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与我们的生活”一体化教学
“《民法典》与我们的生活”一体化教学
特邀主持:欧捷(福建省南平市高级中学)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也是第一部以“民”命名的法典。《民法典》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标志性立法,必将为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完备的民事法制保障。
福建省南平市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工作室自2019年11月成立以来,致力于探索教育主体的整体性和不同学段的教学规律,充分发挥南平市思政名师团队的领衔、示范、激励、凝聚和辐射作用,聚焦思政课教学目标,注重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整合思政课协同育人资源,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真正使思政课成为各学段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
此次来自南平市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四个不同学段的教师围绕“《民法典》与我们的生活”主题,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设计课程内容,旨在引导大中小幼各阶段学生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理解《民法典》以民为本,充分反映人民的利益诉求,最大化地谋求人民的利益,全面保障人民的权利的立法宗旨。
01
“让我们走近《民法典》”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
1.教学内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经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它是一部民法大全,关系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堪称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本课内容把握《民法典》与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特点,旨在帮助幼儿了解简单的法律知识,萌发学法、守法、懂法、用法的法律意识。
2.学情分析。大班幼儿已有基本的明辨是非能力,能够评价生活中常见行为的对或错。在遇到困难时,幼儿也能够通过自我思考、寻求成人帮助等方法来解决难题。但是,因年龄较小、生活经验较少等因素影响,“法律”对幼儿来说是陌生的,他们不了解什么叫“法律”,更不了解“法律”在人类行为制约与保护上所起的作用。
3.整体思路。本课以幼儿耳熟能详的动画片《熊出没》为载体,通过问题设置的环节,唤醒幼儿对光头强砍树、伤害野生动物等错误行为的认知与思考;通过《民法典》解决问题、揭晓答案的环节,引发幼儿对《民法典》的关注;通过《民法典》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使幼儿提高对《民法典》重要性的认识,萌发守法、懂法的积极意识。
二、教学目标
1.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中国第一部法典。
2.初步感知《民法典》对生活的重要性,对基本社会行为有对错判断。
3.知道《民法典》既能保护我们的权利,也对我们的行为产生制约效应。
4.萌发知法、学法的情感,提高守法、用法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知道社会的和谐生活离不开法律制度的制约与保护,初步树立“学法、守法、懂法、用法”的意识。
2.教学难点:理解感受《民法典》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
教师导入:设置情境,通过教师接到一个求助电话导入活动。
幼儿活动:思考“会是谁打来的求助电话呢?他遇到什么问题了呢?”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迅速吸引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引发幼儿积极参与思考。
环节一:播放动画,引发“值不值得发工资”的讨论。
教师活动:播放动画1:“李老板又不给光头强发工资”,引导幼儿思考“遇到老板不给员工发工资的问题,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播放动画2:“光头强卖力砍树还伤害森林里的野生动物”,引导幼儿说出“你觉得不能给光头强发工资”的理由。
幼儿活动:观看视频1,小组讨论“老板拖欠员工工资”的解决策略。观看视频2,幼儿判断出光头强砍树、伤害森林里的动物是错误行为,所以提出自己的观点“不能给光头强发工资”并完整阐述自己的理由。
设计意图:教师以接到光头强求助电话的形式导入本课内容,并通过熟悉的《熊出没》动画片段,向幼儿详尽呈现教师描述的问题背景,让幼儿在看一看、听一听的过程中,引发对“值不值得发工资”的问题思考,同时也为之后认识《民法典》、了解《民法典》作好铺垫。
环节二:角色互动,进一步扩大矛盾点,引出百科全书。
教师活动:教师与熊大、熊二、光头强玩偶互动,通过熊大、熊二玩偶回忆“光头强侵占熊二绘画作品参加画展”的故事情节,引出小人书的动画角色——“社会生活百科全书”。
幼儿活动:观看玩偶互动情境,了解人物矛盾点。通过小人书的动画介绍,让幼儿了解森林对人类的重要性,知道破坏生态、故意拖欠工资和侵占他人知识产权都属于违法行为。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生动的动画演示,幼儿能一目了然地知晓生涩的法律名词如“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严重破坏生态”等,知道遇到被侵权行为时可以查询“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来解决问题。
环节三:介绍《民法典》,了解《民法典》对人一生的重要作用。
教师活动:教师正式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即“社会生活百科全书”。并运用《民法典》,帮助《熊出没》伙伴们解决嘟嘟被坏人抓走的问题。通过动画演示让幼儿直观形象地了解到人们一生中各阶段的权利都能从《民法典》中得到保障。
幼儿活动:知道《民法典》是我国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通过动画介绍,进一步了解《民法典》在人的一生中各阶段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针对学龄前幼儿直观、形象的学习特点,通过一个个动画片段向幼儿具体再现光头强的诸多违法行为,而后再通过“百科全书”——《民法典》对这些行为进行逐一解析的过程,帮助幼儿逐步认识《民法典》,了解《民法典》对人一生发展的重要性。
环节四:迁移经验,例举《民法典》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实例。
教师活动:教师通过例举四个与幼儿生活联系紧密又易于为幼儿理解的实例,即“饲养宠物”“高空抛物”“伤害他人”“未成年人性侵害”,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民法典》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能起到制约和保护作用。引导幼儿做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小公民。
