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匾额故事 101】“皇明戚里”话“国宾”
【晋城匾额故事 101】
“皇明戚里”话“国宾”
★ 刘庆庆
草深宅老字悬门,
国世家宾一脉存。
落笔千年能说话,
风烟历尽可寻根。
刘庆庆题
在阳城县有一座豪宅,名曰张家院,其宅门上悬挂着一方木匾额,上面居中楷书大字是“皇明戚里 国宾”。上款小字是“□王府奉国将军眷生聪涑为□□题。万历五年仪宾”。明万历五年是公元1577年,距今已经444年了。木易摧,历经4百多年天灾的风霜雨雪以及人为的兵燹动乱,该木匾能完整保存下来,实属不易。
在晋城出现皇亲国戚,并不稀罕,其中明皇室一脉就曾在这里延绵了数百年。晋城明皇室来源可上溯到明朝初期的“宗藩”制度。明太祖朱元璋从洪武三年(1370)开始,先后把24个皇子和1个皇孙分封到全国各战略要地,实施封王建藩的政治制度,旨在确保大明王朝江山永固。朱元璋初封只有王爵,后来他又亲自立下《皇明祖训》,具体划分了宗室的爵位:皇帝的嫡长子为皇太子,次嫡子和庶子封为亲王。亲王的嫡长子、嫡长孙、嫡长曾孙……袭封亲王;皇太子和亲王的次嫡子和庶子皆封郡王,郡王的嫡长子、嫡长孙、嫡长曾孙……袭封郡王;而郡王次嫡子和庶子也都授封,子授镇国将军,孙授辅国将军,曾孙授奉国将军,玄孙授镇国中尉,五世授辅国中尉,六世孙以下世授奉国中尉。晋城古代称泽州,所谓泽州宣宁王和濕川王,是明代王朱桂的第七子和第十子,他们于天顺年间(1457—1464年),先后由大同迁来泽州,在泽州子孙世袭,直至明亡。
明朝朱元璋把自己的儿子分封到全国各地的“宗藩”制度,也俗称为“代藩”。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桂被封到山西大同,他的后代隰川王和宣宁王被封到晋城范围内定居下来。晋城曾多次发现隰川王的家族墓地出土大量珍贵文物,包括数量众多的墓志铭。2006年6月,城区西上庄中学教师程耀中出版《晋城出土明皇室墓志铭》一书,收集有墓志铭及相关文献50篇,拓片40幅。较为详细记载了在晋城明皇室宗族成员的代系、生平、事迹等。他们的家族便被称为晋城的皇亲国戚。
代藩活动也曾在阳城润城出现过,我们看到的匾额“皇明戚里,国宾。□王府奉国将军眷生聪涑为□□题。万历五年仪宾”,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奉国将军是明朝皇族的爵位之一,位于辅国将军之下,镇国中尉之上,是郡王的曾孙。“仪宾”是明代对宗室亲王、郡王之婿,孙女婿,曾孙女婿,玄孙女婿的统称。
女婿或者说结亲,是封建时代帝王用来笼络重要政治、军事家族的手段。而仪宾参政,就会出现某家族逐渐坐大,最后危及皇权的事情。当初朱元璋就是当女婿才“逐渐”成为元末起义军首领,最后当皇帝。因此明朝非常忌讳仪宾参政。
这个院落为张氏所居住,可见是张氏的先祖娶了一位明朝宗室的女儿,即一位代藩的女子为妻。代藩的字辈为:逊仕成聪俊,充廷鼐鼎彝,传贻连秀郁,炳耀壮洪基。由此推断,此匾额是郡王的曾孙聪涑为郡王之婿题的“国宾”匾。还有匾额中间的印章也可说明张氏曾为皇戚。
文物就是这样的神奇,一草一木,都蕴含着生命的元气;一笔一划,都彰显着历史的脉络。当我们走近它们就会重复久远的岁月,触摸亲近的音容笑貌。这不是遐想,而是历历在目的真实。
这正是:
草深宅老字悬门,
国世家宾一脉存。
落笔千年能说话,
风烟历尽可寻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