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无痕
雪落无痕
文/橙子
在寒冬里,每天要按时出门,因此特别关注天气预报。近段日子的最低气温总是在零度以下一两度,对于川北丘陵地区来说,这样的气温不常见,很有可能要下一场雪了。
于是,一边穿着厚厚的衣服步履艰难一边期待雪花飞舞的情景。
霜倒是打了很多天了,白茫茫的覆盖了草地、河滩、田野、菜园、青瓦屋顶……远看也有点像下了一场雪。但是,它是僵硬的,没有演绎雪花飞舞的过程,总觉得还是下一场雪最让人期待。看了几天的白霜,人的身体也已经习惯了寒冷的冬天,比起刚进入三九天的时候,感觉情绪已经稳定,对冷的感觉已经适应,不再在出门的时候,想退缩回门内。
但是好几次睡眼惺忪,听见闹铃也是忽略,一翻身又睡着了,舍不得掀开暖和的棉被,只想与温暖的被窝抵死缠绵。于是到了周末,就要在被窝里赖着,其实早就醒了,就是不愿意起床,非得从早上五点躺到上午十点,仿佛一种弥补心理,把周一到周五早起的时间补回来。
就在这样与严寒作斗争的严峻时刻,一场雪无声无息地来了。清晨醒来睁开眼睛,感觉外面比平时亮一些,冒着寒冷掀开窗帘看看,在下雨,地面是湿漉漉的,雨应该下得很小,空中看不到雨点,只是窗前的桂花树叶子闪着冰冷的寒光。
此时气温是零下一度,外面的雨点应该是雨夹雪。我知道,我又错过了一场雪,山区一定下雪了。可是上班时间迫在眉睫,来不及看网络上关于雪景的报道、朋友圈关于雪景的推送,赶紧给同事打电话,让她等我一会儿,我可能赶不上她出发的车了。
以至于晚上回来,冬瓜问我早晨出门看到下雪没有,我说,天灰蒙蒙的,又下着雨,我也打着伞,没看到雪花飘。他说他在他的学校看到了雪花飘,不过没有积雪。他说下点雪好,下点雪,人冷得特别精神抖擞。大概是周围的人都在谈论这一场雪吧,2021年元月七号,下了点小雪,朋友圈都乱了:嘴馋的要吃火锅,炫富的要穿貂,臭美的要拍照,矫情的要写诗,单身的要找人散步,浪漫的要堆雪人,闲不住的要打雪仗,秀恩爱的要一起白了头……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下雪呢?
我猜,大概是看够了寒冬里枯燥乏味的日子,喜欢一种变化的世界吧?雪的晶莹洁白,覆盖萧瑟丑陋,让人觉得心灵也被洗涤吧?也许喜欢下雪是因为喜欢雪的纯净,下雪的天气,也会使空气得到净化,空中的漂浮物、颗粒物也会降落地面,纯净的空气让人呼吸更加舒畅。心情可能会变好一点,这大概也是因为空气更干净的原因吧。虽然要出门工作,但是一想到回家以后可以烤火,可以躲进被窝里开了电热毯大睡一觉,心里有满怀的希望。
我最喜欢童年时的下雪天,人还躺在被窝里,下了一夜的大雪,屋外的竹子被积雪压断,发出清脆的断裂声音,特别冷的感觉,特别提神,让人一下清醒过来。然后就是被大人格外呵护关注,穿得厚厚的,从头到脚保护得好好的,就可以走出去踩雪了。如果积雪比较厚,发出嘎吱嘎吱响的声响,就更有意思了。走几步,就是为了去邻居门外叫小朋友起来看雪,在雪地里一点儿也不觉得冷。
喜欢顶着雪走在雪地里,听脚踩雪地发出的咯吱咯吱声;喜欢雪落在脸上凉凉的感觉,然后小脸蛋冻得通红,像个可爱的红苹果;喜欢雪搭在睫毛上,看出去这个世界有一种朦胧的美丽;喜欢雪给树木穿上洁白衣裳;喜欢雪给房屋戴上莹白草帽;喜欢听到小孩子在雪地里奔跑、摔跤、堆雪人、打雪仗的嬉闹声……
喜欢下雪天,童年时似乎有很多理由,现在呢又似乎没有原因。看到了雪的白,是一种空白。白,就仿佛不再是色彩,不再是实体的存在。白,变成一种心境,一种看尽繁华之后生命终极的领悟。 唐人张若虚,看江水,看月光,看空中飞霜飘落,看沙渚上的鸥鸟,看到最后,都只是白,都只是空白。他说:“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白,是看不见的,只能是一种领悟。当严冬里期盼下雪,可能只是一种心灵对空白的领悟吧。
下雪很冷,下雪很静。的确是啊,冷把人逼进屋子里,世界仿佛一下子安静下来。就是有一点惊喜的声音也被冻住了,传递不远。就像遇到让人着急的事情,总是有人劝说,冷静冷静!冷静就是别让血液沸腾,一沸腾就冲动,一冲动,就恶魔附身了。而雪会让恶魔远离。
在朋友圈看雪,在新闻里看雪。竭力用眼睛搜寻那雪的身影, 那淘气的雪呢,它在山巅、在叶尖、在平地、在河谷……在不经意间匆匆而来,又在人们啧啧的惊叹声中悄然离去。雪落无痕,怅然若失,仿佛南柯一梦。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