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4,太多人只看到千寻的成长,却不懂《千与千寻》的忧虑

如果评选日本第一动画,必须是《千与千寻》。

从票房到口碑,它的纪录实难超越。

先说票房。

截止到目前,《鬼灭之刃:无限列车》《千与千寻》《你的名字》是日本动画的前三名。

2016年,《你的名字》票房超过《千与千寻》。2019年,《千与千寻》在内陆大规模公映,成功反超《你的名字》。

目前来看,《千与千寻》的票房第一神话被《鬼灭之刃:无限列车》打破。

再说口碑。

《千与千寻》拿过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安妮奖最佳动画长片(动画片届的最高奖项)。

票房能打的《无限列车》,没有这些奖杯加持,在《千与千寻》面前,它就像油漆未干的新贵。

从上面两个维度综合评价,《千与千寻》当得起日本第一动画的美誉。

在豆瓣上,《千与千寻》9.4分,好于99%动画,《无限列车》8.1分(目前已有高清熟肉)。

这说明中国观众更喜欢《千与千寻》。

今天我就通过3个小细节,向大家证明这部日本第一动画有多神。

国道21号是影片一闪而过的小细节,却是千寻家进入神隐世界的开始。

此后,我们看到千寻家开的车是奥迪,车牌号是1901。

这两个数字构筑了极强的寓意。

1901年是20世纪的开始,21国道是21世纪的象征。

耐人寻味的是,作为日本人,千寻家开的是德国车。

了解这里面的寓意,需要了解日本八九十年代的经济背景。

作为二战的战败国,日德在战败后两者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迅速成为发达国家。

1985年,日本和德国都签订了《广场协议》,进入90年代,日本经济衰退,德国却风景独好。

千寻家开德国车,暗示了日本经济的衰退。

或许有人认为我过分解读,其实并不是。

千寻家进入神隐之地时,一家人站在荒废的主题公园,千寻的爸爸就提到经济危机,“九十年代到处开发,泡沫经济后,大家都倒闭了”。

讲到这里,我们再回看千寻阻止父亲选择21国道时说的话。

“这样走,会迷路”。

这代表了宫崎骏的忧虑,总想弯道超车,日本也容易误入歧途。

千寻家闯入神隐地带就是日本误入歧途的象征。

或许有人说,一个1901的车牌号,产于德国的奥迪证明不了那么复杂的经济背景,这不过是巧合。

恕我难以认同。

千寻去钱婆婆那里救白龙,在锅炉爷爷那里拿到车票。

他强调,车票是40年前剩下的。

《千与千寻》上映于2001年,40年前就是1960年(《宫崎骏和他的世界》就提到,宫崎骏原计划在2000年公映,因为制作尚未完成,就此作罢)。

在这一年,美国和日本签署《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

这也让日本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日本经济腾飞,也受到美国控制。

对此,《千与千寻》也有所暗示。

锅炉爷爷告诉千寻,要在“第六站沼之底”下车,一站地代表十年,也就是千寻需要回到60年前,也就是1941年。

这一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美国交战,正是美国影响日本的开始。

讲到这里,或许有人问,你一直在强调美国对日本的影响,究竟影片的哪些细节代表美国。

这就是我要提到的第二个重要细节——汤婆婆

汤婆婆身上有极强的美国色彩。

她四处巡逻时,像一只白头鹰。

美国国徽类似于鹰的形象——白头鹫。

在汤婆婆的房屋中,千寻就看到鹰的形象。

另外,日本国山富士山也是白的。

在日本文化中,白是日本的神圣之色,用于祭神的颜色。

白龙最显著的特征,也是白。由此可以推断出他象征着日本。

大家都知道,白龙是汤婆婆的打手。白龙与汤婆婆的关系其实是隐喻美国对日本的控制。

白龙曾经告诉千寻,不要忘记自己的名字,否则就会被汤婆婆控制。

忘记自己的名字,意味着放弃了自我。

千寻变成小千,接受驯化,她成为由汤婆婆控制的打工人。

白龙原名是赈早见琥珀主,他忘记了自己的名字,成为汤婆婆的打手。

汤婆婆创造了一个以消费社会为驱动力的经济体制,它就是神隐地带最有名的地方,也是影片的第三个细节——汤屋

在她的汤屋中,主要有两种角色,第一种是消费者,代表是河神、无脸男等,第二种是劳动者,代表是千寻、白龙、小玲等人。

金钱是汤屋的通行货币。

汤屋的装修相当超现实,建筑是桃山风,屋里摆放明清瓷器,维多利亚时代的家具,此外还有颇为现代的电梯。

但它的游戏规则非常现实。

汤婆婆是消费王国的缔造者,奉行实用主义。

她的行为逻辑就是,“你对我有用,我就留下你,否则,我就吃掉你”。

在汤屋中,要么扮演花钱的消费者,要么成为忙于赚钱的劳动者。

如果不遵守这一游戏规则,要么被驱除,要么被吃掉。

无脸男是汤屋的消费者,也是这个消费王国的可怜人。

钱当然很重要 ,可以买到很多东西,但买不来心灵的安宁。

无脸男拥有财务自由,但他的内心却很迷茫。

《千与千寻》有一幕恐怖的镜头,无脸男不停地吃,身体越来越膨胀,性情越来越暴虐。

美食满足不了他,他开始吃在汤屋中担任服务员的青蛙。

他膨胀的身体,其实就是他的空虚和病态。

消费和金钱,不能给无脸男幸福,却让他迷失自我。

解救无脸男的,不是在汤屋中不停地买买买,而是跳出这个消费王国,和钱婆婆在一起,过上一种简朴的生活。

在汤屋,每个人都不敢思考“我是谁,我来自哪里”这样的哲学问题。

所以,当千寻问无脸男“你是从哪里来的”,让他回到他应该在的地方,早已心灵迷失的无脸男则痛苦不堪。

《千与千寻》是我最爱的影片之一。

我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我不认为这仅仅是个小女孩独自成长的故事,它也在隐喻一个人要搞清楚“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儿去”的哲学问题。

影片开头,千寻家正是搬家的途中,他们要解决的就是去哪儿的问题。

不过因为意外闯入异界,千寻还面临着“我是谁,从哪儿来”的疑惑。

整部《千与千寻》在解答千寻的困惑,也是宫崎骏认为整个日本需要面临的问题。

影片特意选择2001年公映,也有宫崎骏的世纪之问,21世纪已经到来了,日本如何才能不迷路

我知道,上面的观点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会有人说我过分解读。

但是,诗无达诂,好的文艺作品也不应该只有一种解读。

《千与千寻》早已成为大众文化的流行产品,不同的人都能看到不一样的内容。

青少年会看到为成长付出的代价,情侣们看到了爱情,上班族发现生活不易,注重身材管理的人,看到暴饮暴食会让人变成猪……

这就像鲁迅评价《红楼梦》,每个人都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同样是读《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我用两千多字,分享我对《千与千寻》的看法,不是为了说服别人,让别人认可我,而是想要分享一种观点。

如果你也有自己的观点,欢迎在留言区告诉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