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转私”一定要交税!这样操作缴纳最少的税或至少节约90%
企业在进行公转私时,需要缴纳20%的股东分红税,比如500万的利润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125万后,公转私时还要缴纳20%的分红税75万,最后老板到手的利润缩水一大半,且有的老板觉得公司的收益都是自己的,直接从公账转出到个人,不是以借款形式转出需要缴纳分红税,不缴纳会给企业留下严重的税务风险。
为什么公司不能随意的公转私
1.公司是一个法人实体。有其本身需要承担的责任,也受到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约束。作为公司的股东,从公司支取资金,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行事。
2.如果从公司随意支取资金,那么会形成股东与公司财产的混同。在公司最后有对外负债无法偿还的时候,股东可能就不能用“有限责任”,而需要对公司的负债承担连带责任,这本身对于股东来讲是不利的。
3.此外,股东在通过一些方式支取资金的时候,有可能会被认为是分红,需要缴纳相关的税费。对于股东自身来讲,可能并不划算。
那么在那种情况下可以合理合法的进行公转私呢?
1.人员的工资奖金发放:工资奖金发放到员工工资卡,且已履行代扣个税义务。
2.企业的税后利润: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将定期扣除费用、缴纳完经营所得个税后的利润,通过对公账户转给企业负责人。
3.差旅费用:公户上的钱转给业务员用于出差的备用金,且出差回来后实报实销、多退少补。
4.股东分红:企业分红所得,通过对公账户给股东个人打款,且所转金额为已缴纳完股息红利个税。
5.个人合作:劳务报酬通过公户转给个人,且所转金额为已缴纳劳务报酬所得个税的税后报酬。
6.个人采购:向个人采购物品并取得税务部门代开的票据,向个人账户转销售
7.借款:所转钱款为公司向个人的借款。
8.违约金:公司支付给个人支付违约金、赔偿金。
9.个人独资企业的利润分配:甲企业属于一家个人独资企业,定期会将扣除费用、缴纳完经营所得个税后的利润通过对公账户打给个人独资企业的负责人。因为个人独资企业按“生产经营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个税后利润不像公司一样还存在股东分红的个税问题,所以不存在风险。
既然大家都知道银行严格控制“公转私”,怎么才能合理合法的把利润转给股东,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少缴税,并且合理规避税务风险。接下来,我们就股东分红这个问题,详细讲解一下如何进行税务筹划。
成立个人独资,转换业务模式
首先入驻园区成立个人工作室,将原有公司的某些业务项目外包给个独公司,通过给企业提供服务的形式,将工资薪金和分红转换为业务的收入,,对于主体公司来说增加了成本减少了利润,有效降低了企业所得税。另一方面这一部分利润在个独中享受核定征收低税率政策,个人独资免交企业所得税,个人生产经营所得税核定征0.5%-2.1%,相比较原来股东红利20%的分红个税,极大得降低了个税税负。
案例分析:
①某企业高管李先生,年薪200万元,去掉年专项扣除金额后,李先生需要缴纳个税金额为约为64.6万,税收压力大!
②秦先生作为自由设计师,以个人身份与某公司签订劳务协议,通过合作项目收入200万,根据劳务报酬所得按照40%税率进行缴税,需要缴纳个税金额差不多约63万多。
节税后:
经过筹划后,他们都可成立个人工作室与该公司签订商业合作合同,将劳务报酬所得转化为咨询服务费,为原公司提供服务,个人生产经营所得税核定征收,个人所得税只需要缴纳约2.84万元,节税效果高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