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德辉 | 孝义邓小平驻地纪念馆参观记

每晚10:10

无论你在哪里,我都在这里等你

作者:解德辉

己亥之年,仲春时节,在孝义改革调研期间,慕名走近邓小平驻地纪念馆。通过实地参观学习,我接受了一次红色教育,经受了一次精神洗礼,可谓不虚此行,受益匪浅。
孝义是一片不朽的红色热土,在那战火纷飞、国难频仍的抗日战争岁月,孝义承载着革命先辈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承载着革命先辈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在孝义这片红色热土上,留下了许多红色革命遗址,譬如,建党第一址、抗日模范村纪念馆、邓小平驻地纪念馆、县政府首驻地、115师部、县委诞生地等等,见证了如火如荼的革命历史,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不朽篇章,铸就了挺起中华民族脊梁的“吕梁精神”。
邓小平驻地纪念馆,位于孝义市下堡镇下堡村之南吴山脚下,这里曾经是林氏家族大院,现在是邓小平驻地纪念馆。林家大院总占地面积889.07平方米,二进院落布局,券洞式建筑,自北向南依次为:倒座、一进院厢房、二进院院门、二进院厢房、二进院正房(上下二层,在二层正中间窑洞为当时邓小平同志居所)。经过岁月的洗礼,战争的摧残,此院已满目破败,基本坍塌。
近年来,当地政府按照原有材质和工艺,对院落修葺一新,并对外开放。新铸伟人塑像1座,设立了5个展厅,从民间挖掘收集珍贵相片、物件共450多件,陈设了当年生活工作的用品。目前,这里已成为“山西省国防教育基地”“吕梁市党员干部教育基地”“孝义市党史教育基地”“孝义市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等。
走近邓小平驻地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被高大院墙包围着的庄重而充满历史气息的林家大院,高墙外一条“晋西南抗战从这里开始”长幅标语,吸引我驻足品读,给人一种历史的回望感。走近大门,抬眼观望,门额砖嵌“厚德载物”匾额,便知这是一个大户人家。
大门西侧竖有“邓小平驻地纪念馆”石碑,东侧设有“邓小平驻地纪念馆平面图”及宅院实景图的宣传橱窗,紧靠墙处还立有一块“邓小平路居”石碑。踏上石阶,慢慢地推开厚重的大门;穿过门洞,轻轻地与历史在此对话。
峥嵘岁月不再,但革命精神永存。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日军对中国大举入侵。就在华北危在旦夕之时,八路军三个师主力肩负民族的希望开赴山西抗日前线。时任八路军总部政治部副主任的邓小平随军奔赴晋北,又奉命参加了同阎锡山合作抗日的第二战区战地动员委员会的领导工作,奔走在晋东北、晋西北各地动员抗日工作。10月,太原失守前夕,又奉命南下晋西南开辟晋西地方抗日工作,率政治部一部分及随营学校进驻下堡两月时间,为创建晋西南抗日根据地作了开拓性的工作,这一战略行动,其作用之大、意义之深远,在晋西南特别是孝义人民革命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走进邓小平驻地纪念馆,环顾四周,这是一处两进式院落,后院是二层窑洞,共有正房10间,东西厢房16间。
一进院大门东西窑洞现为下堡镇乡村文化记忆展厅,主要展出的是“农耕文化”和“家庭作坊”图文及物件。院内东西厢房6孔窑洞,主要展陈了下堡镇和南阳、杜村乡的革命历史与组织发展情况;二进院门额上悬挂“邓小平驻地纪念馆”牌匾。院中塑有邓小平半身雕像,头戴军帽,脖系红领巾,俨然一副伟人形象。东西厢房各6孔窑洞,分“邓小平勇于担当”“孝义风生火起”两大部分展陈,主要介绍了邓小平在下堡村革命历程和孝义发展历史。拾阶而上,二层5孔窑洞正中就是邓小平当年的居所。走进邓小平居室,只见一张土炕占了半边屋,炕上摆了一张桌,两个柜橱置于窑洞深处。当年邓小平同志就住在这里。当年邓小平同志留给房东的一个日用瓷盘至今仍为老房东的孙子、孙媳珍存。邓小平纪念馆,以图片、实物、文史资料和雕塑等展览形式,真实再现了革命先辈的斗争历史,同时也成为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此,我不得不讲述一下林氏家族:林氏原籍临县林家坪人氏,大清同治年间,下堡开基祖林居鸠来到下堡村,一共生了5子2女,他们先是住在桃园街下巷。一家人勤俭持家,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手头积蓄了一笔资金。于是,就在庵底街小河口修建了前后两宅,并配有崖窑5间的上下两层之林家大院。随后林家又置地百余亩,购门铺一处,开设了“天盛店”杂货批发店,逐渐人财两旺,一时成为下堡镇街上的首户。1936年红军东征来到下堡,因林家人深爱抗日教育,主动为红军捐粮捐款,为红军的壮大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1937年八路军政治部来到了下堡村,时任政治部副主任的邓小平就住在林家大院崖窑窑洞,于是这里就成为抗日指挥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可靠基础。解放战争时期,林家后代兄弟5人先后参加了革命,特别值得一提是林瑞森、林瑞枝、林瑞河3兄弟还参加过抗美援朝战斗,个个战功显赫。全国解放之后,林家人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国出力报效,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站在邓小平居所门前,睹物思人,穿越历史时空,回望历史风云:忠魂树长青,岁月抹不去。1937年10月,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率众开辟晋西地方工作时,经汾阳辗转孝义县下堡镇的下堡村,邓小平在林家大院这个院子里共居住了50多天。这小小的院子里,虽不是硝烟弥漫的战场核心,但却是开辟晋西根据地的后方指挥部。邓小平一来到下堡村,便部署开辟晋西革命的四项工作。首先是宣传、动员、组织群众,建立基层群众抗日组织战地委员会等,推动地方抗日工作;其次是动员青年参加八路军,指导决死队不断发展壮大,并秘密发展党员,帮助地方建党、建政,带动全民参战。最后动员各阶层人民有钱出钱、有粮出粮、有枪出枪、有力出力,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时,邓小平还从八路军总部抽调干部组建了“八路军晋西游击队”,这是孝义县第一支地方抗日武装,也是邓小平开辟晋西根据地最核心的工作。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离邓小平驻地纪念馆西侧约200余米处的关帝庙,是中共孝义县委诞生地,当年被下堡村作为小学使用。1937年11月8日,由邓小平组建的中国共产党孝义县第一届委员会在这里诞生,对外称“八路军孝义地方工作团”。工作团由县委书记梁占祥、组织部长赵重鼎、宣传部长刘绍南、刘毅4人组成,下设5个区,10个村党支部57名党员。从此,孝义人民在县委的领导下,谱写了永载史册的英雄战歌。邓小平率领八路军总政治部在孝义下堡虽然仅仅驻扎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但是他们把革命的火种带到了这里,并在晋西地区尤其是孝义县形成燎原之势,为地方抗日救亡取得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段红色记忆将永驻孝义人民心间。
