖,每次出门时都要告诫妻子说:“把家里的猫儿照管好,临安城里没有我家猫这个品种,不要让外人知道了。如果放出去,一定会被人偷走。千万要看好。”他天天早上这样说,难免就有邻居听见,他们猜测议论说:“可能是只虎斑猫,以前少有,如今也不足珍贵。”

有一天,这只猫忽然拽着绳索跑到门口,妻子赶忙跑去抱回来,外面的人已经看见这只猫了,全都惊骇不已。这只猫全身红毛,没有一点杂色,让人羡慕嫉妒恨啊!

孙三回来后知道了,将妻子痛打了一顿。这种稀奇事向来传播得很迅速,没多久就传到宮里去了。宫里派人来找孙三收购,孙三拒绝说:“我爱这猫像爱自己的生命一样,怎么能够割舍呢?”内侍买不回去无法交差,就不断地出高价,最后以三百千钱的巨款成交。(三百贯,一贯相当于今天3-4千元,差不多一百万人民币)内侍喜不自胜,准备调教驯服好后再拿去进献给皇帝。谁知没过几天,猫的毛色变浅,还没到半个月全变成白色。内侍这才发觉上当,赶快去找孙三,早跑多时了。

这个骗术的技术手法其实不高明,就是染色而已,但骗的过程却设计得滴水不漏,瞒天过海计、欲擒故纵计、苦肉计等等,应有尽有,真是煞费苦心啊。

明清时养猫更是兴盛,除了猫的品种越来越多,驯化程度越来越高以外,可能和明代宫廷喜欢养猫有关,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明代宣德炉是现在收藏爱好者梦寐以求的物件,宣德炉中的一种就是用来喂猫的食盒。明代皇帝爱猫就从宣德皇帝开始,他爱猫,特别喜欢画猫。现在还能看到一幅名叫《花下狸奴图轴》的画,这画藏于清宫,上面还有乾隆皇帝的题诗。乾隆也是个猫痴。

明朝宫廷里专门设置有“猫儿房”,有三四个太监负责养猫,里面的好猫和外朝官员待遇差不多,有官名、有食俸。其中珍贵的,被称为猫老爷。

嘉靖皇帝是个猫奴,猫儿房给他供猫。有一只猫特别漂亮,毛色很美,自然卷,微青色,两眼晶莹剔透,双眉洁白无瑕,因此取名“霜眉”。这只猫从不乱咬东西,又特别善解人意。嘉靖不需要说话,只用眼睛示意它出去,它也能领会,立即就出去。一叫它,它又迅速地跑过来在嘉靖面前手舞足蹈地撒娇。每天陪着嘉靖在宫中走动,就像贴身侍卫一样。嘉靖非常喜欢它,还经常捉弄它。有时嘉靖躺着休息,或者故意假睡,霜眉就依偎在旁边不走,即使是饿了或者要解便了也不离开,一定要嘉靖醒了才走。嘉靖觉得它很是奇异,就封它为虬龙。

忽然有一天,霜眉走到嘉靖面前望着嘉靖,看上去很疲倦,好像还在哭泣的样子。看了一会儿后,霜眉慢慢地离开嘉靖,走到旁边一个房间里,卷曲着身子去世了。

嘉靖万分悲痛,下令将霜眉安葬在万岁山(今北京景山)北面,专门立碑,上写“虬龙冢”。

为了解除嘉靖失去霜眉之痛,猫儿房又千选万遴来一只狮子猫。后来,这只狮子猫死后,嘉靖特地为它制作了一副金棺,安葬在万寿山。嘉靖要给这只猫举行“斋醮”仪式,下诏给一些儒学大臣,让他们写青词来悼念这只猫,袁炜因所写青词中有“化狮作龙”一语,得到嘉靖欢心而飞黄腾达。

清朝时宠物猫市场更加完善,主要是有更多的文人雅士加入了这个行业,也有商人看准了这个商机而推波助澜。除了售卖宠物猫、器具、用具、美容店、诊所等物质条件的东西外,还出现了许多专门介绍猫的书籍,从怎样选猫、养猫,到猫的种类、品相、鉴赏,林林总总,不计其数,标志着养猫已经完全脱离了捕鼠的功能性,进入纯粹的审美性。

清朝的猫奴猫痴也不少,太多了,随便说几个吧。

合肥有个人叫宗伯,其妻子顾夫人特别喜欢猫,养了只黑猫,叫“乌员”,当作掌上明珠,喂是都是上好的嘉鱼,谁知吃多了死了。顾夫人伤心不已,连续几天饭都吃不下。宗伯专门用沉香给这只猫打造了棺材,请了十二个尼姑来为猫做了三天三夜的建道场。

