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动画诠释: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
主动脉瓣狭窄(AS)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过去半个世纪,外科经胸行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一直是严重AS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然而,高龄伴有合并症的患者手术风险高,术后恢复慢,因此,医学界一直在探索创伤更小的经导管治疗技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为这些患者带来了希望,也掀开了心血管病介入治疗史上新的一页。
1965年Davis率先提出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的设想;1984年,Lababidi等首次报道采用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治疗AS;1992年,丹麦的Anderson首先进行了相关动物试验,将人工瓣膜经导管逆行置入猪升主动脉,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随后多种不同形态的用于经导管置入的瓣膜被发明,2002年4月,法国的Cribier等首次为1例男性AS患者成功进行了TAVI手术,成为该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我国TAVI的发展明显滞后于西方,临床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2007年开始动物试验,2010年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润霖院士带队,率先开展了中国前3例TAVI手术。截止到目前,约有27家医院开展此项技术,共完成600余例手术。但相信,随着我国TAVI技术的不断进步,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将逐渐缩小。
TAVI是通过股动脉送入介入导管,将人工心脏瓣膜输送至主动脉瓣区打开,从而完成人工瓣膜置入,恢复瓣膜功能的一种新型技术。TAVI手术目前常用瓣膜有球囊膨胀的Edwards瓣膜和自膨胀的CoreValve瓣膜两种类型。
虽然我国TAVI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在国家鼓励自主创新的方针指导下,目前已有数款TAVI瓣膜支架系统正在研发和实验中。
选择合适的患者对于TAVI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欧洲指南和美国标准均建议必须建立一支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团队,共同对患者做出评估。常规认为,症状性的严重AS、传统外科手术禁忌或者被认为手术风险过高而被拒绝行外科手术的患者,以及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分系统(logistic EuroSCORE)估计外科手术病死率>20%,或胸外科医师学会预测死亡风险评分(STSscore)估计的手术病死率>10%者,可选择TAVI治疗。但随着TAV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临床指征也在不断扩展。从近两年大型临床试验和注册研究的结果来看,目前国际多数中心筛选患者的标准如下。
对于那些有临床指征进一步行主动脉瓣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前需通过主动脉根部造影、超声心动图(经胸和经食管)、多层螺旋CT或MRI等评价主动脉瓣复合体(左心室流出道、主动脉瓣环、主动脉窦、主动脉球窦交界及升主动脉)和周围动脉血管系统(股-髂动脉、锁骨下或腋动脉)的内径,粥样硬化程度,钙化程度,动脉扭曲情况等。
其中,准确评估瓣环至关重要,可以正确选择瓣膜的大小,避免主动脉撕裂以及瓣周漏。一直以来均可采用经胸和经食道彩超进行检查。然而,由于瓣环解剖结构呈椭圆形,因此常常低估瓣环的真实大小。目前,常采用CT血管造影检查,因为它既可以清晰地显示复杂的瓣环解剖结构,又可以提供精确的测量。
股动脉逆行途径穿刺,导丝经腹主动脉、降主动脉和主动脉弓逆行至主动脉根部至左心室,不需要房间隔穿刺,避免二尖瓣的损伤,方便快捷,侵入性小,是TAVI目前常用的手术路径。
随着经验的积累,对其他入路也进行了探索,包括经锁骨下动脉/腋动脉逆行途径、经主动脉、经颈动脉途径等其他逆行途径,以及经心尖的顺行途径。
TAVI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卒中、瓣周漏、心律失常、血管并发症和出血,较罕见的有冠状动脉阻塞、瓣环撕裂、亚急性心内膜炎等。卒中主要发生在术后3天内,早期卒中的发生与术中操作明确相关,晚期卒中的发生主要与患者相关。瓣周漏是TAVI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即使轻度瓣周漏也可使术后1年的死亡率和再入院率增加。导致术后心脏传导阻滞/左束支阻滞发生的机制包括球囊主动脉成形术以及支架撑开时所造成的传导束损伤。血管并发症包括腹股沟血肿、血管夹层、导致下肢缺血的血管闭塞、以及血管穿孔导致危及生命的腹膜后出血等。
视频来源:腾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