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春华秋实报桑梓——“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筑强国家农业战略科技支撑
“‘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计划”)10年支持期内,我们已经有13名入选者当选两院院士,占新增选农业学部院士半数以上,占目前农业学部在职院士的25%。”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计划”实施以来一批入选者已经成为某些领域弯道或换道超车的世界科技前沿人才;“计划”紧贴产业需求,培育出一批科研水平高、协同攻关能力强、产业带动好的农业产业科技领军人才;“计划”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农业科研人才团队,稳步提升了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农业农村部组织专门力量,就农业科研杰出人才服务产业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建设等课题深入一线调研。图为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党委书记陈金发(左三)带队到广东省农科院考查。 《中国人才》记者 李向光摄
在云南怒江赵春江院士的智慧农业技术应用示范基地,峡谷深处的果园内几乎见不到劳作的人影,是水肥药一体化灌溉系统将果树所需的水、肥,精准送到每棵树下。示范区建设了天、空、地一体化精准农情检测系统,集成果树环境监测、无人机、地面气象监测、虫情监测等多种设备。
当地果农高兴地讲述,“过去我们种一棵果树三年才长一人高,有些四五年也不挂果。但是通过这套智慧农业设备的养护,树长得快了、壮了、好了,才一年半就已经挂果了。”
“果树环境监测站能够实时采集果树间空气温度湿度、土壤温度湿度、土壤电导率、光照强度等信息,指导生产,让果子更可口,产量更高。多旋翼植保无人机配备有精准变量施药控制器,能够实现精准施药,起到减少农药用量的目的。在智慧农业体系的帮助下,果树就是这样过上‘智慧生活’的。”赵春江院士是2011年“计划”首批入选者,于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他说,“智慧农业是按照工业发展理念,以信息和知识为生产要素,通过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装备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跨界融合,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信息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准投入和个性化服务的全新农业生产方式,是农业信息化发展从数字化到网络化再到智能化的高级阶段,是中国农业4.0的核心内容。”
作为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学科群牵头首席专家,赵春江紧紧围绕“信息化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国家重大需求,持续开展信息与农业深度融合的创新研究。围绕分散农户信息服务,牵头研制了小麦等作物栽培管理专家系统、农业专家系统二次开发工具PAID和“互联网+”农业信息服务云平台;围绕规模化农场精准农业,牵头研发了精准作业处方、农机北斗导航、肥/药变量实施控制技术;围绕设施温室智能控制管理,主持研制出温室测控物联网技术产品,实现广泛应用。他的成果在31个省市区及国外推广应用。
同赵春江一样被“计划”催生托举出的还有系统研发用于种猪生长、肉质及抗病性状选育改良分子育种专利技术的黄路生院士;构建农业害虫迁飞研究体系,建立害虫跨海、跨区域迁飞监测平台,有效支撑全国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控的吴孔明院士;带领团队开展花生栽培种及其二倍体祖先种基因测序育种技术研究,增加社会效益60多亿元的张新友院士;成功研发19种饲料用酶,酶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并向美国转让技术的姚斌院士……
“‘计划’对人才孵化作用逐年增强,他们已经成为我国动物育种、动物医学、作物育种、植物保护、智能信息等领域的战略科学家,成为引领这些领域科学发展方向,从跟跑、并跑到领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的‘中国造’。”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党委书记陈金发说。
首批国家农业科研杰出人才、中国水稻研究所稻种资源研究领域首席科学家钱前(右)2020年新晋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图为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唐华俊向其颁发院士纪念牌 摄影 李向光
“计划”入选者黄华孙,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所长,作为国家天然橡胶产业技术体系的首席科学家,他带领团队从育种、栽培、产品加工、生态到产业经济,打造了涵盖全产业链的科技研发体,为海南省甚至是全国的天然橡胶种植水平迈上新台阶,推动我国天然橡胶产业转型升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广大胶农赞誉为“胶王”。
“体系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集成、试验和示范,为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提供全面系统的技术支撑,同时推进产学研结合,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增强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竞争力。”黄华孙说,目前我国植胶业主要分布于海南、云南和广东等省区,种植面积仅次于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居世界第三位,产量仅次于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越南,居世界第四位。国家天然橡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形成了上、中、下游研究的完整链条,并在云南、海南、广东三个主产区设立了11个综合试验站,形成了全国天然橡胶种植试验示范、科技服务协作网络。
