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伏"也要"服"
7月12日,是2019年传统时节中的三伏天初伏。上周一直有妈妈问三伏天有什么要注意的?今天就给你说说三伏天的由来及在饮食方面的讲究与禁忌。
三伏天的由来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这一天地面接受的太阳热量最多而散热最少,但夏至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
地面的热量有个积蓄的过程,这个热量积蓄到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所以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古人将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
我们来看一张图,今年的夏至是6月21日(己丑日),第三个庚日,也就是7月12日为初伏,同样第四个庚日(即7月22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即8月11日为末伏)。
从五行思想看三伏
在五行思想中,我们的一年四季分别属于不同的五行,春属木,夏属火,秋属金,冬属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这样才能完成一年四季的能量变换,天地万物才能欣欣向荣,而三伏就承担了土的运化功能,完成整个能量的循环,这也是古人称之为长夏的原因,这样五行就与五季相对应起来了。
三伏天的饮食
1)吃饺子
在过去的农业社会,入伏的时候,刚好是麦收不足一个月的时候。家家谷满仓,人们利用这个机会,打打牙祭,吃顿白面,在北方,入伏天一定要吃饺子。
另外,饺子形似元宝,“伏”与“福”谐音,因此,头伏吃饺子的谐意就是“元宝藏福”。头伏吃饺子,寓意平安度夏。
2)吃只鸡
俗话说“起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三伏天里人的体能消耗较多,须适当补充营养。另外,鸡为火性,吃鸡意在发散体内寒气,防止秋发寒病。在炖鸡时可适量加入生姜,生姜性温,可以调节人体在夏季内外的温差,使得人体适应外界环境,起去湿强身的作用。
之前「圣贤妈妈的日常」还写过"三伏不离绿豆汤,头顶火盆身无恙!","当夏至遇上伏羊,正是「养阳」大时机!",这些都是三伏天的佳品。
三伏天的禁忌
1)禁忌一:湿发入睡
夏季人体能量消耗比较大,抵御病毒的能力会减轻,当湿发入睡的时候,水分滞留于头皮,会导致气滞血淤、经络阻闭。
2)禁忌二:过于贪凉
长期泡在空调房里身体的调节能力会失衡,会出现多种不适的情况,特别是一些孕妇、老年人等要注意。开空调的时候温度不宜过低,以26℃为宜。
3)禁忌三:过量运动
俗话说:“夏练三伏”,并不是说要每天做一些过于激烈的运动,相反,尽量要选择一些缓和适中的运动来做。因为本身三伏天里人的体能消耗较多,过量运动可能会引起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