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当时对外的正式称谓是什么?中华?中国?还是大清帝国?

导语:清朝当时对外的正式称谓是什么?中华?中国?还是大清帝国?

清朝是中华民族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虽然满清入关的时候,民族之间的分歧还是非常之大,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民族慢慢的融合,最终演变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不过在早期的清朝,对外并没有一个具体的称谓,只有一个“大清”作为国号,这个称谓延续了中华王朝的传统,从古至基本上在神州这片土地上,都是这样称呼的。

但是在清王朝的后期,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清政府被迫的要和国外进行交流,而且随着列强入侵步伐的加快,清朝与外界的交流愈发频繁,一个正式的名字显得是尤为重要。

我们通过清朝签订的几个条约来看看清朝当时对外的称谓,到底是什么。

《尼布楚条约》

首先是清政府对外签署的第一个条约:《尼布楚条约》

这个条约是清朝和俄国签订的一个平等条约,也是中国历史上首个与西方国家结缔的国际条约。《尼布楚条约》双方都很遵守。

这份条约的主要内容是确定两国之间的边界,限制了俄国向东扩张的步伐,也勾勒出了中华民族领土的大致轮廓。

在这份条约上,大清俄国的称谓并没有做到统一:大清国遣大臣与俄罗斯国议定边界之碑……凡山南一带,流入黑龙江之溪河,尽属中国……

首先称自己为大清国,然后内容之中称自己的领土为中国,这时候民族融合的趋势已经看出来,而大清也很清楚自己的王朝虽然是由满族人统治,但是主体大部分还是汉人。

而在俄国方面,对大清的称谓则是以中国为主,他们认为大清和中国之间都是等同的关系。

《南京条约》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又被称为《万年合约》等等

在这个充满屈辱的条约中,清朝开始走向了下坡路,西方列强已经开始蚕食神州这片土地。

在这个条约中,大清对外的称呼仍然没有统一口径,大清国和中国两个都是同时出现的,对英国的称呼则是大英国。

在当时,大清国和中国基本上都是划等号的。

《望厦条约》

这是清朝和美国在澳门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也是清政府和美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又被称为《中美五口通商章程》

在这份条约中,出现了一个新的词汇:中华

但是并没有通篇都使用中华这两个字,并且还出现了大清,中国大清国等字眼,清朝的称谓的队伍又壮大了不少,不过清朝的国力却没有和这个一样一起壮大。

在后续的条约中,清朝的名字又多了一个“大清帝国”的名字。

【结语】

纵观如此之多的条约,我们可以发现清朝的称谓虽然没有固定,都是在混用,但是没有缺少“中华”或者“中国”等字眼,这说明大清的观念正在转变,汉人在清朝的地位正在慢慢的提高。

在国际上,这样的改变也得到了认可,甚至在清朝的后期的时候,西方对清朝的称呼已经和现在没有区别了,都是称之为:China。

虽然这些称呼在那些西方列强看来并没有什么实质的改变,因为不管名字怎么变,都不会影响他们从中获取好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