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学习理论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一个个体性的意义建构的心理过程,而更是一个社会性的、实践性的、以差异资源为中介的参与过程。知识的意义连同学习者自身的意识与角色都是在学习者和学习情境的互动、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过程生成的,因此学习情境的创设就致力于将学习者的身份和角色意识、完整的生活经验、以及认知性任务重新回归到真实的、融合的状态,由此力图解决传统学校学习的去自我、去情境的顽疾。
正是基于对知识的社会性和情境性的主张,情境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习的本质就是对话,在学习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就是广泛的社会协商。而"学习的快乐就是走向对话"。
简单说来,情境学习是指在要学习的知识、技能的应用情境中进行学习的方式。也就是说,你要学习的东西将实际应用在什么情境中,那么你就应该在什么样的情境中学习这些东西。"在哪里用,就在哪里学。"譬如,你要学习做菜,就应该在厨房里学习,因为你以后炒菜就是在厨房里。再如,你要学习讨价还价的技巧,就应该在实际的销售场合学习,因为这一技巧最终是用在销售场合的。
为什么要这样学习呢?因为在莱夫和温格看来,学习不能被简单地视为把抽象的、去情境化的知识从一个人传递给另外一个人;学习是一个社会性的过程,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是由大家共同建构的;这样的学习总是处于一个特定的情境中,渗透在特定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中。
在莱夫和温格1991年出版的代表作《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参与》(Situated Learning: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这本书中,他们提出了三个核心概念:一是实践共同体(community of practice),它所指的是由从事实际工作的人们组成的"圈子",而新来者将进入这个圈子并试图从中获得这个圈子中的社会文化实践。二是合法的边缘性参与(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这一蹩脚的短语有三重意思:所谓合法,是指实践共同体中的各方都愿意接受新来的不够资格的人成为共同体中的一员;所谓边缘,是指学习者开始只能围绕重要的成员转,做一些外围的工作,然后随着技能的增长,才被允许做重要的工作,进入圈子的核心;所谓参与,是指在实际的工作参与中,在做中学习知识,因为知识是存在于实践共同体的实践中,而不是书本中。第三个核心概念是学徒制(apprenticeship),也就是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法进行学习。
显然,情境学习强调两条学习原理:第一,在知识实际应用的真实情境中呈现知识,把学与用结合起来,让学习者像专家、"师傅"一样进行思考和实践;第二,通过社会性互动和协作来进行学习。
莱夫和温格最初关注的是成人学习者。他们提出的情境学习观点,也在成人教育中得到强烈的共鸣。但是他们也指出,情境学习"并不是一种教育形式,更谈不上是一种教学策略"(1991,P40),因而不太适用于学校教育。
但是在情境学习的理念提出之后,许多研究者还是特别重视"学与用相融合"的观点,并开发出了一些适用于学校教育情境的相应教育方式。这包括:在学校里设置作坊、厨房、温室、花园,把他们作为教室;在真实世界中进行角色扮演,如进行军事训练;开展实地考察旅行,如考古挖掘、在外国文化中进行参与性观察等;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让学生接受工作培训;在体育、音乐、艺术表演的实际情境中学习这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等等。
情境学习的理论和实践探讨尚在发展之中。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中,情境学习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形式,还会不断被研究者和实践者开发出来。诸如英语、社会科学等学科的教学,采用情境学习的方式,将有广阔的天地。
用问题情境教学时应该注意哪些呢?
