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治疗痤疮经验
昨天讲了一下半夏泻心汤,那么今天来讲一下临床上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痤疮的经验。
先来看一下痤疮的定义,中医上称为粉刺,是指一种以脸部、胸、背等处生丘疹,可挤出白色碎米样粉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皮肤病。
目前西医认为痤疮的发病原因主要有雄性激素水平过高、皮脂腺分泌功能过于旺盛、毛囊导管角化过度以及局部的细菌感染等。
那么个人在临床上发现痤疮的病因病机主要是乎湿热与湿热致瘀两方面。
首先来说,湿热内蕴是痤疮发生的根本因素。湿主要分为内湿与外湿,内湿主要是因为脾虚导致的运化水液失常引起,或者是饮食不节制,高热量高脂肪食物过多,辛辣刺激,导致水湿内生,湿郁化热成湿毒和热毒;
或者工作学习过于紧张,情志失调,气郁化火,火热与湿相合、日久蕴结成毒、郁于脸上和胸背上,发为痤疮。
外湿则主要因为长期在比较潮湿的地方生活,住处潮湿或者冒雨涉水,导致湿邪侵入体内,聚集而成为痤疮。
具体来讲呢,又可以分为肺胃湿热证、肠道湿热及脾虚湿热。
肺主表,外合皮毛,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输布、运行和排泄有疏通和调节的作用,与痤疮的发生关系紧密。
肺在上焦,为娇脏,五脏感受外邪首当其冲的就是肺脏,风寒湿热之邪外客于肺,都拥堵在肌表,阳气运行不畅,郁而发为痤疮,外感邪气,阳气被郁是发病的病机关键。
这种痤疮颜色比较鲜红,会伴有痒痛感,舌质红,苔薄黄。
肺与大肠相表里,肌表与大肠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饮食不节导致胃肠道功能失调,腑气不通,宿便和各种毒素都堆积在大肠里,郁而化热。
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都上行于面部,胃肠积热或湿热内蕴沿着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上行于面部,聚于毛孔则容易生痤疮。肺胃热加肠道湿热,两热相加,致使病情加重。
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湿及水谷两方面。脾的运化功能正常被称为“脾气健运”,只有脾气健运,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脾主升清,脾气将精微物质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成气血,濡养全身。如果脾气虚,导致脾失健运,水湿失于运化,湿郁而化热,壅滞气机,则使清气不升,面部肌肤失于气血濡养,毛囊失于宣泄,则发为痤疮。
另一点来说,脾喜燥恶湿,脾失健运则痰湿内生,凝滞在皮肤,脸上的各种血管比较多,肌肤薄弱,各种痰湿凝滞于面部则发为痤疮。《素问·至真大要论》里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这也就是脾虚生湿的发病机理。
朱丹溪提出“血受湿热,久必凝浊”,是热性病湿热致瘀的理论基础。湿热为患的病证在病理发展过程中大多都会出现瘀血证候,因此有“湿瘀相关说”。
湿阻气机,会导致气机失常,气滞影响血液运行,则导致血瘀,瘀血阻络,则无以荣养肌肤,则发为痤疮。
咱们讲明白了,痤疮的病机主要是在于“湿”与“瘀” 两个方面,两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所以在治疗方面要以清热祛湿及活血化瘀为主。
那么怎么使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痤疮呢,咱们再来看一下这个方子的组成。这个方子的组成:法半夏、黄连、黄芩、甘草、干姜、人参、大枣。这七味药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苦温药,清半夏与干姜;二是苦寒药,黄连与黄芩;三是甘温药,人参、大枣与炙甘草。第一类与第二类治病祛邪,第三类扶正补虚。
法半夏辛温,主要作用为燥湿。湿去,热邪则散去,湿邪从二便排出需要降气,而半夏为降气的主要药物。解决湿热郁结的方法是以祛湿为主,清热为辅。干姜属辛温药物,可以温化湿气,同时避免黄芩黄连寒凉太过损伤脾胃。
湿属阴邪,温化是解决湿邪的最佳方法。要解决闭塞的病态,就要有辛味药,半夏、干姜均属辛味药,走而不守,“辛以散结”,有利于消散内郁的湿浊。黄芩、黄连清热燥湿,凡湿热为患者皆可用之。人参、大枣、炙甘草三味药,一是补益脾胃之气,气足有利于湿气的消散;二是利于清气上升,清气上升才会利于浊气下降。调畅气机,促进脾之运化。
在实际临床上,个人习惯用丹参代替人参,丹参有凉血消痈,祛瘀止痛的作用。
如果是痤疮偏湿热,临床上以舌苔黄、口苦、反酸为主要临床特征,这种类型的痤疮,要重要黄芩和黄连和甘草,同时可以加蒲公英和连翘。
如果偏于痤疮寒湿。临床上以舌苔白、怕凉、腹痛、大便溏稀为主要临床特征,要减黄芩、黄连用量,或黄芩、黄连只用一味或者是加重干姜用量。
还有一种常见的是胃热脾寒痤疮。患者既有苔黄、口苦、胃口好、反酸的胃热证,又有腹痛、下利、吃点生冷的就腹泻的脾寒证。这种复杂的病机,就要具体根据胃热与脾寒的偏轻偏重,灵活加减半夏泻心汤中的寒药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