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绝句》(一)

《怎样写绝句》之一今天开始将我在学诗中整理的笔记分享给各位诗友,供各位诗友参考,并给予指正。内容分为概述、立意、炼字、锻句、章法、格律六个方面。怎样写绝句致墨整理我国古典诗歌有各种体裁,其中普及面最广、最具生命力的,无疑就是绝句。时至今日,童稚诵诗,仍自绝句始;学写旧诗,亦多自绝句始。明代诗学家胡应麟称绝句为“百代不易之体”(《诗薮》内编卷六)。  近年港台地区曾举行过一次“最受欢迎的十首唐诗”评选活动,入选的十首唐诗中有八首是绝句,如孟浩然的《春晓》、李白的《静夜思》、《朝辞白帝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皆为千百年家弦户诵之作。第一讲 概 述一、绝句的定义  绝句之名源于南北朝的文人联句。文人联句为各咏一事,联为一篇,止为绝句。绝句一词最早见于南朝徐陵主编的《玉台新咏》(《玉台新咏》是继《诗经》、《楚辞》之后中国古代的第三部诗歌总集。收录作品上至西汉、下迄南朝梁代。收诗769篇﹐共为10卷。)卷十.古绝句四首。后清代王士祯在《池北偶谈》中对绝句做了进一步的说明:“联句有各赋四句,分之自成绝句,合之乃为一篇。”到了唐代,绝句吸取了律诗格律,开始押平声韵、讲究平仄、间有对仗。当时唐人多称绝句为律诗,故有白居易《江上吟元八绝句》的“大江深处月明时,一夜吟君小律诗。”这里的“小律诗”指的就绝句。后人为区别二者,分称为律绝和律诗。另清朝钱良择在《唐音审体·律诗七言绝句论》述:“绝句之体,五言、七言略同,唐人谓之小律诗。”  依绝句之名源,对于绝句的称谓一直以来,说法不一。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称绝句为“截句”。认为绝句就是截取律诗四句,或截首尾二联,或截前二联或后二联,或是中间二联。  此为元代后流行之说。清代思想家王夫之指出:“五言绝句自五言古诗来,七言绝句自歌行来。此二体本在律诗之前,律诗从此出,遂令充畅尔。”清代诗人、诗论家赵执信也指出:“两句为联,四句为绝,始于六朝,元非近体后人误以绝句为截律诗,故致多此一问。”由此可见,截句的说法,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臆断,不足为信。  第二种。“绝句”是从“五言短古,七言短歌”变化而来,唐人赋予它以声律,使它定型,就成绝句。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  这种说法不够准确。唐人赋予声律定型的,应为律绝,此不能涵盖整个绝句。且绝句之称之诗早于唐前已有。  所以,绝句之称谓,应是以五字或七字为句,以四句为篇的一种诗歌体裁,且有古体绝句(简称古绝)和近体绝句(简称律绝)之分。古绝不依近体诗格律,韵可押仄声亦可押平声,不讲平仄;律绝需依近体诗格律,韵必押平声,须讲平仄。绝句具有篇幅短小、语言明了、题材平常、情意绵长的特点。  篇幅短小:如果我们把歌行比作电影,那么,绝句就是一个画面。如:凉州曲(唐代诗人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首诗把享饮美酒的欢愉与血战沙场的惨烈这一矛盾,置于“欲饮”美酒,琵琶催饮的那一刻。渭城曲(唐代诗人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诗是写友人元二出使安西,王维相送于客舍。这其中的一切过程诸如设宴饯行、对酒倾谈等等,都略过不写。而只选取别宴将散的场景来表达依恋之情。  语言明了:就是诗的表达要明白,让人一看就懂。如:静夜思(唐代诗人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小诗,只是用了明了的叙述,就把远客思乡之情,写得意味深长。 回乡偶书(唐代诗人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全诗二十八个字中无一生僻字,没用一个典故,都是家常话。却寄寓着诗人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  题材平常:就是题材要是常见的,带普遍性的,且很少用典。如:登鹳雀楼(唐代诗人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通过诗人登楼远望所见的平常景象,抒发了“登高才能望远”这样一个常见而深刻的道理。咏柳(唐代诗人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通过对常见的春柳描写,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  绝句正是用这些最平常不过的景象和感受,来抒发诗人的情感,引起他人的共鸣。  