1938年1月,八路军115师奉命开进吕粱山,创建晋西南抗日根据地,司令部首驻下堡,曾在此举行部队青年团代表誓师大会,会后所属部队分赴阳、杜村和柱濮一带相机打击进犯之敌,不久,中共中央北方局、中共晋西南省委机关移驻孝义西张家庄一带,孝义县委与汾阳县委合并,改称中共汾孝中心县委。孝义成为晋西南抗日根据地的中心。115师担负了保卫晋西南抗日根据地和屏障陕甘宁东大门的重要使命。直至年底东进山东。在此,115师与孝义人民结下了深厚情谊,孝义人民将永志不忘。
“走心”故事铸“魂”红色旅游。邓小平当年指导组建地方武装:对于扩军工作,邓小平特别重视。工作团队出发前,他叮嘱:“群众越是热爱八路军,我们就越要严格求自己。须知分散到村子里工作,一个人就代表一个军,不能有丝毫松懈”,并就军风纪和群众纪律提出明确要求,直到对每个人必须佩戴臂章、符号等都做了规定。他指出:同志们要看到,军风纪有具体、实际的宜传作用,尤其对于破坏群众中那种“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陈旧观念,八路军的样子,最有说服力。在邓小平深入乡村巡视、检查工作时,也对新兵的动员工作给以很大关注。他想方设法给新战士以荣耀,解决军属的实际困难,鼓舞群众参军的决心和勇气。这样一来,便出现了群众对八路军的崇高信赖。各村都希望八路军去驻,群众见到八路军都抢着往自己家里拉。八路军住在谁家,房东感到光荣,引以自豪;谁家有人参军,不仅有光荣牌挂在大门口,家长还被八路军请去会餐,还被视为极大的荣耀。新兵走以前,家庭困雄的发给安家费、救济金。新兵出发时,青救会、妇救会给他们戴光荣花,敲锣打鼓,搞得热火朝天。正因为如此,在晋西南各县都出现了“妻子送丈夫,父母送儿子,哥哥送兄弟参军”的热潮。仅孝义县,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竟有3000多青年拥进了八路军的队伍。分别被编入八路军特务团、八路军炮兵团、八路军115师补充团和决死二纵队游击三团。在扩军的同时,还为八路军等集了大批粮食和军饷、物资,大大增强了抗日部队的战斗力。
八路军总政治部在孝义县虽然仅仅驻扎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但邓小平为保证我军在伟大的历史转折关头贯彻党的政治纲领,为民族革命战争开始新的发展上,呕心沥血,雷厉风行,在烽火连天、救亡图存的关键时刻,总政治部派出的地方工作团和自建的孝义县委扩大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影响,对晋西地区尤其对孝义县的抗日救亡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为孝义县以后的抗日斗争取得更大的胜利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回顾邓小平同志的一生,其实他与山西有着不解之缘。从1935年红军东征山西到1975年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在昔阳召开,从太行山上的邓政委到巡视山西的总书记,从拉开人民解放战争的序幕到挥洒对外开放的浓重一笔,邓小平同志的名字一直与山西紧紧相连。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决定取道山西,东征抗日。1936年2月,邓小平同志作为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与东征红军主力渡过黄河,第一次踏上了山西这块黄土地,就给他留下了深刻地印象,以至于几十年后,当他听人谈起孝义、洪洞这些地名时,总是高兴地说:“那个地方我去过。”巍巍吕梁山、滔滔黄河水,山西人民缅怀小平同志,永远铭记这位世纪伟人的不朽功勋。太行山的人民养育了邓小平同志,太行山的革命历程丰富了邓小平同志的政治思想,太行山的斗争实践锻造了邓小平同志的卓越才干。如果探本穷源,完全可以说邓小平同志的伟大理论是植根于太行山上,萌芽于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建设之中。
近年来,为了让“红色文化”看得见、摸得着、带得走、记得住,孝义通过旅游串起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红色旅游的意义早已超过了旅游本身,红色旅游,精神是魂。孝义通过打造主体、科研、联合、乡村、网络和基地 “六个课堂”,不断提升党员教育培训质量,通过对革命历史的挖掘、对景区的开发、对产业的培育,充分发挥红色旅游教育功能、精神传承功能,从根本上提升了红色旅游品牌的竞争力与影响力,让红色旅游承担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宁静致远曰:当年,一代伟人邓小平在下堡晋西南革命根据地与孝义人民结下的深厚情谊,留下的光辉足迹、进行的革命实践、竖起的不朽丰碑,永载史册,彪炳千秋。林家大院靠山近、易防范,邓小平当年在此发动群众,做政治工作,给老百姓理解抗日的意义,其实当时的林家大院实际上就是一个革命根据地。每一个红色纪念馆,每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都是一处思想高地、精神殿堂;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底蕴、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走近新时代,我们必须从历史中汲取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铭记历史,永续精神!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热血不会消亡,记忆不会被遗忘。孝义这片红色土地,蕴含着红色基因和精神密码,将是新时代精神光谱中最鲜艳的色彩。
(0)