总之,创设问题情境教学归根结底是为了调动学生主动、合作、探索学习的积极性,真正使教学过程实现师生互动,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教学情景类型
当前课堂情境素材选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育即生活”,生活化课堂的构建需要生活化的情境,在教学中发现不少课堂均存在情境素材繁、多、针对性不强、利用率低、教学情境的创设与教学主题不相吻合等诸多现象。主要表现在:
1.教学情境素材选取偏离学生生活。这里指的是教师选取的教学情境素材也是来自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但对教学主体学生来说,要么是学生没有经历过的,要么是不能让学生形成积极情感体验、产生共鸣的生活现象。由于学生受自身知识经验、生活经验的限制,从自己没有经历过的生活情景中获得的情感体验是比较肤浅的、单薄的。因此,课堂教学情境素材选取的偏离学生生活实际,容易让学生产生距离感和亲身实践体验,也就无法达成预设的效果,更无法产 生持久深刻的内心情感体验,无法产生学生情感的生长点,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情境素材的类型选择不当。在化学教学中,可供用来印证同一主题的情境素材类型是很多的,但是,不同情景下,不同类型的情境素材所产生的效果也是不同的。教师若不能在教学中及时的采取贴切的教学情境情境素材,往往会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3.没有充分挖掘情境素材的内涵。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实现教学目标,会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情境素材来设置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这些情境素材没得到充分的挖掘,对学生课堂生成资源没有有效挖掘,是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从而使教学目标没有高效实现。因此,教师在精选教学情境素材后,尽可能一个教学情境素材在一节课中不同知识点的讲授中可多次使用,要用好用足教学情境素材,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每一个教学情境素材的思想教育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选取有效的情境素材不仅是一种新的理念,更应成为一种价值追求,成为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组织者、引领者与合作者,不仅要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要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更需要着眼于学生实际,选取有效的化学教学情境素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认真实践新的教学理念,从而达到教学相长、优质高效的教学目的。
创设情境需要注意的问题
(1)教学情境设计不等同于引课
教学情境设计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引课。主要区别在于引课就是把一个大的环境往里一放,然后你可以引出很多的课题。
教学情境设计是针对你所叙述的内容进行情境设计,主要是激发、推动、维持、强化学生对这样一个知识的探究热情和这个过程中活动的认知度。
(2) 教学情境设计要注意全面性、全程性、发展性
教学情境设计它不仅仅是用公式、实验或者提问来引入新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它主要还为后面学习的各个环节设计好,要考虑好学生能够接受的环境,要有利于学生探索、思考,然后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网络体系。
(3) 情境设计的接受性
教学情境设计一定要精心设计,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要适合学生。
(4) 情境设计的真实性
题目也好,教学过程也罢,学生持怀疑态度就不好了,不要影响进一步探索。可以从教材设计的栏目中去开发:如《你知道吗》《拓展视野》《活动与探究》《观察与思考》等。知识有时有交叉性,创设情境要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再创设,从而获是新的知识。
教师在情境教学中的策略
课堂教学所创设的情境是人为的,有意创设的,是为了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现代课程的重要理念是“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如何创设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情境,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进行情境创设,要求教师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课程资源即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在情境教学中,离不开课程资源的加入。有好的情境设计而没好的课程资源作为前提,情境教学的预期效果就难以达到。
1.教材的再度开发和利用
新课程在教材的使用上突出强调了一种开放的理念,即:打破原来把教材当“圣旨”,严格按照教科书的顺序、内容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提倡“用教材教”,但不仅限于“教教材”。教师完全可以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有选择地安排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筛选、补充、整合,对教材进行再度开发和利用。
2.学生课程资源的开发
学生是课堂情境教学的主要对象,但也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
