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宗教源流史》伊斯兰教之四十三:印度19世纪末伊斯兰教2
伊斯兰教之四十三:印度19世纪末伊斯兰教2
在这一历史时期,从印度伊斯兰教中分化出了一个新的派别——艾哈迈迪耶派。其创始人为米尔扎.古拉姆.艾哈迈德(1835-1908)。他是旁遮普省人,早年接受过高等教育,后因不愿为英国殖民当局效力而隐居起来,致力于比较宗教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思想和见解。1880年,艾哈迈德发表《艾哈迈迪耶的论证》一书,阐释其教义主张,为该派的创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889年,艾哈迈德自称是接受了安拉启示的新先知,开始收徒传教,从而形成了艾哈迈迪耶派。1900年,该派被英国政府承认为独立的教派,但印度穆斯林和国际伊斯兰教界一直视其为非穆斯林,拒绝与之交往。艾哈迈德去世后,毛拉维.努尔丁( -1914年)继位,改称哈里发。后因内部意见分歧,1914年,分裂为卡迪安支派和拉合尔支派。前者将艾哈迈迪的出生地视为" 圣地"。艾哈迈迪耶派的基本教义是在综合了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印度教教义的基础上形成的。它认为,世界各大宗教同出一源,各教信仰者应当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否认伊斯兰教的" 圣战" 观念,主张与西方殖民者和平共处;穆罕默德并非" 封印使者" ,在他以后还有使者,艾哈迈德即是新的使者,是安拉差遣的" 新先知" ,也是穆斯林期待的" 复兴者" 和救世主马赫迪的化身;同时,艾哈迈德又是基督教的救世主弥赛亚和印度教的至上神毗湿奴的化身,其使命是解救全人类脱离火海的苦难。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