意味绵长:就是诗的韵味悠长,情意绵长,即所谓一唱三叹有余音。如:秋夜寄邱员外(唐代诗人韦应物)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这首诗虽淡淡着墨,却语浅情深,言简意长,使人感到韵味悠永,玩绎不尽。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代诗人岑参)强欲登高处,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这首重阳诗,将节日思家与忧虑国事合在一起写,于朴素质实中包蕴无限情韵,耐人咀嚼寻味,余意深长。《怎样写绝句》之二明代诗学家胡应麟在《诗薮》中提出:“五七言绝句,盖五言短古、七言短歌之变也。”其道出了绝句起源于古诗,特别是古之民歌的四句体。然秦时《长城谣》虽已具备了五言四句的形式,但其句句入韵,体非古绝;而汉魏乐府诗中的一部分五言四句歌谣,则是隔句用韵,体合古绝。如:“采葵莫伤根,伤根葵不生;结交莫羞贫,羞贫友不成。”所以,我们今天探求五言绝句的源头,大概只能是追溯到这里了。五言四句这种诗体,大量产生于南北朝。然以南朝为最多,仅以“子夜”为题的,就远超过百首。如:子夜歌夜长不得眠,明月何灼灼。想闻欢唤声,虚应空中诺。子夜四时歌渊冰厚三尺,素雪履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子夜变歌人传欢负情,我自未尝见。三更出门去,始知子夜变。北朝的数量远不及南朝。艺术表现也较为朴拙。如:折杨柳枝歌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阿婆不嫁女,哪得孙儿抱。这种率直的写法,在南朝中不曾见。北朝以谣体为主,口头创作居多;南朝书面创作居多,且加工痕迹较为明显,应为文人拟作,艺术技巧更加成熟,对唐代五绝影响较大。     这一时期的五言四句体以乐府小歌辞为主,文人创作数量不多,内容题材比较狭窄,艺术表现手法也较朴素单纯,以“明转天然”为主要特色。但在艺术上作了较为有益的尝试,为初唐绝句诗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初唐的宫廷五绝,其风格与六朝没有多大差距。但这时已有一些作品,注意到了诗的比兴寄托,从而透露出了时代变迁的信息。如:咏石榴(唐代诗人孔绍安)可惜中庭树,移根逐汉臣。只为来时晚,开花不及春。蝉(唐代诗人虞世南)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自君之出矣(唐代诗人张九龄)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这些诗,题材上是旧的,而手法却是新的。各诗的兴趣都不在物体而在人事。如孔绍安的《咏石榴》是诗人投奔唐高祖李渊后的言志之作,表明了相见恨晚之意。虞世南的《蝉》借蝉的居高声远,则寓托着对人生的一种感悟:一个人只要立身品格高洁,即使没有外在凭藉,也自能声名远播。尤其是张九龄的《自君之出矣》,被前人众口一词地赞为超前绝后,同题中古今第一诗。其实这首诗只是对辛弘智之作(自君之出矣,梁尘静不飞。思君如满月,夜夜减容辉。),改动了一句和一字。其道理何在呢?关键仍在于兴寄。诗人用皎皎明月象征思妇情操的纯洁无邪,忠贞专一。由于她日日夜夜的思念,容颜憔悴了。宛如那圆月,在逐渐减弱其清辉,逐渐变成残月。此诗将辛弘智诗中的“梁尘静不飞”这一较平之句,改为“不复理残机”,既切怨妇之情,又用“理机”双关了政治上日理万机之意。又改“容辉”为“清辉”,非但韵度更佳,与辛作比,已不局限于女容,而是隐射到政治上的清明。满月之喻,暗示物极必反。满月之清辉,夜夜看减。像五绝这样的短篇,一有了兴寄,读来就不再是一览无余,而是更耐人寻味,并加大了诗的容量。这在六朝咏物诗的基础上,已是推陈出新,更上一层楼了。特别是初唐五绝的生活化,是六朝以来五绝最为显著的。这一时期的代表,当推王勃。王勃是一位英年早逝的诗人,在初唐四杰中名列第一。他的文学主张是崇尚实用,力求摆脱齐梁的绮靡诗风。他的创作风格对转变当时诗之风气起了很大作用。如:山中(唐代诗人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诗中的情与景彼此渗透、融合为一。前半首的久客思归之情,正因深秋景色的点染而加浓了它的悲怆色彩;后半首的风吹叶落之景,也因旅思乡情的注入而加强了它的感染力。胡应麟《诗薮》称“唐初五言绝,子安诸作已入妙境”。其他三杰分别为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与王勃相同,他们都共同反对宫体诗风,主张“骨气”“刚健”的文风。他们的诗,在内容和艺术风格上以突破齐梁“宫体”诗风为特色,在诗歌的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如:夜送赵纵(唐代诗人杨炯)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游昌化山精舍(唐代诗人卢照邻)宝地乘峰出,香台接汉高。