(1)学生经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学生的经验资源包括学生拥有的人类的间接经验、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的直接经验。学生经验资源构成学生课程资源的主体,是课程情境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任何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学生的经验资源。
(2)学生情感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课堂情境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加以恰当的引导,将学生的好奇性、兴趣转变为持久的学习动机;可以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或组织外出参观,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情感上的认同和求知欲;还可以利用学生与学生间的情感资源交流,使学生在团体学习中能分享成功的乐趣,减轻学习压力、减轻紧张和焦虑。
(3)学生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以往以传授方式为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唯一的知识源和信息源。而在现今的信息网络时代,学生拥有的信息是丰富而多样的,一个学生团体拥有的信息总量往往会超过教师拥有的信息量,教师利用这些学生信息,优化课堂情境教学活动。
3.发挥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导作用
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是课堂情境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促进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前提条件是占有课程资源。教师可以对课程资源进行鉴别、开发、积累和运用;教师的知识储备、技能技巧、理论素养以及人格魅力等对于学生和学校来说,本身就是一种丰厚的课程资源。
(二)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在课堂情境教学中,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即是在教学之前,明确所教课程的内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学生的发展水平、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以及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综合考虑和整体构思,并预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可能的教学效果。并且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教材的不同内容等具体情况和条件灵活运用,创造出适合学生,而富有感情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景交融之中愉快地探索、深刻地理解、牢固地掌握科学知识。而课堂情境教学具有现实性、探索性和开放性等特点,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打破陈旧的情境模式,创设新颖的具有吸引性的情境模式。
(三)加强教师的课堂驾驭和调控能力
由于课堂情境教学具有自主性、开放性等特点,对教师课堂组织教学能力的要求已相应提高了。加强教师的课堂驾驭和调控能力,就是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措施,把学生的注意吸引到情境中去,要在情境教学中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教师应在课堂里营造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形成互动的学习氛围。教师要对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起到引导调控和组织保证作用,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求知气氛中获取知识,实现师生情感共鸣。
教师课堂驾驭和调控能力的提高还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密切注视学生的反应,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时准备有效应付情境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做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
(四)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合作
我国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大部分教师通常是孤立的从经验中学会教学,教师各自负担所承担的教学工作和责任。在这种工作方式下,教师缺乏彼此交流的机会,缺乏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合作方法。而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靠的是集体的智慧,教师合作是学生学习的需要。并且在当今学科互相渗透和信息日益丰富的时代,促进教师间的合作以实现情境教学中材料、计划、资源的共享,发挥教师各自的优势,互相补充、取长补短,有效的解决在课堂情境创设中出现的问题,还可以获得更多的新想法。并且一个合作的集体是教学信息和灵感的源泉,有利于创设适合于学生学习的、富有创造性的课堂教学情境。
(五)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
