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堂实录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幅对联:上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下联“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是郭沫若先生为辛弃疾纪念祠(济南大明湖公园内)题写的对联。上联写出他的艺术造诣,下联写出他的政治抱负。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他写得一首词《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二、讲解题目:

1.师:同学们,我们看一下这首词的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2.读了课题说说你有哪些发现?

预设1:我发现这是一首“壮词”

预设2:辛弃疾和陈同甫是好朋友,是辛弃疾写给陈同甫的。

3.师:你想了解陈同甫和辛弃疾吗?

师:陈同甫 ,名陈亮,南宋爱国词人,史书记载:“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

师: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淳熙八年(1181年),辛弃疾被人弹劾罢官了,他退居江西上饶附近的“带湖新居”附近有座山峰名叫“鹅湖”。淳熙十五年,有人骑马来访,马到桥头,跳三次退三次。此人大怒,拔剑斩断马头,徒步前进。辛弃疾在楼上看到后大惊,派人去打听此人为谁,谁知那人已到门前,他就是陈亮,字同甫,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为人才气豪迈,议论纵横。积极主张抗战,因而遭到投降派的打击。两人志同道合,畅谈世事,相聚十日才分别,此后两人经常书信来往,诗词酬和,“鹅湖之会”成为词坛佳话。这首词就作于两人分别之后。

小结:可以看出辛弃疾和陈同甫在政治上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在这里不再拓展。

4.师:刚才,有同学说这是一首“壮词”, 这个壮在文章的注解中作何解释?(生:雄壮)那么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自由的“吟诵壮词”看好要求:字正腔圆读出节奏,有板有眼读出豪情。

师预设:还要注意其中两个句子的停顿“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挑”“麾”“弦”“的”这几个字音要读准。

三、品读文章,展现画面

其实这首诗词,很多方面投射出豪放、壮美,可以从人物形象,描写场面,作者情感,语言特点等方面去入手,去找寻“壮词”。大家自由朗读诗词,可以在书间标记。围绕“壮词”展开讨论。

预设1:“醉里挑灯看剑”一句体现了雄壮。画面“看剑报国心迫切”

师:词人辛弃疾为何喝酒?喝醉酒为什么不去睡觉,而要“挑灯”?“挑亮灯”,为何不干别的,偏偏抽出宝剑,映着灯光看了又看?这些无言的动作,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由此可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心系战场,渴望报国)你能试着读出他内心的情感来吗?  朗读指导:读出壮士的豪迈之情。灯的红光,剑的寒光想相互交融,透射着一种特有的壮烈气氛。从这壮烈气氛中,可以看出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战杀敌的愿望是多么迫切!(他虽然赋闲在家,但重返战场的雄心壮志不减)

预设2:“梦里吹角连营”这句体现了雄壮。

壮士好梦初醒,天已破晓,一个军营连着一个军营,响起一片号角声,这号角多么富有鼓舞人们投入战斗的魅力,这是他一直热爱、向往的军营生活,而那位壮士,也正好是统领这些军营的将军。于是,他“醉里”“梦里”所想一切统统变为现实。朗读指导:自豪、豪壮。

预设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句体现了雄壮。

师:①这位豪迈爱国的将军,他魂牵梦绕的军营里情形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跟着他的思绪走进军营看一看——:你能结合想象描述一下军营里面的情况吗?

(将士们分食烤肉,奏响军歌…)你能猜想将士们此刻的心情吗?八百里分麾下炙,豪壮。五十弦翻塞外声,弹奏热烈、乐声响彻云霄的情景,更有气势。(欢欣鼓舞,跃跃欲试)

生:看到了将军把大块的烤牛肉分给将士们吃;军乐队奏着高亢激越的边塞战歌,以助兴壮威。(补充:“炙”的古义;“翻”能否换成“奏”?)

“翻”可以是各种乐器一起演奏,而用弹好像就是一种乐器在演奏,就缺少一种气势。

师:哪两个字最能体现“雄壮”。生: “分”“翻”分吃大块的牛肉,大碗喝酒,奏嘹亮的军乐,充分体现了战士们出征前的雄壮场面。

预设4:“沙场秋点兵”这句体现了雄壮。

师:大家把自己想象成一位将军,去检阅自己的部队,你看到了什么?

情景交融的手法,一位将军立马阵前的豪情壮志。只用五个字,就栩栩如生地写出了雄壮威武的阵容,再现了将军神采奕奕,意气昂扬,立马阵前,点兵授令的形象。战士们雄赳赳,气昂昂,准备出征。

师:“秋”“点”说明了什么?

