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纪(秋)二十

周赧王十五年、秦昭襄王七年、鲁湣公三年【公元前300年】

日有食之,既。【史记.六国年表】

秦昭襄王封其子绾为蜀侯。【华阳国志.蜀志】

拔新城。【史记.秦本纪】

秦复攻楚,大破楚,楚军死者二万,杀楚将军景缺。【史记.楚世家】

秦庶长奂伐楚,斩首两万。【史记.秦本纪】

秦取楚襄城,杀景缺。【史记.六国年表】

齐、秦约攻楚,楚令景翠以六城赂齐,太子为质。昭雎谓景翠曰:“秦恐,且因景鲤、苏厉而效地于楚。公出地以取齐,鲤与厉且以收地取秦,公事必败。公不如令王重赂景鲤、苏厉使入秦,秦恐,必不求地而合于楚。若齐不求,是公与约也。”【战国策.楚策二】

楚怀王恐,乃使太子为质於齐以求平。【史记.楚世家】

术视伐楚,楚令昭鼠以十万军汉中。昭雎胜秦于重丘,苏厉谓宛公昭鼠曰:“王欲昭雎之乘秦也,必分公之兵以益之。秦知公兵之分也,必出汉中。请为公令辛戎谓王曰'秦兵且出汉中’。则公之兵全矣。”【战国策.楚策二】

七年,新城陷。【秦简编年记】

樗里子卒,葬于渭南章台之东。曰:“后百岁,是当有天子之宫夹我墓。”樗里子疾室在於昭王庙西渭南阴乡樗里,故俗谓之樗里子。【史记.秦本纪】、【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史记.穰侯列传】

秦昭王闻孟尝君之贤,使泾阳君为质于齐以请。【史记.秦本纪】、【史记.穰侯列传】、【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史记.六国年表】

孟尝君将入秦,止者千数,而弗听。苏秦欲止之,孟尝曰:“人事者吾已尽知之矣;吾所未闻者,独鬼事耳。”苏秦曰:“臣之来也,固不敢言人事也,固且以鬼事见君。”孟尝君见之。谓孟尝君曰:“今者臣来,过于淄上,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桃梗谓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挺子以为人,至岁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则汝残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土则复西岸耳。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今秦四塞之国,譬若虎口,而君入之,则臣不知君所出矣。”孟尝君乃止。【战国策.齐策三】、【史记.孟尝君列传】、【说苑.正谏】

齐湣王惑于秦、楚之毁,以为孟尝君名高其主而擅齐国之权,遂废孟尝君。诸客见孟尝君废,皆去。冯驩曰:“借臣车一乘,可以入秦者,必令君重于国而奉邑益广,可乎?”孟尝君乃约车币而遣之。冯驩乃西说秦王曰:“天下之游士冯轼结靷西入秦者,无不欲强秦而弱齐;冯轼结靷东入齐者,无不欲强齐而弱秦。此雄雌之国也,势不两立为雄,雄者得天下矣。”秦王跽而问之曰:“何以使秦无为雌而可?”冯驩曰:“王亦知齐之废孟尝君乎?”秦王曰:“闻之。”冯驩曰:“使齐重于天下者,孟尝君也。今齐王以毁废之,其心怨,必背齐;背齐入秦,则齐国之情,人事之诚,尽委之秦,齐地可得也,岂直为雄也!君急使使载币阴迎孟尝君,不可失时也。如有齐觉悟,复用孟尝君,则雌雄之所在未可知也。”秦王大悦,乃遣车十乘黄金百镒以迎孟尝君。

冯驩辞以先行,至齐,说齐王曰:“天下之游士冯轼结靷东入齐者,无不欲强齐而弱秦者;冯轼结靷西入秦者,无不欲强秦而弱齐者。夫秦齐雄雌之国,秦强则齐弱矣,此势不两雄。今臣窃闻秦遣使车十乘载黄金百镒以迎孟尝君。孟尝君不西则已,西入相秦则天下归之,秦为雄而齐为雌,雌则临淄、即墨危矣。王何不先秦使之未到,复孟尝君,而益与之邑以谢之?孟尝君必喜而受之。秦虽强国,岂可以请人相而迎之哉!折秦之谋,而绝其霸强之略。”齐王曰:“善。”乃使人至境候秦使。秦使车适入齐境,使还驰告之,王召孟尝君而复其相位,而与其故邑之地,又益以千户。秦之使者闻孟尝君复相齐,还车而去矣。