在课堂情境教学中,要求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经验和真切的体验,这使得教师从讲授者变成一个环境的创设者、方法的提供者。但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教师往往缺乏指导学生学习的自信和能力。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和组织下,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引导者,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并采用科学的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答,使他们自己摸索出其中的奥秘。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是为了对学习者自身能够积极探究知识进行有效帮助,它包括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教给学生正确学习方法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教师通过情境演示、操作等方式,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的能力。
情境教学法无疑是有效的。其中的“情境”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起很大作用。它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又感受到美。它架起了一座直观到抽象、感性到理性、教材到生活的桥梁。它解决的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和矛盾。其意义有以下几点:
1、学习的过程不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更是理解信息、加工信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这种建构过程需要新、旧经验,需要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适宜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重温旧经验、获得新经验,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和信息,有利于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探究、发散地思考,从而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学习达到比较高的水平。
2、适宜的教学情境不但可以提供生动、丰富的学习材料,还可以提供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机会,促进知识、技能与体验的连接,促进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让学生在生动的应用和活动中理解所学的知识,了解问题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进一步认识知识的本质,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增长才干。
3、认知需要情感,情感促进认知。知识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和发展的,具有情境性。脱离了具体的情境,认知活动的效率是低下的。适宜的情境不但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愿望,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而且可以不断地维持、强化和调整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更好地认知,对教学过程不断地维持、强化和调整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更好地认知,对教学过程起导引、定向、支持、调节和控制作用。
4、教学情境是情感环境、认知环境和行为环境等因素的综合体,好的教学情境总是有着丰富和生动的内容,不但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质量
学习本质:参与真实的实践
学习的本质是什么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概念,它既蕴涵着一整套生理、心理及其认知因素,又涉及到一系列的社会、物理因素。
其一,学习往往发生于社会环境中的某一活动或行为,即人们常常并非根据内心关于世界的符号表征而调节其行为,恰恰相反,它是通过与情境的接触、互动中选择或决定自身的行为。因此,唯有将学习镶嵌于它所维系的情境之中,学习才会被赋予真正的意义。
其二,在基于情境的行动中,潜隐在个体行为模式或个体感知深处的默会知识,将在其与情境的互动中发挥作用。进而言之,学习绝非仅仅是为了习得一些事实性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于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的思维与行动,即要求学习者置身于知识产生的特定情境之中,以积极的姿态,参与真实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之实践活动中。
基于以上思考,情境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学习的本质,是个体参与真实情境与实践,与他人及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培养参与实践活动能力、提高社会化水平的过程;是一种文化适应及获得特定实践共同体成员身份的过程。(姚梅林, 2002)
由此可见,"参与"是情境学习的核心要素。其意涵是:学习是通过与共同体内其他成员的相互对话、彼此互动而发生于真实的实践活动之中的。对于"真实的实践活动",情境学习理论对它的解释是:在解决问题的真实情境中所(要)从事的各种相关活动。这些真实的问题情境,其实就是日常生活的问题情境;这些需要从事的活动,就是日常生活力求摆脱问题情境的活动。在情境学习论者看来,所有这些力求摆脱问题情境的活动,都极有可能转化为一种具有自我反思、自我认知、自我规划,指向一定目标,且需要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说到底,真正的实践活动往往以问题为基础,真正的学习活动不能与现实的日常生活需要相脱节。