试品味“沙场秋点兵”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生:作者用“秋”字,点明了季节。

生:用“秋”而不用春、夏、冬是因为春日融融、不用夏是因为夏酷暑炎热,不用冬因为冬日白雪皑皑,用“秋”增加了一种秋日的苍凉,增添了出征前的气氛。

师:一种什么气氛?生:苍凉而悲壮的气氛

“沙场秋点兵”这个“秋字”下得多好!秋字表现出了季节,塞外秋风萧瑟,气候恶劣,展示了将士的艰苦和自身的坚毅,正当“秋高马壮”的时候,“点兵”出征,预示着战无不胜的前景。  秋,主杀戮,《礼记》云:“孟秋之月,征不义,戮有罪,严断刑,天地始肃。”古时以五行配四时,秋属金,和兵戈有关,又以仁义礼智配四时,秋配义,所以讨伐叛逆乃至处决奸恶这些和兵戈、大义有关的事情。

军营之中号角声声,催人振奋。将军杀牛宰羊,犒劳三军将士。军乐队齐奏粗犷雄壮的边塞战歌,慷慨激昂。深秋的战场上,将军正在检阅强壮的军队。

预设5:“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画面“冲锋杀敌凯歌旋”

师:说说理由。解释“的卢马”。你从的卢马的飞驰和霹雳弦的巨响中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这两句连用两个比喻,让我们好象看到的卢快马在飞驰电掣般前进,强弓劲矢在霹雳般震 响,万箭齐发的声响像惊雷那样让人胆颤心惊。战斗情景便跃然纸上,爱国将士们冲锋陷阵,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历历如在目前。士兵终于冲向了战场——这两句你想到了什么?(敌人纷纷落马,狼狈溃退,将军身先士卒,乘胜追杀,一霎时结束战斗,凯歌入云,欢声动地,旌旗招展。)这是壮词壮景的进一步烘托,是壮词壮意的进一步生发。

师:想象得不错,让我们用朗读把这激烈的战斗场面演绎出来。

预设6:“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画面“英雄壮志立功策”

师: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有着怎样的志向?(收复中原,赢得美名)“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天下事”,指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大业。“生前身后名”,意味生前死后都留下为祖国、民族建立不朽功勋国的美名,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国激情。词人看到大功告成,从而发出愉快的欢呼声,连调子也是轻松而又大气磅礴的,使词的感情上升到最高点。师:同学们,这一句的雄壮体现在叙述的内容是军国大事,表达的感情是作者的雄心壮志,来,我们用朗读把作者的感情演绎出来。

吟读诗词,把握情感

预设7历代词评家认为这首词结句,“可怜白发生”犹如晴天霹雳,字字力量千钧。请谈谈你的理解。

从这个“白发生”里,你觉得作者老了吗?师:我告诉你,49岁。究竟老不老,我们看看他自己写的诗。材料链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师:老到老了,但是老当益壮,壮志不改啊!这里面,廉颇比谁?

师:对了。辛弃疾是以廉颇自比。表明自己也是老当益壮,壮志犹存,报国之心仍在。辛弃疾写这首词是1205年, 66岁,而《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1188年49岁的时候写的。你想,66岁尚不服老,49岁会服老吗?同学们,词读到现在,你知道辛弃疾为何而醉了吗?

师:国家大事未了,所以喝酒,喝闷酒,这是借酒消愁啊。师:因为醉后可以入梦,而梦醒是“可怜白发生”呀!师:难怪古人要说“但愿长醉不复醒”啊!

同学们,醉的也不仅仅是辛弃疾,还有人跟他一起醉。(投影展示: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师:这些“游人”是谁?

师: “直把杭州作汴州”,“汴州”就是北宋的都城,北宋都城汴州已经被他们葬送掉了,他们到了杭州,还在干什么?——还在整天寻欢作乐,歌舞升平。这是一个怎样的“醉”?

生:这是“醉生梦死”的“醉”!这一帮酒囊饭袋,把我们的大好河山拱手送给金人!就是这一批贪生怕死的胆小鬼,把我们的诗人辛弃疾,把爱国将领辛弃疾给排挤了,给陷害了!师:同学们,词读到现在,你还觉得这首词雄壮吗?生:是悲壮!作者满怀爱国热情,欲想战场杀敌,建功立业,怎奈受奸佞排挤,只能白发横生。这短短五个字包含着诗人无奈、悲叹、愤怒。

师:所以,这首词看似慷慨激昂,豪情万丈,但雄壮只是其表,悲壮才是其里,真正是其言愈壮,其言益悲。这样我们才算真正读透词心。俗话说,知人方能论诗,我们再看投影

辛弃疾,祖籍山东济南,出生时,中原已被金兵占领,他21岁就在家乡组织义勇军抗金,不久率部南归。他一生力主抗金,不仅具有爱国热忱,而且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却屡遭朝廷当权者排挤与打击。所以,他的词多抒写杀敌报国的豪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四、小结

师:刚才我们把体现“壮”的语句交流了一遍,现在我们来梳理一下:

板书:军营生活:醉里、梦回、分、翻、点          

战斗场面:快、惊          

雄心壮志:了却、赢得

五、赏读的环节。

我们来看看这首词作者是按什么思绪来写的?

