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的艺术舞台中心属于佛罗伦萨,也属于米开朗琪罗(1475-1564)。他性格暴躁,跟达芬奇,拉斐尔不和,和老师闹脾气,甚至给教皇甩脸色;他生性多疑,经常认为对手会毒害他;但这样一个看似不可爱的怪老头,终其一生都在为上帝的荣誉服务。
哀悼基督 意大利 米开朗基罗 云石雕像 高175厘米 1498 圣伯多禄大殿
米开朗琪罗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依然是雕塑,他的每一件作品不管人物躯体如何扭曲转动,肌肉如何旋转,他们的轮廓依然稳定平和。原因是米开朗琪罗总是想象人物就隐藏在大理石块中,他所做的工作就是把覆盖在人像上多余的部分去除,这样,不管人物怎样活动,雕像的轮廓线总是特别清楚,使得隐藏在大理石内的人物仿佛苏醒了。
大卫像 意大利 米开朗基罗 雕塑 佛罗伦萨美术学院艺廊
米开朗琪罗属于当时少数长寿的艺术家之一,人生88载,他目睹了艺术家地位的彻底改变,事实上,他本人也促使了这一改变——艺术家不再是不会思考,只付出体力劳动的工匠。尽管年轻时代他依然跟其他工匠在作坊跟随吉兰达约学习绘画技法,但是天才总是出其不意,他看不上师父那些图省事的做法。当了3年学徒后,不愉快地辞别。
米开朗琪罗的人物除了科学合理地反应了肌肉的相互作用外,总是给人一种运动员般的健美和力量感。原因在于他和达芬奇一样不满足于间接地通过古典时期的雕刻学习人体的解剖构造,他们亲自解剖尸体,对模特素描,直到人体构造在他们看来毫无奥秘。不同的是米开朗琪罗比达芬奇多一种难以置信的专一精神,他彻底掌握这一技术,直到他能够轻而易举地画出任何一种姿态和动作。
他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下接受了教皇的委托——西斯廷礼拜堂的天顶画,因为他认为自己是雕塑家而不是画家。他从佛罗伦萨雇佣了些助手,但是到了罗马,他却突然把自己关在礼拜堂内,不允许任何人接近,开始独自一人作画,这一关就是四年。很难想象一个凡人能完成如此宏伟巨制,这不仅需要超乎寻常的体力,更需要非凡的布局,准确无误的巧妙画法。长期仰卧在脚手架上作画,使得米开朗琪罗一度脊椎变形后仰。
创造亚当 意大利 米开朗基罗 壁画 纵280×横570厘米 梵蒂冈西斯廷教堂
在礼拜堂两侧每一边的5个窗户之间耸起的筒拱上,米开朗琪罗以圣经《创世记》为主线,创作了"分开光暗"、"划分水陆"、"创造日月"、"创造亚当"、"创造夏娃"、"逐出伊甸"、"挪亚祭献"、"洪水汜滥"和"挪亚醉酒"的巨型人物画像。
最后的审判 意大利 米开朗基罗 壁画 纵1370×横1220厘米 梵蒂冈西斯廷小教堂
随着米开朗琪罗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当时人们的推崇,他晚年的时候就越发不安,难以相处,他一度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艺术犯了罪过;他甚至认为自己不是画家,也不是雕刻家,他只是米开朗琪罗·博纳罗蒂。这个被人拉到天堂的臭皮囊的原型正是米开朗琪罗本人,这副画显然体现了画家对于自己的认识。CS路易斯曾说:“越靠近上帝的人往往看自己越是不洁净的。”面对最后的审判,画家似乎在信仰上更进一步了他拒绝接受了他最后一件作品的报酬——圣彼得大教堂的穹窿顶壁画。这位年迈的大师认为在基督教世界最大的教堂的工作,是为了上帝的荣耀,金钱会玷污这份盛誉。1564年,至此,卓绝的艺术大师已走完他人生的88载,而他释放的巨石下的灵魂,却至今为人们所纪念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