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俊||奶奶的纺车
程俊||奶奶的纺车
在我老家的阁楼上,有一辆摇车,那是奶奶的纺线车,是奶奶留下来的遗物,它跟我儿时睡的窠筒(一种木制的孩子睡觉的东西)、轿奈(木制的小孩子坐的,下面有四个小木轮子)、水车、板车、犁、耙、磨子……放在一起,杂七杂八地堆满了整间屋子。我每次回家,只要一看到它,奶奶的慈祥的面容,她那纺线时舞蹈般优美的动作,就会浮现在眼前,每每我总会泪流满面。
一个工字形的木制底座,右边装一根高高的、带横档的架子,架子上安放着木制轴心的、大大的竹制纺轮,纺轮的轴心上还有一个木制把手;左边是一个低的木架,上面有一个木制圆轴,轴上插着一根尖尖的、铁制的像织毛衣的短针;一条由多股线合成,用蜡反复拖拉的绳子,连接着右边的纺轮和左边木架上的圆轴,这就是奶奶的纺车。
记得小时候,每年棉花开始采摘,天气转凉的时候,奶奶总会让父亲从阁楼上把纺车搬下来,小心地把它擦拭干净,把连接线取下来打蜡,把纺车的轴接触处都用鸡毛沾油润滑,奶奶动作轻柔,仿佛怕把它弄疼了似的。之后,奶奶会把家里的头年队里分的棉花,拿到轧花厂里轧成皮棉;之后请弹花匠把皮棉弹熟;之后再把弹熟的皮棉搓成一根根棉条,就可以纺线了。
那时,父母每天要挣工分,奶奶一边做家务,一边带我,顺便纺线。奶奶叫我坐在小方凳上玩,她自己坐在高一点的小板凳上,微微侧坐,她先在铁针上套一根笋衣做成的小筒,然后,右手不紧不慢摇着纺车的柄,左手大拇指与食指和中指捏住棉条,那棉条竟然神奇地吐出一条长长的白线,奶奶的手扬多高,它就吐多长,奶奶捏棉条的手,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地翘起,像孔雀的头,好看极了。当线抽到奶奶的手再也无法拉得更长的时候,奶奶就让线听话地回到那笋衣筒上。纺车嗡嗡地响个不停,一会儿功夫,笋衣筒上的线穗就膨大起来,样子像织布的梭子。有时候抽出的线粗细不匀的时候,奶奶会停下摇着纺轮的手,把食指放到下嘴唇上打湿,把那线粗的地方搓细。当线锭纺到一定大的时候,奶奶就会将线锭取下,重新上一根笋衣筒再纺。
我小时候贪玩,开始的时候会乖乖地坐着,看奶奶纺线,坐一会儿后就坐不住了,就开始捣乱,叫奶奶让我也纺一下,奶奶总说我还小,等大了再学,我硬是不听,在奶奶身上使劲蹭,嗡嗡嘤嘤,比纺车的声音大多了,如果奶奶不让,我会马上跑不见影了,有时候还躲着不出来,任凭奶奶怎么呼喊也不答应,害得奶奶总是颠着小脚,房前屋后地扯着嗓子喊。急得奶奶直跺脚,差不多要哭了。后来奶奶怕我跑掉,就让我纺,说只纺一下好不。我马上说好。奶奶起身后,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像模像样地拿起棉条,摇动纺车,可是我根本就抽不出线,好不容易抽出了,可那哪里是线呐,分别是细棉条。奶奶叫我停手,我把棉条扔出好远,用脚踢纺车,把双手背在身后哭。这一幕正好被隔壁的三姣娘看见了,当时笑弯了腰,她刮着我的鼻梁羞我:“你这个丑鬼,人还没长抻抖,就也想学纺线,你以为纺线是多容易的事呀,莫看到你奶奶纺得好象很简单,看花容易绣花难,当年我嫁过来的时候,不会纺线,还是你奶奶教会我的呢,我学了大半年才会纺。你奶奶纺线是我们村里首屈一指的,纺的线又细又匀,织出的布上没有一个疙瘩。现在莫捣乱,长大了跟你奶奶好好学。”三姣娘的话,让我对奶奶多了一些敬佩,自此以后,奶奶纺线的时候,我便乖乖地坐着,不再捣乱,即使坐烦了要出去玩,也会按时回来,不再要奶奶去寻,免得耽误奶奶纺线。
每年冬天农闲的时候,周碾的机匠(织布匠),就会来村里织布。为了能在机匠来织布前攒足需要的线,奶奶除了白天纺,晚上也会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纺。那时的家里的煤油灯,是用赤脚医生那里弄来的药瓶做成的,一灯如豆,根本就不亮,奶奶总是把灯放在小板凳上,照样纺得自如。奶奶手一起一落,印到墙上身影也一起一落,像是演皮影戏,那时我总觉得奶奶是世界上最能干、最漂亮的奶奶。如果晚上妈妈想换奶奶歇一会,奶奶就会说:“你们白天做的累死了,早点去睡吧,我纺一会儿就睡了。”其实每天我睡一觉醒来的时候,还看到奶奶在纺线。
布织好后,只要一听到村里摇着拨浪鼓的货郎喊:“鸡毛头毛换灯草,煮蓝煮青,鸡硬肝(鸡胗)换针”的时候,奶奶就会拿着平时攒的鸡蛋,跟货郎换染料,把布染成各种颜色,这样一家人一年的衣服就都有了着落。等裁缝做成新衣服穿在身上,我总会骄傲地告诉别人:这是我奶奶织的布做的。
奶奶一生纺过多少线,她自己可能也说不清,从我记事的时候起,我们一家人的衣服、床上的床单、被套的里布,做鞋用的里布、面布、包括平时家里用的棉线,都是用奶奶纺的线做成的。那年奶奶去世,家里用来撕作头巾的布,也是奶奶生前老早就为她的后事准备好的。
漂亮的洋布流行的时候,父亲也给我扯过漂亮的花布做衣服,但穿不长时间就破了,奶奶说:“洋布虽然好看,不如土布扎实,不如土布养人。”
如今,奶奶不在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再也不会纺线了,而纺车的嗡嗡声、奶奶纺线时的漂亮身姿、慈祥面容,她那如纺线织成的布一样朴实的品质,却始终铭刻在我的心中。
作者:程俊 黄冈作协会员 黄梅实验小学教师
编 辑:唐亚红
执行主编:魏鲜红
主 编:曹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