稍觉真途近,方知人事劳。易水送别(唐代诗人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初唐四杰之外,沈俭期、宋之问也对这一时期的诗风转变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宋之问在初唐与沈俭期齐名。沈、宋对唐诗的功绩之一,就是在创作中,洗清了浮华造作的习气。这是初唐绝句值得注目的一大成就。其典范之作当推流放生涯中的五言律绝。如:渡汉江(唐代诗人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诗人将独特的生活感受,提炼、上升为一种典型的情景。诗中着重展示的,是久客异乡,家书断绝的人,在行近乡关时所特有的忐忑不安的心理。所以引起了广泛的共鸣。明末清初戏曲家黄周星在《唐诗快》中评述说“人人有此情,而不能为此语”,揭示了此诗情境典型,写法独到,已算得是五绝之极致了。这一时期的五绝沿着六朝文人的路子发展,离歌词渐远,作家的个性开始表现出来。这些作家所涉及的生活内容显然较六朝人广泛得多,对人的内心世界的发掘较六朝人深入得多。而且,此时的五绝音节和婉,运用纡徐悠扬的平韵,讲究黏对。至此古体绝句渐少,代之以近体律绝。这些诗由特殊表现一般,其境界是歌辞难以达到。这种由歌辞向抒情诗的发展,意味着五绝在六朝乐府基础上的提高,标志五绝艺术在初唐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怎样写绝句》之三三、七绝的形成七言绝句是从七言四句的短古发展而来的。这种短古,从属于七言古诗,其根源仍是民间歌谣。由于七言诗的产生比五言诗晚得多,所以七言四句的短歌在唐以前为数很少。现存最早的七言四句诗是《垓下歌》(《垓下歌》是西楚霸王项羽的绝命曲,属于汉乐府诗类型。“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不过它每句中夹都带个“兮”字,二韵换叶,故不能视为七绝始祖。当七言诗开始隔句用韵,体合七绝的短古就产生了。现存最早的作品,是南北朝文人鲍照的《夜听妓》、汤惠休的《愁思引》和魏收的《挟琴歌》。如:夜听妓(南北朝鲍照)兰膏消耗夜转多,乱筵杂坐更弦歌。倾情逐节宁不苦,特为盛年惜容华。愁思引(南北朝汤惠休)秋夜依依风过河,白露潇潇洞庭波。思君末光光已灭,渺渺悲望如思何?挟琴歌(南北朝魏收)春风婉转入曲房,兼送小苑百花香。白马金鞍去未返,红妆玉箸下成行。这些作品称得上七言绝句之先河。其中魏收之作,在声律上已很近于律诗。自梁代后,这一类作品继有作者,但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远不能与已经作为流行体裁的五言四句小诗相提并论。到了初唐,由于近体律诗完成,于是梁陈以来数量与日俱增的七言四句体格律逐渐稳顺,近体七绝便就此产生了。这样,七绝与五绝的情况就不一样了。五绝的发展,源远流长,代有才人,佳作累累,体裁的历史延续性影响明显;七绝的古体阶段很短,没有等到出现稍可寓目之作,就已律化,因此它与律诗的关系就特别密切。五绝与音乐曾有密切关系,长期以乐府歌词的面目出现。而初唐以前的七绝,还没有取得相同的资格。这双重的原因,使得七绝比五绝更多接受近体律诗的影响。近体律诗对七绝的影响,除声律而外,主要表现在骈偶化的趋势上。初唐五绝虽出现了近体,却不尚对偶。而初唐七绝却不然,不仅音律、词藻,且对仗也极为讲究。初唐七绝,多以对仗作结,即下联对仗,或四句整对。对结之句,有时很工整,有时不甚工整,这样就形成了七绝的一种“初唐风格”。四、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的风格前面讲过,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而是沿着各自的路径向前发展。这样的发展过程,就使得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形成了各自独有的风格情趣和审美追求。古人对此多有论述,其中以明代诗论家胡应麟的论述最为精到。胡震亨《唐音癸签》一书中所引述的胡应麟评五七言绝:五言绝尚真切,质多胜文。七言绝尚高华,文多胜质。五言绝昉于两汉,七言绝起自六朝,源流迥别,体制自殊。至意当含蓄,语务舂容,则二者一律也。顾华玉云:“五言绝以调古为上乘,以情真为得体。”调古则韵高,情真则意远。华玉标此二者,则雄奇俊亮,皆所不贵。论虽稍偏,自是五言绝第一义。也就是说,五言绝追求言情真挚,文字朴质一点也无妨,朴质处亦是动人处,而以调古意高为第一义。我们看初盛唐的五绝,尤其是五言古绝,多以质直之语结句,直言其情,少作兴托之语。而七言绝则追求风调高华,要特别讲究措辞的优美,多为兴托之语,贵有意象。