拧巴的讽刺暴露立意的偏颇,这是影片《风信子》最大的问题

本文导读:

讽刺作品一旦讽得不对、刺得不准,就容易误伤自己,反而弄巧成拙、漏洞百出。

随着新冠疫情一点点撬动西方引以为豪的社会文化基石,文化艺术界在“金主爸爸”们的压力下疯狂发起对“制脑权”的争夺,而且吃相越来越难看。2021年的影片《风信子》就是一个证明,虽然讲述的是波兰历史,却由大名鼎鼎的美国奈飞公司(Netflix)制作出品,用意就是摆足架势讽刺集权“揭露暴政”。不过依我看,讽刺作品一旦讽得不对、刺得不准,就容易误伤自己,反而弄巧成拙、漏洞百出。

影片《风信子》将镜头聚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波兰,力图通过一位小警察的办案经历,用以小见大的方式抨击当年波兰集权政府的暴戾残忍。

年轻的罗伯特是一位入职不久的警察,办事认真、富有激情,加上他是警察总监的儿子,所以被上级委以重任,和资深刑警一起去侦破一起富豪被杀案。经过调查,罗伯特和搭档发现,被杀的富豪除了腰缠万贯、坐拥豪华别墅外,居然还是一个男同性恋者,而波兰政府为监视控制这些被视为社会渣滓的同性恋,曾专门启动代号为“风信子”的行动,为目标人群建立专门档案。

为寻找知情者,罗伯特和搭档在“男同”聚会的地点设伏。当警笛大作、众人四散奔逃之际,年轻的大学生“男同”艾瑞克误把身边的罗伯特当成了同道,带他一起逃离了险境。脱险后的艾瑞克对年轻干练的罗伯特颇有好感,轻易就相信了他的借口,把自己知道的“男同”内幕和富豪生前关系人和盘托出。

根据艾瑞克的线索,罗伯特和搭档抓获了一个曾在别墅参与富豪幽会的“男同”。短暂询问后,老资格的搭档对嫌疑人恶狠狠地刑讯,逼迫对方承认了谋杀罪行。第二天,心有不甘打再度询问的罗伯特,在看守所与杀手擦肩而过,赫然看到“凶手”已经“畏罪自杀”。

在一脸懵的罗伯特面前,警察局长表扬了他和搭档,居然告诉他们案件就此结案,作为嘉奖,罗伯特将进入警校进修,踏上晋升之路。

此时有两条路摆在罗伯特面前。一条是如愿和相恋的警花喜结连理,顺从地在父辈恩泽下步步高升,另一条则是不顾一切地寻找案件真相。年轻气盛的罗伯特选择了后一条,把案件资料偷偷找出来,开始私下调查。

但是私下调查谈何容易!罗伯特的一举一动都被躲在暗处的神秘真凶看在眼里,似乎警局内部也有阴险的目光紧盯着他。随着线人被杀、别墅现场被毁掉,连罗伯特自己也差点儿被杀手开枪射中,他只能去找彼此留有好感的艾瑞克,结果在自己的房间里与艾瑞克激情萌发,他自己也成了被人不齿的“男同”。

这时,父亲敲开了他的房门,递给他一张奖状,告诉他马上中止自己可耻的行为,回到未婚妻和社会公义身边。罗伯特这才明白,身为警察总监的父亲对案情一清二楚,让他参与破案就是为了美化他的履历。愤怒的罗伯特潜入父亲办公室,从保险柜里找到了最关键的录像带,看清了事件真相。

富豪的别墅其实是也有“男同”之好的某位政府高官的窝点,而官僚正是利用“风信子”档案操纵着被抓住把柄的大学教授,强令他从大学不断物色英俊的男学生。一旦事情开始败露,官僚就命令杀手逐个清除去过别墅的人,这其中既有富豪本人,也有艾瑞克这些学生。

在目睹教授身败名裂被迫跳楼自杀后,罗伯特在警局颁奖舞会上不仅看到了父亲为保全儿子前途向官僚卑躬屈膝,也再次看到了杀手受命离去的身影,顿时明白艾瑞克已经处于危险中。他奋不顾身驾驶警车尾随而去,拯救自己的“爱人”……

我认为这部影片最大的亮点出自饰演罗伯特和艾瑞克的两位青年演员,不仅把“男同”间的交流互动演绎得比较文雅,更诠释出身处事件漩涡中情感的急剧变化。除此之外,相信所有观众也能看出影片的潜台词,那就是通过对“风信子行动”的揭露,抨击集权政府对特殊人群的监控歧视和迫害,然后大声说出自己的主旨:看!这就是高压集权对人性自由的残酷压制,我们就很宽容大度,没看到我们有些国家都把同性恋合法化了吗?!