自齐湣王毁废孟尝君,诸客皆去。后召而复之,冯驩迎之。未到,孟尝君太息叹曰:“文常好客,遇客无所敢失,食客三千有余人,先生所知也。客见文一日废,皆背文而去,莫顾文者。今赖先生得复其位,客亦有何面目复见文乎?如复见文者,必唾其面而大辱之。”冯驩结辔下拜。孟尝君下车接之,曰:“先生为客谢乎?”冯驩曰:“非为客谢也,为君之言失。夫物有必至,事有固然,君知之乎?”孟尝君曰:“愚不知所谓也。”曰:“生者必有死,物之必至也;富贵多士,贫贱寡友,事之固然也。君独不见夫朝趣市朝者乎?明旦,侧肩争门而入;日暮之后,过市朝者掉臂而不顾。非好朝而恶暮,所期物忘其中。今君失位,宾客皆去,不足以怨士而徒绝宾客之路。愿君遇客如故。”孟尝君再拜曰:“敬从命矣。闻先生之言,敢不奉教焉。”【战国策.齐策四】、【史记.孟尝君列传】

张禄掌门,见孟尝君曰:“衣新而不旧,仓庾盈而不虚,为之有道,君亦知之乎?”孟尝君曰:“衣新而不旧,则是修也。仓庾盈而不虚,则是富也。为之奈何?其说可得闻乎?”张禄曰:“愿君贵则举贤,富则振贫,若是则衣新而不旧,仓庾盈而不虚矣。”孟尝君以其言为然,说其意,辩其辞,明日使人奉黄金百斤,文织百纯,进之张先生。先生辞而不受。

后先生复见孟尝君。孟尝君曰:“前先生幸教文曰:'衣新而不旧,仓庾盈而不虚,为之有说,汝亦知之乎?’文窃说教,故使人奉黄金百斤,文织百纯,进之先生,以补门内之不赡者,先生曷为辞而不受乎?”张禄曰:“君将掘君之偶钱,发君之庾粟以补士,则衣弊履穿而不赡耳。何暇衣新而不旧,仓瘐盈而不虚乎?”孟尝君曰:“然则为之奈何?”张禄曰:“夫秦者四塞之国也。游宦者不得入焉。愿君为吾为丈尺之书,寄我与秦王,我往而遇乎,固君之入也。往而不遇乎,虽人求间谋,固不遇臣矣。”孟尝君曰:“敬闻命矣。”因为之书,寄之秦王,往而大遇。

谓秦王曰:“自禄之来入大王之境,田畴益辟,吏民益治,然而大王有一不得者,大王知之乎?”王曰:“不知。”曰:“夫山东有相,所谓孟尝君者,其人贤人,天下无急则已,有急则能收天下雄俊之士,与之合交连友者,疑独此耳。然则大王胡不为我友之乎?”秦王曰:“敬受命。”奉千金以遗孟尝君,孟尝君辍食察之而寤曰:“此张生之所谓衣新而不旧,仓庾盈而不虚者也。”【说苑.善说】

薛侯来魏,会襄王于釜丘。【古本竹书纪年】、【水经.济水注】

赵复攻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史记.赵世家】

赵破中山,其君亡。【史记.秦本纪】

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史记.匈奴列传】

赵武灵王既袭胡服,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山下有长城,长城之际,连山刺天,其山中断,两岸双闭,善能云举,望若阙焉。即状表目,故有高阙之名也。自闭北出荒中,阙口有城,跨山结局,谓之高阙戍。自古迄今,常置重捍,以防塞道。【水经.河水注三】

韩公叔有齐、魏,而太子有楚、秦,以争国。郑申为楚使于韩,矫以新城、阳人予太子。楚王怒,将罪之。对曰:“臣矫予之,以为国也。臣为太子得新城、阳人以与公叔争国而得之,齐、魏必伐韩,韩氏急,必悬命于楚,又何新城、阳人之敢求?太子不胜,然而不死,今倒冠而至,又安敢言地?”楚王曰:“善。”乃不罪也。【战国策.楚策一】

韩公叔与几瑟争国。郑强为楚王使于韩,矫以新城、阳人合世子,以与公叔争国。楚怒,将罪之。郑强曰:“臣之矫与之,以为国也。臣曰世子得新城、阳人,以与公叔争国而得全,魏必急韩氏;韩氏急,必县命于楚,又何新城、阳人敢索?若战而不胜,走而不死,今且以至,又安敢言地?”楚王曰:“善。”乃弗罪。【战国策.韩策二】