而在表达的含蓄和措语的从容上,二者又具有共同的特点。从诗歌史来看,五言绝句的风格比较稳定,唐以后的发展不是特别大。七言绝句虽然传统上以盛唐的高华、风神为正宗,但自中唐以后,七绝的风格是不断的发展、变化着的,其题材领域也在不断的开拓中。后世民间的歌曲,多采用文人中流行的七绝体。五、唐宋绝句的发展唐代绝句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古绝之完善、律绝之定型,都完成于初唐。特别是盛唐时期,李白、杜甫、王维、王昌龄等一批伟大诗人,使绝句达到了高峰。盛唐绝句较之前同体之作,在意境、表达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突破,绝句体裁的艺术潜力第一次得到长足的发挥,成为一种以小见大、深入浅出、情韵双绝、雅俗共赏的成熟诗体。由此产生的绝句史上的经典作家和大批典范作品,成为昔人论述绝句的压卷之作。如:独坐敬亭山(唐代诗人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鹿柴(唐代诗人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绝句(唐代诗人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出塞(唐代诗人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些诗作的出现,表明了盛唐绝句在艺术上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状态。因而盛唐在整个绝句史上,可独自成为一个虽然短暂却最为辉煌的时期。宋代虽然词体流行,但古今体诗并未衰歇,而且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诗比词有更崇高的地位。就流传下来的作品数量说,诗也比词要多很多。就作品的内容风格,宋诗也有独特的地方,并不是唐诗所能概括的。因此宋以后习惯上把注重抒情含蓄和以意兴见长的一类诗,就称作唐音,对于注重摅思说理和以深沉见长的一类诗,就称作宋调。其后元明清三代虽然诗人很多,但大概都可归于这两类。由此可见宋诗在文学史上,也有它独特的面貌的。宋初的诗承唐末余风,杨亿等专学李商隐,只在隐僻的典故和工丽的对仗上用功夫,完全是一种形式主义的作风。王禹僭专学杜甫,开始了新的风气,但诗的成就并不大。到苏舜钦、梅尧臣,才奠定了宋诗发展的基础。如:淮中晚泊犊头(北宋诗人苏舜钦)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诗的第二句有些散文化,但用了一个“时”字,使场景动了起来。仿佛花树在一片青青草地中不时跳入眼帘。“幽”和“明”都是形容花,一重心理,一重视觉,配合得十分别致。诗人通过内在体验的流程来构成诗的节奏,肌理细密,这正是宋之绝句的一种特色。然宋诗之大家当属苏轼和黄庭坚。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至东坡(苏轼)山谷(黄庭坚),始自出已意以为诗,唐人之风变矣。”苏黄为宋诗开辟了新的作风。如:题西林壁(北宋文学家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春近(北宋诗人黄庭坚)亭台经雨压尘沙,春近登临意气佳。更喜轻寒勒成雪,未春先放一城花。时至北宋灭亡之际,离乱中的经历感受丰富了诗人的生活体验,也激起了诗人爱祖国和爱人民,坚决主张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就成为当时诗歌中的重要内容。这一时期,最能真正表现出时代特色的,当属陆游的诗。他诗的悲壮慷慨,远超过苏、黄的成就。可以说宋代的诗有了陆游,才真正放射出了光彩。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南宋诗人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与陆游同时的著名诗人有杨万里和范成大。杨万里开始也是学江西派的,但后来自成一家,当时称为“诚斋体”。他多用俚语白话入诗,极力推崇自居易,曾说“每读乐天诗,一读一回妙。少时不知爱,知爱今已老。”由此可以看出他作诗的趋向。其诗中以写景和说理的内容居多,风格通俗明畅。虽然有时不免粗俚,但大体上还是清新活泼的居多。如:过百家渡(南宋诗人杨万里)一晴一雨路干湿,半淡半浓山叠重。远草坪中见牛背,新秧疏处有人踪。范成大以写田园诗著名,诗中多以一种闲适的情调,描绘田园的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色。他观察事物很细致,常常用一首七绝的小诗,写出一幅美丽的画面来。