在我的老家有句俗话,叫“要想公道,打个颠倒”,解释一下就是欲正人先正己,在评价别人时不妨换个角度看看自己是否做到了不偏不倚。而影片《风信子》就首先犯了没摆正自己历史定位,硬充“高大上”的错误。

不用去探讨所谓“男同”现象的社会争议,单说欧美世界自己当年对“男同”的态度,这就不妨聊聊伟大数学家图灵的遭遇。作为替盟军成功破解纳粹高端密码的数学天才,图灵本人也是一位行事隐秘的“男同”。一旦战后他的行为被发觉,立刻就被判处了“化学阉割”,而在他死后五十余年的二十一世纪初,英国政府才姗姗来迟恢复了图灵的名誉并郑重道歉。

图灵事件发生在“二战”结束不久的1947年,可见欧美社会在“冷战”年代对不容于主流的“男同”同样持零容忍态度。既然自己当时都没那么“开明宽容”,何必又要用超脱的眼光选择性失明,非要去讽刺同样处于“冷战”时期的对方呢?你说对方暴戾残忍,可你自己也没宽容到哪儿去嘛。

再者从剧情上讲,罗伯特的“反抗逆袭”之路本身就异常拧巴。他是妥妥的既得利益者,入职不久就收获警花的爱情和锦绣的前程,却在破案寻找真相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男同潜质”,然后和艾瑞克建立情感链接。那么,他在故事的最后去拼死拯救艾瑞克就不免令人疑惑重重,他到底是出于良知见义勇为对抗暴政一心为公呢?还是去拯救自己的“爱人”和“爱情”一心为私呢?一部旨在揭露集权暴政的“正能量”影片,演绎到最后却成了个人宣泄版的“为爱痴狂”。

一旦最后结局有歧义,就只能有一个合理解释,“风信子”行动和监控同性恋群体是史实,而引起这一史实的罗伯特与艾瑞克的“动情”故事,明显是硬加上去的。因为编剧导演硬生生要把真实历史和虚构故事拼凑在一起,才造就出如此拧巴的结局。

真正通过良善行为拯救他人并讽刺暴政的作品,需要一个切实存在的真人真事,而且主人公必须同被拯救人区分开,越是毫无关系,越能引出普世价值来。这就像《辛德勒的名单》中的德国商人辛德勒,他原本只是亲纳粹的现实主义者,完全可以闷声大发战争财,却在目睹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暴行后,不惜倾家荡产去换回上千条犹太人的命,由此引出的那句台词“这张名单就是天堂,名单之外则是地狱”,才最能打动人心。

而《风信子》中的罗伯特呢?在没有外力压迫的情况下自己“出柜”,明显已经成为那个群体的一员,而他所有过火行为都得到了父辈的庇护为。他的“反抗”和“斗争”,只能去救特定“情人”的命,却没保住任何有价值的证据,没让案件真相大白于天下,没让罪大恶极的官僚受到丝毫威胁,搞成一笔公私不分的糊涂账。

写到这儿,我只能说西方世界为了争夺道义文明的制高点已经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为了抨击而抨击,为了揭露而揭露,把一个立论明显有问题、说理明显站不住脚的故事给搬上了银幕。这拧巴别扭的讽刺,恰恰暴露出他们自己的偏颇,实在说不过去。

END

小编其人

小皮流流(另一网名:皮皮中尉):现为某主流媒体主任编辑,“天涯文学”签约作家,“360个人图书馆”原创达人;在本职中品味业务骨干的充实,在读书写作中聆听先哲的教诲,在陪伴妻子女儿的过程中体会最纯真的快乐。

历史推荐

罗振宇是骗子吗?

家有小女  自在欢喜

写作,绝不苟且

听说“小升初”改摇号了,我送女儿进了语文辅导班

家庭教育的难度,;绝对超乎想象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家庭教育中最好的教材

小小说:《噩梦》

阅读能力,才是响当当的硬功夫!

为什么方鸿渐的女人缘这么好?

每周一至周五晚20:00,咱们在“铭语铭言”不见不散。

关注公众号

鼓励支持小编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