作为社会文明传承与创新的绝对主角,成年个体每天生活在社会、社区、职业、家庭、人际往来的真实情境中,且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他们必然期待自己的学习活动能够更多地以解决各种生活情境中的实际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传授传统或经典的学科知识为中心。
情境学习理论还指出,日常生活中,学习与行动(实践)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学习已成为一种基于社会情境、延续个体终生的过程。由此这一理论认为,在生活情境的变迁中,在人与情境的互动中,在亲历亲为的实践中,成人无时无刻、随时随地都在学习。因此,成人是"天然的"学习者,学习是其生命不可或缺的部分,更是当代成人生活的必需,即所谓生活即学习,学习即生活。而这一切,又诚如终身学习理念所倡导的那样:"知识是在人的一生过程中不断完善的,人,实质上就是在连续的探索中展开学习活动的一种时间性存在"(高志敏, 2005) 。
但问题在于:长久以来,社会、学界乃至成人学习者本人对"学习"概念的理解几乎都深深陷于狭隘的泥潭之中,甚至到了"唯学校为学习"的地步---人类学习的本原,已为一座学校所湮没;人类学习的本真,已为一间课堂所遮蔽。情境学习理论将我们从对"百年学校"与"传统教育"的深度痴迷中唤醒,并开始关注实践学习与终身学习。由此,整个社会乃至成人学习者个体需要能尽快突破"学习"概念的传统解读,并坚定地树立如下意识:试图仅仅通过学校、课堂情境来百分百地解决生活情境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是靠不住的,不切实际的。有意义的学习应该是参与到实践活动之中,并将参与生活世界、生命旅程中的每一项、每一次实践活动都珍视为可以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学习行动,而不必刻意去寻求那些所谓的"学习机会"。
学习内容:具有鲜明的特性
情境学习理论把知识类分为四类,即"知道是什么"的知识---以数据、事实为基础;"知道为什么"的知识---以原理、规律为基础;"知道怎样做"的知识---以经验、能力为基础;"知道是谁"的知识---以特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前两类知识易于文字记载、进行编码,属认识类知识,有人又称其为"显性知识"( Explicit Knowledge) ,学习者可以通过查询数据、阅读材料而获得;后两类知识则难以进行量化以及文字记载、信息编码,属经验类知识,有人又称其为"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 ,学习者需要通过亲历亲为的实践或人际互动来获得。
情境学习理论对于知识诠释的更大贡献,应归于哈贝马斯(Juergen Habermas)等人在"情境理性"知识哲学观基础之上对知识特性展开的深入观察与思考。"情境理性"的核心思想是:知识通常是理性的代表,但先验、抽象、普适的理性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人类的理性总是嵌入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之中的,并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同时,每一情境又都是人类在特定时空下所发生的认知过程与人生体验(胡庆芳, 2006) 。由此,知识或理性乃至情境本身的特性是:知识源于情境、变化于情境;情境蕴含着认知,折射着体验。说到底,知识与情境、情境与知识,理性与情境、情境与理性,它们之间既彼此包容,亦互成因果。
倘若结合成人基于社会角色及其实际生活,来进一步阐述其学习的内容或知识,将更加具体而鲜明地呈现出以下特点,并要求未来为成人提供的学习内容,能够加以体现:
其一,知识的情境性。与学习一样,知识也根植于情境。知识不是心理内部的表征,而是个体与情境发生联系,并依其变化而变化的产物。换言之,知识具有个体与情境联系的属性,它产生于在真实情境中,并用于知识的活动之中。毫无疑问,知识同时也是情境的组成部分,在知识社会的时代情况尤为如此。
其二,知识的动态性。"知识"通常有两种指代: 一是"Information",用作名词,指的是"信息"或"消息"等;二是"Knowledge"。它虽类属名词,但却充满着"动"的底蕴,所要表达的是"知道"、"认识"或"掌握"的过程的含义。情境学习论者更加青睐第二种理解,认为知识就其特质而论,并非仅仅是抽象、静态的东西,而更是一种基于社会情境,鲜活而充满动感的事实。
其三,知识的互动性。知识不仅是个体与情境发生关联、并在动态中建构,更是个体与情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正因为个体与情境、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互,才协调了人类的一系列行为,形成了种种认知、体验,以及适应与改善、更新与创造环境的知识和能力。
其四,知识的工具性。知识如同生活中的工具,需要通过运用知识才能更好地加以理解、运用和传承,现代社会更是如此。
其五,知识的分散性。知识分散是在人们大脑中的,而不是集中在某一专家或教师的头脑里。此外,人们所掌握的知识,其性质、种类和数量不尽相同,没有一个人能掌握所有的知识。不仅如此,知识还分布于生命的不同阶段,任何个体在不同的生命阶段都必须学习,以拥有相应的知识。
其六,知识的共享性。如前所述,学习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分散在学习者个体身上的知识可以在学习者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实现彼此共享,由个人知识转化为公共知识。
学习过程:建立实践共同体
通过对学习本质、知识特性的诠释,情境学习理论主张的一个核心观点是:脱离真实情境,学习便无意义。学习只有发生在个体与情境的互动之中,才会彰显其价值。正如哈贝马斯所言,学习者之间只有采取理解对方的态度来进行充分的对话和交流,个体"局部时空中的知识"才能得到不断的扩展。当人们将这一思想与学习过程联系起来展开进一步思考与设计的时候,便逻辑而自然地提出了"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的实践共同体"概念。