如:横塘(南宋诗人范成大)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此后,元、明、清三朝的诗人虽然很多,但多是在模拟上下功夫,很少再有著名的大家了。《怎样写绝句》之四第二讲立意所谓立意,就是决定这首诗所要表现的情志。写一首诗首要的不是先考虑它的语言、格律等,而是必须先确定其立意。立意的高低、深浅、新旧,决定着诗的主题思想的深刻程度。同一题材,甚至同一具体事物,由于诗作者艺术修养不同,所处的时代不同,生活不同,阅历不同,其结果,就会有不同的思想境界和艺术效果。一、立意要高所谓立意要高,就是说立意时,要从思想高度去进行诗作的立意。这就要求诗人抒写的情思要高雅健康,积极向上。更要求诗人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强烈的时代精神,来抒写人民的心声,民族的感情。唐玄宗天宝十一年秋天,杜甫、高适,岑参、储光羲、薛据结伴到长安城东南的慈恩寺,登上大雁塔,即景赋诗,除薛据的诗失传以外,其余四人的诗,都流传下来。诗题相同,诗人们的立意却大不一样。高适感到官卑职小,壮志难酬,因此,想四处寻游,露出了一点儿牢骚:盛时惭阮步,未宦知周防。输效独无因,斯焉可游放。一向具有豪迈精神的岑参,这时却产生了佛理可以参悟,佛家可以崇奉,了悟佛理可以受用无穷,佛道可以相通的消极思想: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储光羲感觉宇宙空虚,佛法可通,塔势高峻,像人生的路途一样艰危:俯仰宇宙空,庶随了义归。岚另非大厦,久居亦已危。杜甫则迥异于他的同伴们。他赞美塔势如何“跨苍穹”,逼近云霄。更可贵的是他对国事的深切关注,对沉迷酒色的唐玄宗含蓄讽刺。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他感到秦山“破碎”,昆仑“日晏”,危机四伏,深刻地表现出诗人的忧国忧民的情感。由此可见立意之高低,总是与诗人的思想感情成正比的。二、立意要深所谓立意要深,就是说立意时,对主题的发掘要深入题材,不能只作表面描写。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以小见大,具有丰富的内涵,深刻的思想,浓郁的诗意及高超的艺术性。如:菊花唐代诗人元稹秋丝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画菊宋代郑思肖万木摇落百花死,正色与秋争光明。背时独立抱寂寞,心香贞烈透寥廓。题菊花唐末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从诗的情感来看元稹的诗比较平淡,促于一般化,而郑思肖,黄巢的诗见解更为深刻,情感更为深厚。三、立意要新所谓立意要新,就是说立意时,要不落俗套,别具一格。要表现独特观点,对相同的事物有不同的见解。大凡写秋,多为悲秋的情调。但刘禹锡的《秋词》却与众不同,颇有新意。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此诗一反历来他人悲秋的情调,以奔放的热情、生动的画面,热情赞美秋日风光的美好,唱出了一首昂扬奋发的励志之歌。他虽被贬,却不悲观消沉,通过歌颂秋天的壮美,表达了他的乐观情绪和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这首诗不落俗套,别具一格,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留下了美好印象,这就是立意要新的效果。四、立意要精所谓立意要精,就是指立意要单纯集中,不可复杂多意。要做到一诗一意,防止“二意两出”。一首诗,只能有一个主题,一个中心,才能集中全诗文字把主题鲜明、突出地表现出来。如果一首诗中同时出现忧国忧民、孤高傲世、怀古忧思、思乡怀人等多种立意,这就让人头晕目眩,无所适从。这就要求立意时,必须选取和提炼最能反映生活本质、最富有特征的事物,抓住由此激发出来的强烈的感情。以王维《渭城曲》为例:渭城曲(唐代诗人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一概舍去,只用了二十八个字,就集中和概括地剪取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这首诗是对一较为复杂事件进行集中、概括而达到精炼、生动。抒发了作者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怎样写绝句》之五五、捕捉灵感我们常说意在笔先,但由于诗词篇幅短小,往往借景物表达,抒写情意,所以创作的思绪常要受到一景一物一事的触发,然后再推敲命意,施词布采。因此,捕捉灵感又常在立意之前。谢榛《四溟诗话》卷四云:“作诗有相因之法,出于偶然。因所见而得句,转其思而为文。先作而后命题,乃笔下之权衡也。一夕读《道德经》:‘大巧若拙。“巧’、‘拙’二字触其心思,遂成《自拙叹》云:‘出门何所营,萧条掩柴荆。”