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过来,创意作文再次来袭!
深夜来访者
文/刘心池
夜已深,伴着小雨坐在桌前,写着周末的作业,房间里寂静得只剩下钟声与雨水拍打玻璃的啪哒声。写着写着,咦?笔不动了,我用尽全力怎么拽也拽不过来。一抬头,竟发现是一棵细长细长的近乎枯萎的铜钱草缠住了我的笔!(先是“笔不动了”,接着是“拽不过来”,还被铜钱草“缠住了”;读到这里,读者不禁会问到底发生了什么呢?令人欲罢不能。)
惊得我的下巴都要掉下来了,刚准备喊:妈妈快过来看啊!却硬生生地又把这话咽了下去,因为接下来的事,更让我目瞪口呆:一个拇指大小的小绿人,从圆叶中蹦了出来!我放下笔,饶有兴趣地盯着它。它全身绿色,绿得近乎透明,头上还顶着一个片半枯萎的“铜钱草”叶,就像戴了顶破草帽似的,看着与鲜嫩嫩的身体极不般配。(“下巴要掉下来”、“目瞪口呆”写出了“我”看到眼前情景后的惊讶神态,接下来的具体奇特情形的描述,更增强了文章的神奇色彩,也进一步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你是谁?从哪里来?”我好奇地问。“小绿人”像个悠悠球一样顺着细长的草茎滑下来,坐在我的橡皮上,用细小但又铿锵的声音说道:“我是叶绿家族的点点,族长派我来代表整个叶绿家族向你提出抗议!”“咯咯咯……”我忍不住笑了起来,任凭是谁,当面前突然出现一个只有拇指大小的绿人斩钉截铁地向你提出抗议,都不免也会觉得滑稽可笑的吧!“那你说说看,我做了什么事儿让你们家族这么义愤填膺?”“你还记得你书架旁的小铜钱草吗?”点点双手叉腰,义正言辞地质问我。(点点“斩钉截铁”的“抗议”使得文章再次产生悬念——“抗议”的原因是什么呢,而“我忍不住笑”则写出了“我”对“抗议”的一种莫名其妙、不以为然的态度。)
“记——记得呀!”一时紧张,就连说话也口吃了,我的大脑在飞速转动:为了装扮我的书架,也为了在读书写作闲暇之余放松一下,缓解眼睛疲劳,我特意把阳台上的铜钱草搬到书架上。妈妈当时就提醒我,铜钱草喜阴喜水,但盆中不能积水,每周浇透一次。现在想来,我已经不记得上次是什么时候浇过水了。(这段插叙交代了之前妈妈的叮咛,也解开了上一段读者心中产生的悬念。)
抬眼一看,花盆里最边上一圈枯萎的铜钱草耷拉着脑袋,哪儿还有一点水分的滋润!勉强挺直“腰杆”的几株“铜钱”的边缘也蜷曲着,跟点点头顶上的破草帽一样的……真愧疚!点点接着说:“铜钱草最受不了饥一顿饱一顿,这一次我们已经渴了二十天了,可是上一次浇水的时候,你咕咚咕咚往盆里倒了两矿泉水瓶水,如果再不提出抗议,恐怕这铜钱草迟早会被你养死!最遭殃的就是我们这些居住在里面的小精灵啦!哇——”可怜的点点再也忍不住,哇哇大哭起来!可是眼眶里却没有一滴泪。点点边哭边说:“我多伤心呀,可是我渴得连一滴眼泪都流不出来啦!哇哇……”(“耷拉”、“蜷曲”等词语真实呈现了口渴的铜钱草的可怜模样,而点点的哭诉则更突出了铜钱草的悲惨遭遇,令人心生怜悯之情。)
我惭愧至极,手足无措,怎么办?怎么办?我连声说“对不起,对不起!点点,别哭了!是我不好,我竟如此粗心大意!我光想着享受绿植,却不用心养护你们。小精灵,谢谢你的提醒!以后我会像妈妈那样,根据不同植物的习性,科学浇水,认真养护,放心吧,叶绿家族在我们家一定会更加兴旺!”(“手足无措”表现了“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深感不安的心理状态;“连声说”的话语则表现了“我”对点点及其家族的深刻、诚挚的歉意。)
哎,点点呢?“点点?点点……”点点不见了,我急切地喊他,一不小心碰掉了书桌旁的笔袋,猛的睁眼,呼,原来是一场梦啊!抬眼一看,铜钱草无力地耷拉着脑袋,还等什么,赶紧浇水去啊!
(该文已刊发于《先锋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