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这首诗,写绝了李白的轻狂,还让一个成语从此热门

唐朝之所以让人怀念,不光是因为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四方来朝的高光时刻,更因为那一首首动人的唐诗,永远在后人的内心中荡起涟漪。李白和杜甫,又是唐朝诗人的双子星,他们的存在,是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

更让人感怀的是,这两位顶尖诗人,生前还是好友。李白成名很早,名满天下,走到哪里都是万众瞩目的焦点。杜甫一生不得志,在当时只是名气不大的普通诗人,元稹、白居易发现了他的价值,才使得他能与李白并驾齐驱。但是,这并未影响二人的友谊,他们相知相识,还共游齐梁,留下过许多佳话。

杜甫每每回忆李白,满满都是小迷弟对偶像的崇拜。他赞美李白的才华:“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他思念与李白交往的生活:“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他也刻画了李白的形象:“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从杜甫的诗中,我们才领略的诗仙的狂傲,而这首七绝《赠李白》应该是写得最精彩的: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这首诗是赠别诗,开篇第一句,就写出了两位伟大诗人并不顺遂的现状。李白被唐玄宗赠金放还,断绝了官场之路,再也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杜甫更是没有门路进入仕途,对于前程一片迷茫。就是在这个时刻,他们相遇于山东,结伴同游之后,两人在鲁郡分别。如同酒醉醒来一般,生活还得继续,杜甫感叹他们将如同飞蓬一样,四处飘荡,不知道何方是归宿。

第二句“未就丹砂愧葛洪”说的是两人结伴,本来是为了寻仙访道的,却最终一无所获,这样对不起西晋炼丹大家葛洪,实际上表达了并未成功的遗憾。这一句,看似漫不经心,其实大有深意,它还将与后面的诗句遥相呼应。

第三句和第四句,都是刻画了李白的形象。他放荡不羁,豪放洒脱,终日痛饮狂歌,忘却不愉快的遭遇。看起来,这就是诗仙酒仙本来的模样,但杜甫却委婉地用“空度日”与“为谁雄”进行规劝。

很明显,杜甫认为李白虽然身处逆境,他绝不应该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白白浪费自己的才华,这不应该是诗仙的全部生活。那么,他应该如何呢?杜甫的建议,其实就是在第二句中。他认为李白就应该过着隐居的生活,像陶渊明那样,像葛洪一样。

其实,这是与两人的人生观密切相关的。唐朝当时的思想无非是儒家、道家和佛家,李杜二人都受到了影响。但是,总的来说,李白更偏向于道家,他倾向于无为,而杜甫则是儒生,他对自己偶像的建议,实际上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看上去,这和道家清静无为的做法很相似,但实际上却有很大的区别。道家不问环境变化,专门只强调内心。儒家则讲究因势利导,不利于自己的时候,隐居避祸,但并不是消极逃避,而是积极等待机会。一旦时机成熟,还是时刻要一飞冲天,实现平生抱负的。

这个建议,李白听没听得进去,我们不知道。但是,这首诗却让一个成语意外走红。它就是“飞扬跋扈”,并不是杜甫创造的,首次出现在《北史》:“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

在这里,他说的是侯景的鹰扬与嚣张,与现代的用法很类似。但是,杜甫在此处,说的是李白的不守常规,狂放不羁,是中性词甚至带有褒义。这个成语由此走红,直到现在还非常热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