本来写诗与读《道德经》似无关涉,但其中的某些语言信息,一旦“触其心思”,顿生诗思,因之成篇。这种在创作中经常出现的“神秘”现象,就是通常所说的灵感。所谓“灵感”,原是一个宗教用语,本义为“神的启示”。后引进文学创作中,专指突然爆发出来的一种豁然贯通,文思如涌的创作现象。   诗词写作中的灵感与比兴手法中的“兴”很有关系。“兴”的本义就是启发、感发的意思。只是在诗歌的比兴中,“兴”仅为一种表现手法。如果从产生创作激情、创作冲动的角度去思考,那么“兴”,实际上是一种创作的际遇,一种时机,一种阶段,是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在具体的创作运思中,有时诗思受到外物的触发,突有所感,忽然贯通,从而产生创作的激情。比如杜甫诗云:“东阁官梅动诗兴。”(《和裴迪》)“感激时将晚,苍茫兴有神。”(《上韦左相》)李白是一个极富灵感的诗人,贾至与李白同游洞庭,称李白:“轻舟落日兴不尽,三湘五湖意何长。”(《泛洞庭湖》)另一位诗人任华的《寄李白》云:“或醉中操纸,或兴来走笔。”李白自己也说:“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江上吟》)这里的“兴”,都体现了诗人勃发爽利的创作精神风貌,都是指创作的灵感。宋代诗人杨万里对“兴”作了这样的解释:“我无意于作是诗,而是物、是事适然触乎我,我之意亦适然感乎是物、是事,触先焉,感随焉,而是诗出焉……斯之谓兴。”(《答建康府大军库监门徐达书》)心中原无意作诗,然而因外物的触发,诗句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由此可见灵感的感发、兴发在写诗中十分重要,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灵感对诗思的触动具有突发性。南朝袁嘏曾说:“诗有生气,须捉着,不尔便飞去。”由于灵感的到来具有突发性、偶然性、随机性的特点,所以诗人非常注意捕捉灵感到来的瞬间。由于诗歌的短小性和抒发性,心灵一经触发,精神倍爽,妙语如珠而出,创作即成完篇,所以灵感有时的确对诗词的创作有着决定性意义。二是,灵感对诗思的触发有着顿悟性。当代的灵感研究表明,灵感产生是以精思和苦思为前提的。在写诗时,诗人对引起诗思的灵感,首先得益于他高度专注的创作状态,及充分的想象力和观察力。没有艰苦的思绪高度专注的投入,天上是不会掉下灵感的。锺嵘在《诗品》中提到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名句,就是苦思之后,豁然贯通的结果。“谢康乐每对惠连,辄得佳语。后在永嘉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寤寐间,忽见惠连,即成‘池塘生春草’。故尝云:‘此语神助,非我语也。”古代诗人不乏有梦中得句的故事,然而梦中想诗,必是日有苦思,方才夜有所梦。当人高度专注的于某一方面时,那么偶然的、平时看是极平常的事物,都会成为触发思想亮点的火花。三是,灵感的产生是需要条件性的。它与平时生活和艺术的积累有关。灵感虽然得之于顷刻之间,但如果没有平时生活和艺术的积累,那么你再苦思也毫无用处。作为外在的灵感需与内在的诗人素养相呼应,才能产生文思如涌,豁然贯通的现象。顿悟,只是点燃思想的火炬,是否能燃成一片,则还需要诗人内因的呼应。这个内因,就是平时生活和创作经验的积累。我们了解灵感产生的特点及条件,那么在写诗实践中,如何怎样才能自觉地去捕捉灵感呢?古人在这方面也有比较全面的阐述和经验。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有“七绝圣手”、“诗家天子”之称,在他的《诗格》中很具体地总结道:诗有三格:一日生思。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神思,心偶照境,率然而生。二日感思。寻味前言,吟讽古制,感而生思。三日取思。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在这里,诗人实际上指出了激活灵感的三种途径。第一种方法是“生思”,就是写不出时不要硬写,可暂且先放一下,让神思得到休息,养精蓄锐,在偶然中获得创作的灵感。第二种方法是“感思”,就是在写诗时,吟诵前人的名作佳句或相关题目之诗,以引发灵感。第三种方法是“取思”,就是诗人以积极的创作心态,从大自然和社会人生中去获取诗思的感发。总之,灵感现象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在写诗中起着突然触发、豁然有悟的作用。诗词创作是艺术修养与才智学养的综合运用,是灵感巧思、谋篇安排和运思表达等一系列精神活动。所以,诗词创作只有加强“积学”、“酌理”、“研阅”、“驯致”等方面素质的培养,灵感才会频频地扣动诗人的心弦。