"实践共同体"(Communities of Practice) ,并非是一种因某一项目而临时凑合在一起的松散团队,而是一个没有社会角色限制,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组织。其成员有共同愿景、学习愿望、乐于分享经验,追求共同的事业,能够在目标明确、意义清晰的基础上,通过协商来确定其需要进行的共同学习或共同实践。( Lave &Wenger, 1991)"合法的边缘性参与"(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2tion)所要表达的是,在真实情境中,共同体学习成员开始由边缘或外围开始,之后逐渐进入核心地带,进而不断深入参与实践,其特点是正向、积极、多元、包容。它所阐发的是,在"实践共同体"中,随时间的推移与学习者经验的增加,学习者能够合理分享和利用共同体所积累的相关资源,而分享与利用的程度随学习者之间或者个体与情境之间互动的水平而异。
总之,在情境学习论者看来,学习过程应当设计成为一个以团队方式展开,逐步由外及内、由表及里、由远至近、由浅至深、彼此互动、合法利用资源、合理分享经验的过程。学习过程如此设计,得到了许多成人学习研究者的青睐,并基于此展开了一系列的拓展性演绎。其原因显然在于,由情境学习理论来设计学习过程的前提、目标、思路、方法等,更适合于已经承担社会职责、深入参与社会实践的成人学习者,更适合于围绕适应生活和创造生活基轴而展开的成人学习活动,但要把它在成人学习中加以运用,还必须重申以下几点:
首先,应充分尊重成人学习者的主动性。在情境学习理论看来,学习者是实践共同体的主动参与者,而非被动的旁观者。在共同体内,这种主动性被受到充分尊重,也正因为此,每位参与者与其成员之间的互动方能保持足够的张力,从而有助于所有学习者实现其对知识意义的建构。严格来说,成人学习者往往更能以主动的姿态"参与"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更强的主动性。鉴于"主动性"在成人建构知识和意义中的巨大作用,任何为成人学习而准备的项目,都应当尊重他们的主动性,而体现这一点的最佳行动,莫过于在成人学习项目设计的各个环节,切切实实地关注学习者的实际需要。
其次,应充分承认和利用成人学习者的经验。情境学习理论强调经验的意义与价值,要求在所有的学习过程中要充分认识与尊重学习者的经验,尤其在新知识的获得与运用中应对其加以充分的发掘与利用。因为相比于未成年人,成人拥有丰富、多样的经验,而尤为重要的是,这些经验不仅贴近现实生活,贴近实际职业需求,还深深地融入了他们的个性与人格之中。成人学习者是带着这些经验参与学习活动的。因此,经验既是其开展学习的基础,又是其深入学习的资源;既是其理解知识的前提,又是其应用知识的基础;既是其分享经验的条件,又是其知识创新的源泉。
第三,应充分认识并重视成人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实践共同体内的任何成员,都有各自的兴趣和特长。成员之间通过团体"协商"、群体"对话"等互动,使彼此之间的兴趣和特长得到交流和分享,逐渐形成一种集体智慧,进而确定一种普遍认同的"外个体"模式,共同达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与掌握,促进每位成员都得到发展。基于此,成人教育---无论是方案设计、课程规划,还是教学实施,都必须以促进成人学习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为准则和旨归。第四,应彻底转变成人教育者的角色意识和行为。实践共同体成员如学习者与教育者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合作的,而非竞争的,他们都是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Resnick,1988)由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成人学习者一般都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独立意识、自尊意识,所以,当他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往往不愿意教育者以"权威人士"的姿态出现,而更希望他们能够扮演协助其学习的"促进者"。因此,成人教育者必须适应新的学习文化,从权威的知识传递者角色转变为成人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鼓励者、咨询者和帮助者角色等,与学习者建立伙伴关系,并乐意向学习者学习。
学习评价:建构评价新机制
传统的评价机制往往脱离真实情境,强调考查所谓的最终学习结果,而忽略评价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得到的成长与发展。具体来说,传统评价的重点,在于评价学习者对事实知识的回忆,而对学习者在实践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理解水平、思维品质、行动改进及其过程,则关注不够甚至无所关注。此外,传统评价的旨意,往往不是为了促进学习者认知与能力的增长,而仅仅是为了确定这种增长的外部表现或表面意义。凡此种种,在情境学习论者看来,是一种莫名的扭曲和异化,其最终反映出来的所谓学习成就,是不完整、不全面,有时甚至是毫无意义的。
遗憾的是,在成人学习领域,传统评价机制不仅被长期袭用,而且至今依然主导于市。对此,人们有必要进行深刻的反思。成人学习评价应该在承认传统评价机制部分有效的基础上,依据情境学习理论的逻辑,结合成人学习的特点,充分体现如下原则,以建构一种更为全面与真实、客观与有效、富有促进意义与形成价值的成人学习评价新机制:
其一,成人及其学习是其所在情境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成人学习活动比较多的是基于真实情境展开的,因此,对成人学习的评价应置于实际情境之中,以确切反映成人学习的成效。
其二,成人学习的评价不应该是一种在成人学习之后进行的孤立而终极的活动,而是一种镶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断延伸的活动。此外,评价的重点应定位在成人学习者身临动态实践情境而表现出来的理解水平、思维品质、行动改进及其过程之上。
其三,成人系学习活动的核心,这不仅是一种理论推演,更是一种实践反映。事实上,成人的学习意向是广泛的,学习内容是多样的,学习方式是多变的。更重要的是,成人已经具有自律的意识,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他们有可能也有能力对自己学习行为的选择、实施及结果进行评判。因此,评价活动应当有成人学习者的参与。其次,评价的角度、指标、标准、方法等不能绝对或固化,而应该更多地依据其个人独特的学习目的,以及付出的努力、取得的进步、获得的成效来确立或选择。
其四,成人学习的评价在关注成人学习者个体成长与发展的同时,还必须观察其对学习伙伴、学习指导者乃至整个实践共同体的成长与发展产生的影响,并据此来进一步考量或评定这些影响的正负面意义,以及相关的广度与深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