师:战前、战时、战后、这些现象都是在梦中完成的,现实是借酒浇愁、白发横生。

生:梦前、梦中、现实,作者是按照这样的思绪写的,梦中雄壮、梦后悲壮

板书:   梦               雄壮

             叹    醉             悲壮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我们看到了这位失意英雄的无奈,他身为将军,为什么不去解救北方的移民呢?

岁月匆匆,中年的辛弃疾,在经历了人世间的危机和宦海沉浮,他已经无法点兵沙场,只能在扶剑长叹-----“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在小序中标明是“壮”词,实际上是以“壮”写“悲”,前九句写军容写雄心都是想象之辞。末句却是现实情况,以末了一句否定了前面的九句,为加重末五字失望之情。在说明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反差。因此表面看来,作者心雄志壮,豪情依旧,其实,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沉痛和悲愤,感情极为复杂。这种艺术手法也正表现了辛词的豪放风格和他的独创精神。在发出了“可怜白发生”的喟叹同时,让读者不能不为作者的壮志难酬一洒同情之泪。在那个苟且求安的朝代,辛弃疾空有一腔报国热血,他壮志难酬,所以他只能借酒浇愁、抚剑长叹。这是一位悲壮的失意英雄,让我们怀着一颗崇敬的心,用我们的朗读向他致敬!让我们的声音更响亮些,让天下人一起为这位失意英雄肃然起敬!

(0)

相关推荐

  • 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解读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此词通过追忆早年抗金部队豪壮的阵容气概以及作者自己的沙场生涯,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 ...

  • 我们有什么理由放弃

    图片来自网络 栏杆拍遍与得姓何年 罗嘉柯 作者梁衡认为最贴合辛弃疾形象的就是"把栏杆拍遍",这有一番道理."栏杆拍遍"出于辛弃疾的词<水龙吟>.辛弃 ...

  • 《分数乘除法》课堂实录

    《分数乘除法》课堂实录

  • 分数乘除法的应用:两种解法讲解求甲乙两人各带对少钱?

    分数乘除法的应用:两种解法讲解求甲乙两人各带对少钱?

  • 小学六年级数学 培优课堂17 分数乘除混合运算 名师课堂

    小学六年级数学 培优课堂17 分数乘除混合运算 名师课堂

  • 《一首能治愈鱼的诗》课堂实录

    执教 蒋军晶 早晨,下了雨. 我在翻大泽在昌的书,读到了一句话: 当作家就像杯里的水--读书量越来越多,最后才会溢出来,才有写作的热情. 读到这句话,我就想到了蒋老师. 他就是那种,读了很多儿童文学作 ...

  • 【第177期】王中意《生物入侵者》课堂实录

    时间:2016年12月15日 地点:深圳市龙岗区横岗中学 主题:龙岗区横岗街道初中语文"名师课堂"活动 执教者:王中意(特级教师) 审稿与指导:孙春成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师: ...

  • 央馆共同体(41):探究议题式教学,构建高效德法课堂

    新疆试点班学生在认真研讨 着力学科核心素养:探究议题式教学,构建高效德法课堂 --江苏省王常亮名师团队央馆协同教研项目4月份活动简报 四月份执教教师:刘玲 四月份执教教师:许玲 4月份,根据中央电教馆 ...

  • 《这儿真美》课堂实录

    因为紧急又重要的质量监测,这两天的工作量增大了.累傻了就需要放松对不对?所以我选择了看课.(哈哈哈,有没有想打我的冲动?算了算了,不开玩笑了,好好说话.) 我打开电脑,弹出来一节课,王林波老师的,还是 ...

  • 《猫》课堂实录及点评

    执教  徐国荣 在"重庆市当代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公众号上听了一节单元整体教学的课.开始听的时候,绝对没有想到,徐老师的这节课居然让我打了4433个字.哦,我的手.(叫得有点夸张.其 ...

  • 徐杰/ 《骆驼祥子》导读课堂实录(1)

    时间:2021年5月5日 地点:苏州中学附属苏州湾学校初一(1)班.初一(2)班 执教:徐杰 整理:顾艳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上一节<骆驼祥子>导读课.这本书大家都读过了吧? 生(齐):嗯. ...

  • 《肥皂泡》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这是一节训练挺扎实的课,竞选教坛新秀获得了一等奖.不过抱歉,我忘记这位老师的名字了,只记得姓吴.整节课对词语的理解.积累,下足了功夫,孩子们在课上很有收获.相信能给大家一些启发.稍显不足的地方就是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