相关推荐

  • 冀南革命纪念馆

    冀南革命纪念馆景区位于河北省邢台市任泽区任城镇游雅街东段,距离邢台市中心仅有15公里,毗邻京港澳高速与邢衡高速,交通十分便利.总占地面积800亩,景区共分为三部分,即冀南革命纪念馆.游氏文化园.生态植 ...

  • 神头岭战斗,2小时歼灭日军1500余人,日军统帅部也赞誉有加

    进入1938年,妄图"对共军彻底进行扫荡"的日军对过去的围攻失利很不甘心,特别是对在山西的日军第一军未能清除共产党军队很不满意.因此,日军大本营在1月8日发出了山西南部作战命令. ...

  •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座落在武乡县城西,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八路军八年抗战史实的大型革命纪念馆.站在馆前的纪念广场上,名为"太行山"的八路军将领群像组雕座落于广场中央,形象生动,气势恢 ...

  • 【望安山文学】张玉国||参观“八路军纪念馆”有感(散文)

      主编:非   鱼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之际,近日,我怀着敬仰的心情来到武乡,参观了"八路军纪念馆". 八路军纪念馆位于太行腹地的革命老区山西省武乡县城.抗日战争时期,八路 ...

  • 英雄儿女 | 傅立民

    傅立民(1907-1940),原名付功绩,别号无朋.孤侣,中共党员.生于河南省济源县西逯寨村的一个中农家庭,青少年时在沁阳.开封求学,后入南京晓庄师范就读,因参加进步活动而被通缉.1931年后回济源. ...

  • 百年初心在山西 | 叱咤风云——黄骅

    your device not support audio tag 05:00 百年初心在山西 | 叱咤风云--黄骅 在巍峨的吕梁山脉,在崎岖的太行之巅,在山西沟沟坎坎.山山峁峁的土地上,传颂着八路军 ...

  • 【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走进河北涉县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军民鱼水情在太行山代代相传

    媒体团参观八路军一二九师旧址 国际在线河北消息:6月16日上午,"在这里读懂初心使命--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网络主题活动(河北站)走进邯郸涉县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重温革命老区抗战 ...

  • 铁五师殷永琪——党史明志 牢记千秋红岩

    建党百年 不忘初心 党史明志   牢记千秋红岩 文/原铁五师殷永琪 庆祝建党百年,重温党的历史.我作为一个老党员,把认真学习党史作为安度晚年,政治思想修养的重要课题.我再次走访了位于重庆市化龙桥的重庆 ...

  • 传承红色文化②|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清河区抗战的稳固后方

    编者按:为广泛宣传革命先烈.挖掘推介革命事迹,传承红色文化,中共垦利区委宣传部与大众网·海报新闻将围绕"追忆红色历史,传承红色精神"为主题,共同推出<传承红色文化>专题 ...

  • 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纪念馆:情景演出

    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简称洛八办纪念馆,创立于1985年5月,原址为始建于1938年的八路军驻洛办事处(八路军驻洛办事处则建于1831年建成的一所宅院),是为了纪念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而以其旧址为依托 ...

  • 寻访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王一茗

    寻访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铁流两千五万里,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苦斗十年,锻炼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伴随着这首响亮的八路军之歌,我和父母再一次踏上了寻访八路军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