韩公叔与几瑟争国。中庶子强谓太子曰:“不若及齐师未入,急击公叔。”太子曰:“不可。战之于国中,必分。”对曰:“事不成,身必危,尚何足以图国之全为?”太子弗听,齐师果入,太子出走。【战国策.韩策二】

公叔相韩而有攻齐,公仲甚重于王,公叔恐王之相公仲也,使齐、韩约而攻魏。公叔因内齐军于郑,以劫其君,以固其位,而信两国之约。【韩非子.内储说下】

胡衍之出几瑟于楚也,教公仲:“谓魏王曰:'太子在楚,韩不敢离楚也。公何不试奉公子咎,而为之请太子?’因令人谓楚王曰:'韩立公子咎而弃几瑟,是王抱虚质也。王不如亟归几瑟,几瑟入,必以韩权报雠于魏而德王矣。”【战国策.韩策二】

冷向谓韩咎曰:“几瑟亡在楚,楚王欲复之甚,令楚兵十余万在方城之外。臣请令楚筑万家之都于雍氏之旁,韩必起兵以禁之,公必将矣。公因以楚、韩之兵奉几瑟而内之郑,几瑟得入而德公,必以韩、楚奉公矣。”【战国策.韩策二】、【史记.韩世家】

楚令景鲤入韩,韩且内伯婴于秦,景鲤患之。冷向谓伯婴曰:“太子入秦,秦必留太子而合楚,以复几瑟也,是太子反弃之。”【战国策.韩策二】

昭献在阳翟,周君将令相国往,相国将不欲。苏厉为之谓周君曰:“楚王与魏王遇也,主君令陈封之楚,令向公之魏。楚、韩之遇也,主君令许公之楚,令向公之韩。今昭献非人主也,而主君令相国往;若其王在阳翟,主君将令谁往?”周君曰:“善。”乃止其行。【战国策.东周策】

楚昭献相韩。秦且攻韩,韩废昭献。昭献令人谓公叔曰:“不如贵昭献以固楚,秦必曰楚、韩合矣。”【战国策.韩策一】

郑强载八百金入秦,请以伐韩。泠向谓郑强曰:“公以八百金请伐人之与国,秦必不听公。公不如令秦王疑公叔。”郑强曰:“何如?”曰:“公叔之攻楚也,以几瑟之存焉,故言先楚也。今已令楚王奉几瑟以车百乘居阳翟,令昭献转而与之处,旬有余彼已觉。而几瑟,公叔之雠也;而昭献,公叔之人也。秦王闻之,必疑公叔为楚也。”【战国策.韩策一】

公叔使冯君于秦,恐留,教阳向说秦王曰:“留冯君以善韩臣,非上知也。主君不如善冯君而资之以秦。冯君广王而不听公叔,以与太子争,则王泽布而害于韩矣。”【战国策.韩策二】

齐明谓公叔曰:“齐遂几瑟,楚善之。今楚欲善齐甚,公何不令齐王谓楚王:'王为我逐几瑟以穷之。’楚听,是齐、楚合而几瑟走也;楚王不听,是有阴于韩也。”【战国策.韩策二】

齐令周冣使郑,立韩扰而废公叔。周冣患之,曰:“公叔之与周君交也,令我使郑立韩扰而废公叔,语曰:'怒于室者色于市。’今公叔怨齐,无奈何也,必周君而深怨我矣。”史舍曰:“公行矣,请令公叔必重公。”

周冣行至郑,公叔大怒。史舍入见曰:“周冣固不欲来使,臣窃强之。周冣不欲来,以为公也;臣之强之也,亦以为公也。”公叔曰:“请闻其说。”对曰:“齐大夫诸子有犬,犬猛不可叱,叱之必噬人。客有请叱之者,疾视而徐叱之,犬不动;复叱之,犬遂无噬人之心。仅周冣固得事足下,而以不得已必故来使,彼将礼陈其辞而缓其言,郑王必以齐王为不急,必不许也。今周冣不来,他人必来。来使者无交于公,而欲德于韩扰,其使之必疾,言之必急,则郑王必许之矣。”公叔曰:“善。”遂重周冣。王果不许韩扰。【战国策.韩策二】