有个山东人叫王㞳生,在如皋县当县令,癖爱养猫。他看见猫迎空追逐蝴蝶,十分好玩,憨态可掬,竟然下令全城百姓给他的猫捉蝴蝶,更荒唐的是允许罪犯交蝴蝶赎罪。

有人说猫不像狗那样忠诚,那样听话,还可以护卫主人,其实不然,猫也很忠诚,很听话,也可以护卫主人。

姑苏城外有个贫民,欠了官家的租债还不起跑了。衙役来催债时家里就只有一只猫,衙役把猫拿去卖给一个在城内开铺子做买卖的安徽商人。一年多后,这个人从这里经过,猫认出来了,一下就跳入他怀中。铺子里的人看到了又把猫抢走,猫不停地悲鸣。到了晚上,这人住在船上,听到船篷上有响声,一看是自己的猫,嘴里还衔着一个小口袋,里面装有五两多黄金。后来当地人就叫这只猫为“义猫”。

山西有一个富人养了一只猫,眼睛是金色的,爪子是碧玉色,头顶是红色,尾巴是黑色,毛发则洁白如雪(这是只什么五色猫啊,不知道世上是不是真有这样的猫)。街坊里有个贵人的儿子很喜欢这只猫,绞尽脑汁想得到。先是拿俊马来交换,富人不愿意;不惜拿宠爱的如夫人来换,也不行;狠心拿千金来购卖,还是不行;最后很下作地勾结强盗来破其家,还是不行。

富人为了躲避贵公子的纠缠,就带着猫逃到江苏广陵,依附在一个巨商家里。谁知道这巨商也喜欢上了这只猫,也是千方百计想得到,最后还是使用下作手段,想用毒酒毒死富人。

富人抱着猫入席,巨商斟一杯酒给富人,这猫就伸出爪子把酒打翻,连续打翻三杯。富人察觉了就带猫乘夜逃走。遇到一个故人把他藏在船上逃亡。逃亡到黄河时,富人失足落水。猫见主人掉下河里,大呼大叫,跳上跳下。船上的人闻声前来捞救,可是已经来不及了。猫见没打捞上来主人,也奋身跳入水中,很快就被波涛淹没。

这天晚上,故人做了个梦,梦见富人对他说:“我和猫没死,都在天妃宫里。”故人等天一亮,立即到岸边的天妃宫里去找,看到富人和猫的尸体紧紧缠绕在一起,故人买来棺材安埋,把猫也埋在旁边。

黄河北边有个观音寺里的和尚养了只猫,性情特别温顺,身上的毛色也特别奇异。后来不见了,几个月后才回来。不久,有个南方贩卖茶叶的人来寺里投宿,这只猫愤怒地盯着他,乘他沐浴时,突然冲过去咬伤了他的脚拇指。和尚赶忙过来驱赶,这人说:“不怪这猫。以前是我把它抓走的,渡黄河时走丢了,没想到它能从千里之外自己走回来。”

安徽全椒县城外二十里有座小庙,只有一个和尚,雇佣了一个仆人烧水煮饭。和尚养了一只猫一只狮子狗。有天仆人进城买东西去了,黄昏时还没回来,有强盗乘虚来杀了和尚,抢走了庙里值钱的东西。这只狗就悄悄地跟着这伙强盗,遇到有很多人时,这狗就奋勇向前,向着这群强盗吠叫。附近的人大多认识这只狗,觉得很奇怪,就和狗一起回庙里去看。当时是初夏,天气有些热,看到那只猫守卧在和尚尸体旁边,保护和尚尸体不受老鼠的侵害。大家赶忙去抓住强盗送到官府就刑。

杭州城东有座真如寺,明朝弘治年间有个叫景福的和尚住在这里,养了一只猫,训练得非常好。景福每次出外诵经,就把钥匙交给猫,等到回来时,敲门呼喊猫,猫就含着钥匙从猫洞里钻出来交给他。如果是其他人敲门,或者叫门的声音不是景福,这猫无论怎样都不出来。

怎么样,好玩吧?这里面有没有一个故事让你鼻子发酸,喉头发哽?如果有的话,恭喜你,你不是猫奴就是具有猫奴潜质的人,赶紧去买只猫来与猫共舞吧。

不知道川东地区怎么会流传着“猫来穷,狗来富”的俗语,古代这句话应该是“猪来贫,狗来富,猫儿来,开质库”。质库就是当铺,意思是如果有只猫来家里,预示着可以发财开当铺了。马未都是不是也相信这句胡,养那么多猫,结果开了个比当铺值钱多了的观复博物馆。哈哈。

在喵星人面前,人类是没有什么抵抗力的。再硬的心肠在呆萌的喵星人都可以化为似水柔情。高冷的喵星人同样可以让你没有脾气,心甘情愿地受它的冷落,还欲罢不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