(0)

相关推荐

  • 五律、五绝和七律、七绝从何而来?

    有朋友问:五律.五绝和七律.七绝是谁规定发明的? 这个问题,问得有问题. 格律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曹植发明梵呗,到周颙提出四声,到沈约提出四声八病,形成诗歌永明体,徐陵.庾信领导徐庾体(宫体), ...

  • 巧妙记忆六十四卦的口诀 蛊临观兮噬嗑贲

    我们都希望未来的生活发展顺顺利利的,但是在这一条路途之中,如何才能够让自己之后的道路走得更加平坦呢?需要的往往不只是自己的自信心,还有就是我们对于自己之后的生活有多少了解,其实换一种情况来讲的话,或者 ...

  • 六十四卦的口诀巧妙记忆蛊临观兮噬嗑贲

    温馨提示:本文有偿阅读 一说由八卦两两相重而来,即先有八卦后有六十四卦.认为两个经卦上下重叠构成六十四卦.关于重卦作者:古代主要有伏羲.神农.夏禹.文王等不同观点.近代有人以为是殷商卜者所作. 一说由 ...

  • 《噬嗑》《贲》

    各位大佬,咱们继续学习<噬嗑><贲>.这两卦好难啊,我所说的难指的是线索,是<周易>古老文字中的线索.其实在我做公众号之初我也把<贲>卦理解为婚礼卦,但 ...

  • 《噬嗑》《贲》(一)

    各位老师久等了,在这里向您说一声抱歉! 因为上一篇<随,蛊>中"干"字的困扰,我们先越过<临,观>先解<噬嗑,贲>. 因为年代久远,汉字演变过程 ...

  • 《噬嗑》《贲》(二)

    上一篇咱们聊到西周已经要开始噬咬大商朝这块老干肉了,那么"孟津观兵"之前周武王是去祭祖了的,可惜的是只有<史记>中有记载:"九年,武王上祭于毕.东观兵,至于盟 ...

  • 第二十一卦火雷噬嗑(shihe)

    噬嗑:亨,利用狱. <象>曰:雷电,噬磕:先王以明罚赤法. 可观而后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 咬除障碍道亨通 治狱从来靠证供 明察恩威雷交电 量刑法治古今同 严刑峻 ...

  • 《噬嗑卦》之上九爻辞“何校灭耳,凶”破解

    上九:何校灭耳,凶. 象曰:何校灭耳,聪不明也. 释字(词) 何 甲骨文为"",象人负担之形.<说文>:"何,儋也.从人可声."何是荷的古字,本义为 ...

  • 《噬嗑卦》之六五爻辞“噬干肉,得黄金。贞厉,无咎”破解

    六五:噬干肉,得黄金.贞厉,无咎. 象曰:贞厉无咎,得当也. 释字(词) 干肉 <噬嗑卦>六三"噬腊肉",六五"噬干肉".那么"干肉&qu ...

  • 《噬嗑卦》之九四爻辞“噬干胏,得金矢。利艰贞、吉”破解

    九四:噬干胏,得金矢.利艰贞.吉. 象曰:利艰贞吉,未光也. 释字(词) 胏 读zǐ.<说文>:"胏,食所遗也".<玉篇>:"胏,脯有骨也&quo ...

  • 《噬嗑卦》之六三爻辞“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破解

    六三: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 象曰:遇毒,位不当也. 释字(词) 腊肉 腊(xī)肉是指经过腌制,而后再曝晒(或熏烤)风干所制成的肉制品.腊肉的防腐能力强,可长时间保存.熏好的腊肉,表里如一,煮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