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发条青蛙:二战苏联的步行移动碉堡计划
本文由公众号“尼伯龙根工厂”授权发布
移动碉堡概念的产生要远早于坦克,早在19世纪下半叶,普鲁士工兵将领马克西米连·舒曼(Maximilian Schumann)就已经发明出了一种名为“移动装甲炮台(Fahrbare Panzerlafette)”的武器。此物是一个带有旋转炮塔的装甲箱体,炮塔装有一门速射炮,整套装置可以用马匹牵引的轮架承载,运到需要加强火力的防线重点区域,摆进预设阵地或埋进地里进行战斗。一战期间,移动装甲炮台大获成功,直到二战末期,德军仍在使用与之类似,但结构更为简单的装甲机枪巢。
一战时期的舒曼-格鲁森移动装甲炮台,这是装备3.7cm速射炮的型号。
布置在永备工事中的移动装甲炮台,它是保加利亚陆军的装备。
二战时期的德军装甲机枪巢,装甲非常厚重,取消了旋转炮塔,射界为60°。
无论形式怎么变化,作为一种防御设施,这类武器的设计思路始终如一:首先保证防护力;其次具备有限的机动性。不过,如何平衡防护和机动性是个永恒的难题。相较一战,二战时期的反坦克武器威力和火力密度呈几何倍数增长,移动装甲炮台已经越来越无法适应战场环境——如果装甲太薄就很容易被击毁,但装甲太厚又会导致移动困难。
二战初期,苏军列宁格勒方面军和卡累利阿方面军曾经在前线部署过一些移动火力点,但其中多数都只安装了机枪或反坦克枪。火力更强的型号并不是没有开发出来,当时苏军已经意识到这种武器已经没有什么前途,所以就没有进行进一步的生产与发展。
列宁格勒方面军制作的移动碉堡,安装了T-26坦克炮塔。
那么,自带动力的移动碉堡又会如何呢——要求不用高,能慢慢挪动出个十几米上百米也比这些“不动如山”的家伙强。事实上,英国的马蒂尔达MK.I步兵坦克就有点这个意思,它的机动性能极为低下,只装机枪,装甲可以顶住已知所有反坦克武器的攻击。不过,不讲武德的德国人却在1940年的阿拉斯战役中把8.8cm高炮和10.5cm野战炮推上前线,用直瞄射击的方式摧毁了不少步兵坦克,所以,自带动力的移动碉堡也没什么作战潜力可言。饶是如此,红军装甲与机械化部队总局(GABTU)在二战期间还是收到了许多不靠谱的移动碉堡设计,和本号之前介绍过的球形战车一样,其中很多设计都出自疯癫痴傻的“民科”之手,但也有一些是专业机构的手笔,本文介绍的这个长得像发条青蛙的家伙就是其中之一。
被德军摧毁的玛蒂尔达I步兵坦克,该车的唯一武器是一挺机枪,乘员也只有两名,其设计指导思想仍然停留在一战时期。
1942年,位于苏联车里雅宾斯克州的马格尼托哥尔斯克(Magnitogorsk)金属冶炼厂的工程师阿列先科(N. Alekseenko)、设计师潘纳萨维亚(Panasavea)以及该厂军工部门负责人一等军事工程师埃弗列莫夫(V. Efremov),连同1941年时疏散到该厂的列宁格勒军区高级坦克指挥教学人员一起开始研究移动碉堡。他们设想中的移动碉堡重达45吨,正面装甲厚度200mm,侧后120mm,正面还带有倾角,可以顶住所有德军拖曳式反坦克炮的直射攻击。该碉堡的设计吸取了一些KV重型坦克的设计经验,计划安装一门76.2mm加农炮(可能是L-17工事炮)一挺DT同轴机枪布置在火炮右侧,此外在正面装甲的左右斜面上还各布置了一挺DT机枪。该碉堡的火炮弹药基数在70-100发之间,机枪弹药基数5000发,操作人员从碉堡顶部的舱门进出。
步行移动碉堡的设计草图。
步行移动碉堡外观想象图。
76.2mm L-17工事炮,它是T-34和KV坦克早期配装L-11坦克炮的近亲,弹道特征类似。
移动碉堡对机动性的要求不强,所以它的动力装置非常可笑,这45吨的大家伙只装了一台70马力的GAZ-202汽油机,它是著名的克莱斯勒道奇D-5平头直6汽车发动机的仿品,汽车用型号称为GAZ-11,坦克型号GAZ-202,结构几乎没什么区别。GAZ-202是苏联最常用的轻型坦克发动机,它并不是专门设计的坦克发动机,存在很多问题,唯一的优点是便宜且产量充足。
GAZ-11发动机。
阿列先科等人创造性地把类似于步进式矿山挖掘机的行走机构应用到移动碉堡上,左右各有一只厚重的步足。在移动时,步足由取自YaG-6卡车的驱动轴带动,以类似于青蛙的姿态向前缓慢爬行,步足和腹部交替着地。移动碉堡的行走速度只有2km/h,但设计团队认为此物不需要长距离移动,这种速度已经够用。
步行移动碉堡行走演示图。
步进式行走装置常见于重型矿山挖掘机,这种行走装置移动速度极为缓慢,但承载能力比履带更高。移动碉堡采取这种行走装置的初衷应该是提高防御力,减少易损的滚动部件。
步行移动碉堡腹部装有可以旋转的圆形基座,在作战时,基座搁坐在地面上,步足抬起,离开地面,行走时的转向也用基座完成。按照设计团队的设想,只需几个步行移动碉堡就可以轻易挡住敌人的进攻,它们的火力强大,装甲厚实,“股关节”位置很低,且有步足保护,并不外露,不容易丧失行动能力。一旦出现故障,或者行走装置被卡住了,那么其余的步行移动碉堡会用火力掩护出现问题的那个。弹药基数较少算得上比较突出的问题,但体积类似的常规碉堡备弹也多不到哪儿去。
1942年5月,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金属冶炼厂将设计方案提交红军装甲与机械化部队总局,但由于收件地址写错,后者直到7月才收到邮件。红军装甲与机械化部队总局的专家认为,这压根就不是一个靠谱的设计,和不能动几乎没有区别。它无法靠自身动力移动到前线,调动时还是要用拖拉机来拖,当时苏联的拖拉机数量捉襟见肘,不能浪费宝贵的运力来陪这些人来胡闹。红军装甲与机械化部队总局是坦克的主管部门,管不到碉堡,所以他们看不上这个设计方案完全在意料之中。
唯一对步行移动碉堡表示赞许的是主管冶金的人民委员伊万·特沃斯彦(I.F.Tevosyan),他并不反对投产这种怪物。存档资料显示,还存在一种全周装甲180mm的方案。如同二战期间其他荒诞不经的方案一样,这只“巨型发条青蛙”就这样被埋没在红军装甲与机械化部队总局的故纸堆中,直到近年才重见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