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爱的五种成分,你才能学会爱(二)
01
爱是一种探究的行为
从自我心理学的角度讲,我们人终其一生,通过探究和控制,使自身的能量得以疏泄,自我才能得以生长。
换句话说,我们今天之所以长成今天的自己,那都是一路靠自己不断地去对外界进行探究,从而获得掌控感。然后再进一步探究,再获得掌控感。通过这个过程自我得以生长,所以探究和控制可以是指对外界环境探究和控制。
这种探究和控制本身就是满足,以自我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拿婚姻来说,我们跟另外一个人在一起,这个行为就是一种探究的行为。
如果我们能够朝夕相处,相濡以沫,这个行为本身就能够让我们满足。所以我们努力创造新的环境,努力地去和一个异性交往,从中更多的能够表现自己,更灵活地展现自己。
然后通过确立自己的这种意向,以及性的意向,并且和一个对立的性意向的个体能够深入交往。然后特别还能够获得对方的认可,从而在心理层面上能够牢牢的获得控制感,和对认知的一种补偿感。
个体就能将粗浅自我的感觉,上升为完整的自我意识。
在这个过程中,你逐渐知道自己是谁,常常说的,爱上你,那是因为我爱上了爱上你的自己,这个是爱,同时是一种探究,它是一种控制感。
当然这种如果是自我的发育不太良好,这种控制感就会超越边界和角色,或者有适应不良的那种自我的控制感和补偿感。
或者我们说的再深一点,能够确立人性,对人性弱点的理解能够超越人的局限性,从而更好地真实地生活在当下。
02
爱是一种自我实现
通过心理学的观点来看,爱的这种探究,在探究过程中间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的完善,也伴随着人际关系的成熟。
因此从这个角度讲,人类的爱和婚姻是个体某种程度的自我实现。
通过爱一个人,跟一个爱的人建立长久持续的牢固的关系,这本身就是一种自我的实现。
因为,与其他个体发生爱的情感,那就意味着坦诚,从心理学上意味着比较少的防御,意味着把自己的自我认同和他人的自我认同融为一体。
我们都知道自我认同是长期的童年期发育,然后逐渐逐渐形成。
可是在跟一个爱的人发生关系的时候,你要跟另外一个从小到大形成的自我,而且应该说是很不相像的两个自我,要变成一个自我,融为一体,这其中就充满着内在分裂的自我牺牲。
要把两个人自我的认同融合在一起,必须要去掉那些跟融合不相衬的自我,就意味着你必须有这种自我的牺牲。
这种自我的牺牲主要是意识内在的分裂,就是说两个自我是理论上是不可能放在一起的,有一种内在的动力要把它分开。这时候,只有靠个体去抑制内在的分裂,这样才能达到跟另外一个自我认同融为一体,那就要做出牺牲那部分跟融为一体不符合的自我。
这个过程中间,爱的双方都充满了艰辛,特别是两个自我认同相差悬殊的个体,特别是对于这方面具有某种创伤体验的个体那就更难,而每个人很少有没有创伤体验的。
那么在双方自我融合的时候,必然出现剧烈的冲突和阻抗,在日常生活中会使得出现各种类型的矛盾和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