此外,黄华孙还成功建立了天然橡胶组培快繁规模化快繁体系,突破了天然橡胶组培苗繁殖效率低下的世界难题,以此技术为依托,在我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百万级天然橡胶组培苗繁育工厂。
“在支持期内,‘计划’突出服务产业,注重在产业发展中培养人才。”陈金发说,“计划”在遗传育种、病虫害防控、栽培、机械化与设施设备等农业产业链全部领域布局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团队,通过支持建设重要科研平台、主持重大科技计划、共建试验示范基地等方式,培育了一批科研水平高、协同攻关能力能、产业带动好的产业科技领军人才,取得了一系列技术上有重大突破、模式上有重大创新、应用上有重大推广价值的科研成果。
“计划”入选者,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全国玉米科技入户首席专家李少昆,带领作物生理生态创新团队,连续6次创造全国玉米高产纪录,研制出玉米冠层耕层优化高产技术体系累计推广1.2亿亩,增产83.39亿公斤,增加经济效益143.16亿元;浙江农林大学校长应义斌带领智能生物产业装备创新团队,先后成功研发了2万枚/小时和5万枚/小时的禽蛋商品化处理成套设备,极大提高禽蛋商品化处理效率,打破了国外产品的市场垄断;中国农业科学院马铃薯室副主任金黎平,带领马铃薯生物学和遗传育种创新团队,育成的早熟优质多抗中薯系列品种累计推广7400万亩,年种植面积约占人国早熟面积的1/3,新增产值156亿万元……
据统计,“计划”期内这些产业科技领军人才科技推广面积达31.5亿亩,组织30万(人次)农户参与培训,共建试验示范基地147个,吸纳26.9万亩当地劳动力,推广应用成果效益达2613.4亿元。
农业科研杰出人才认真参加爱国奉献教育 《中国人才》记者 李向光摄
“‘计划’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农业科研人才团队,积极参与全球农业创新治理,拓展了我们国际农业科技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陈金发介绍,这些科研团队积极牵头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显著提升了我国在解决全球性农业问题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有效促进了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要做好农业科学人,需有‘顶天立地’的三个技能。第一是能在地里蹲着住,就是要和你的研究对象——农作物非常亲密;第二是能在实验室潜下心,做好每一次实验;第三是能在计算机旁坐得稳,分析好每一组数据。”说话的人就是“着眼田间地头事,能做顶天立地人”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黄三文。
去年初,以黄三文作为第一完成人的《黄瓜基因组和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研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过去10年间,他带领的团队做了一件大事——破译黄瓜基因组,实现控制黄瓜苦味物质合成的分子设计,开创了从“基因组到新品种”的新道路,成功培育了无苦味的黄瓜新品种。团队在破译世界第一个蔬菜作物基因组的同时,还使我国蔬菜基因组科学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重大跨越,显著提升了我国蔬菜学科基础研究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随着这些创新团队在国际农业科学领域崭露头角和影响力的不断升级,不少团队首席及成员逐步在国际组织中担任要职。”陈金发指出。
2019年3月26日至28日召开的亚太水产养殖中心网(NACA)第30届理事会年会上,中国水科院水产病害防治领域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黄倢研究员,经竞争性答辩和成员政府投票,成功当选NACA第七届总干事。这是NACA成立30年来由我国科学家首次担任总干事,这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在亚太地区水产领域的话语权,推动深度参与重要涉渔国际组织的议事规则制定,发挥新形势下我国在国际场合的综合影响力,对我国与亚太地区在水产养殖政策、科技、教育、产业、贸易等各领域的全面合作交流有着重要意义,并将为亚太地区水产养殖健康、绿色、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在不断出成果出人才的同时,这些创新团队还进一步扩大与相关国际组织、管理机构和国际知名学术团队的交流合作。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王强,是首批农业科研杰出人才,也是原农业部“粮油加工与综合利用”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早在2012就获得国际谷物科技协会(ICC)最高学术奖—HaraldPerten Prize,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此奖的科技工作者。
“我们积极开展国际科研合作与交流,广交合作伙伴,在粮油原料加工物质基础方面,与美国农业部、美国花生理事会等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王强说。
来源:《中国人才》202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