楚入雍氏,楚人败。【古本竹书纪年】、【史记.韩世家集解】

泰山伯,号梁父,传十五世孙梁父恪,至周赧王十五年辛酉,为秦泰山侯。【梁氏族谱】

约本年,赵人庞煖生。

七年,上郡守间之造,漆垣工师婴、工鬼薪带,高奴,平周,平周。【七年上郡守戈】

七年,丞相奂、殳造,咸阳工师豕、工游、公,沙羡。【七年丞相奂戈】

二十九年,秦攻吾,王以子横质于齐,又使景鲤、苏厉以求平。并令尹作弩五千,矢卌万与之,重丘左司工辰作四千又卅五。戊午,以重财于秦,其与金、与丝、与帛、与奴、与城。【楚二十九年弩机】

十四年,左使车、啬夫孙固、工昱。【中山十四年铜器】

(0)

相关推荐

  • 战国策

    内容提要 <战国策>者,战国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故名之,为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三十三篇,四百九十章.非一时一人之作,最初也没有统一的名字,"或曰国策,或曰国事,或曰短长,或 ...

  • 【文社会员风采 47】‖「廖 江」吟秋二十四首

    刊头题字:忘尘别舍 图文编辑:严 肃 收稿编辑:清 雪  忘尘别舍  长 江 本期责编:清  雪 秋 赵海洋 - 夜色钢琴曲 廖江,笔名碧海蓝天,号诗韵添香,河北省唐山市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52诗词 ...

  • 泪痕春雨漫评战国历史 (二十)秦孝公老爸归国

    秦孝公的老爸,本来是秦国的太子. 但是秦孝公的爷爷死时,秦孝公的老爸只有10岁:关键是,秦孝公的叔爷势力非常大,所以秦孝公的老爸,不但丧失了继承权,还需要逃到魏国进行政治避难. 秦孝公老爸10岁时,就 ...

  • 泪痕春雨漫评战国历史 (二十二)秦孝公变法 为什么要让商鞅主持

    说到商鞅主持变法,我们常常有一种错觉,那就是商鞅从政治.经济都最发达的魏国,到了政治.经济都相对落后的秦国. 然后,一通天花乱坠的海侃,就把22岁的秦孝公说得热血澎湃,就让他了当秦国的执政官. 接下来 ...

  • 泪痕春雨漫评战国历史 (二十四) 秦国突破地缘封印

    秦国的崛起,是众多可遇不可求的主客观因素,风云际会的结果. 只是秦国正好从商鞅变法这个时间节点,开始了长达100多年的不间断扩张,并且统一了天下. 在这种背景下,基于英雄史观的角度,我们很容易感觉,就 ...

  • 泪痕春雨漫评战国历史 (二十五)纵横家出现的历史背景

    法家在春秋后期出现,而且越来越辉煌. 纵横家则是在秦国称雄天下,才开始渐渐出现.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秦国称雄天下之前,为什么不会出现纵横家呢? 这显然是因为客观原因决定的. 春秋时代初期,因为交通媒介 ...

  • 泪痕春雨漫评战国历史 (二十六)秦国兼并蜀地

    魏国称霸天下,于是招来赵.齐.秦.楚四国联合围剿. 魏国的地缘实在太差劲了,东面齐国.西面秦国.南面楚国.北面赵国,可以同时从四个方向进攻它,关键是,这四个方向都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天险.所以很快被大家打 ...

  • 泪痕春雨漫评战国历史 (二十八)楚国的战略困境

    楚怀王时代的楚国,已进入了全盛时期. 楚怀王在位时,楚国的西部边界,已到深入四川境内:东部把吴越纳入自己的版图:关键是,北部触角已深入了河南省.山东省. 楚国俨然成为天下第一强国,自然会成为天下的公敌 ...

  • 泪痕春雨漫评战国历史 (二十九)楚国领衔的合纵破产

    当时的国际博弈,就好像现在一些影视作品中,经常会出现的场景一样. 在一些影视作品中,常常会出现类似的场景,因为各种强大的.神秘力量操纵,众多人会处于一个可怕的困境中,那就是搏杀开始了,最后只能有一个活 ...

  • 纲鉴易知录|汉纪(二十二)

    开元四千七百十八年 纲鉴易知录 汉纪 (距今时间:2226年 - 1995年) 汉纪(公元前206年-25年),讲述的是西汉时期的历史,这是继秦朝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堪称古代中国享誉国际的第一个高 ...

  • 纲鉴易知录|汉纪(二十)

    开元四千七百十八年 纲鉴易知录 汉纪 (距今时间:2226年 - 1995年) 汉纪(公元前206年-25年),讲述的是西汉时期的历史,这是继秦朝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堪称古代中国享誉国际的第一个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