幼儿活动:用移情的方式嫁接经验辩证地思考问题,如“如果我把易拉罐从楼上扔下去,砸伤了行人会怎么样?”或者“如果我被楼上扔下来的易拉罐砸伤了,我可以怎么办?”等。通过迁移经验,思考并尝试举例《民法典》还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在了解了《民法典》对人们的诸多帮助后,从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出发,用具体实例让幼儿了解到《民法典》的“保护”与“制约”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感知《民法典》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引导幼儿在学习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同时增强社会责任感,从小树立学法、守法、懂法、用法的法律意识。
五、教学反思
本设计结合幼儿认知能力与思维水平,借助动漫形式将抽象的《民法典》知识浅显生动化,让幼儿在轻松的观看与讨论氛围中自然习得有关《民法典》的初浅知识,感受每个人的民事权利在每时每刻都受到《民法典》的保护,且正确认识到“保护”与“制约”的辩证关系。
1.在幼儿教育中渗透法治意识。教师选取《民法典》中与幼儿生活经验相关的法律条例设计成教学内容,引导幼儿认识《民法典》、学习《民法典》,促使幼儿法律意识的发展,激发他们成为一名知法、守法、懂法、用法的合格小公民。
2.遵循幼儿认知规律开展教学。节选幼儿耳熟能详的《熊出没》动画片为题材,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将晦涩难懂的《民法典》童趣化,让幼儿听得懂、记得住、分得清、用得上。多种教学方式拉近《民法典》与幼儿的距离,使“知法、学法”的落实更加符合学龄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
3.以问题情境为导向设计活动。通过看一看、想一想、学一学的过程,初步培养多角度思考、理性解决问题的法治意识,同时也让幼儿充分感受贯穿《民法典》始终的立法精神——“保护”与“制约”。
4.法治教育落地并服务于生活。本设计设置了“饲养宠物”“高空抛物”“伤害他人”“未成年人性侵害”四个常见的生活案例,教会幼儿在生活中学会辨别违法行为,引导幼儿思考其中的“我不能”与“我应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及社会责任感,并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
活动设计中,教师更多地是引导幼儿用看的方式去感知并理解《民法典》,自主思考与表达、表现的空间不足,同时教师在课时之外还应注重延伸活动的开展,如师幼可一同商讨制定班级规则并共同遵守,同时还可以多借助家长和社区教育资源,三位一体将法治启蒙教育效果最大化。
幼儿的未来有无限可能,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全面开展法律安全教育,使幼儿在潜意识中形成运用《民法典》保护自身安全和权益的思想,并且以《民法典》为准绳约束自身行为,成为法治社会未来的主人。
02
“相伴《民法典》,守护好生活”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
1.教学内容分析。《民法典》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以其对市场经济和家庭生活的全面调整,深入、持久地型构、塑造着一个国家、民族、社会和人民鲜明的整体气质。本课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为基点,针对四年级学生的特点、生活实际和成长需求,根据学生的现实生活和行为表现,对《民法典》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提取和普及,让学生感悟《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人民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养成学生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
2.学情分析。四年级是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有一定的规则意识,一定程度上感受到身边的法律。随着四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进一步认识了解生活中的法律及其作用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
3.整体思路。通过“神兽”称呼引出“法”的主题,引发“法”的中华悠久的文化底蕴;通过生活常见场景的介绍,感悟生活处处都有民法的身影;通过了解民法与学生自身的密切联系,学生感悟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法律;通过活动,对具体法律问题的解决,养成学生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民法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
2.理解《民法典》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让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让生活美好的重要作用。
3.初步树立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初步培养遇事找法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民法在生活中随处都有产生,并维护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同时还要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让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让生活美好的重要作用。
2.教学难点:初步树立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初步培养遇事找法的意识和能力,指向学生核心素养中责任担当、国家认同、问题解决三大表现。
四、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同学们大家好!今年疫情中,我们爸爸妈妈让我们多了个称呼——神兽。那是爸爸妈妈对我们聪明伶俐的喜爱,当然也有表达你们在家有调皮捣蛋的嫌疑,更多是对大家未来的期望。大家知道,我们中国人民共克时艰,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取得重大成果,才有我们的“神兽归山”——返校学习。今天我带来一只真的神兽,它的名字叫“解廌”。
据说,解廌与法的起源有密切关系。最初,苍颉造字时把法字写作这个样子:左边是水,意思是如水般平正,象征法律的公正;右边是“廌”和“去”,表示法兽解廌秉性公正,能辨是非、明曲直,敢于伸张正义,去除邪恶阴谋。所以它是法的象征,法律的产生也就和解廌的存在连为一体了。
同学们,2020年5月28日,法律界有件大事,那就是我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诞生了,它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活动一:民法生活处处见
教师活动:出示小明一天中四个不同场景的照片,提出问题:这是小明一天里小区(物业缺失)、学习(个人信息)、购物(合同问题)、电子游戏(网络虚拟财产)所遇到的纠纷,引出“民法生活处处见”的主题。
学生活动:观察自己学校、小区、生活中的民法问题并拍摄照片。小组讨论后回答,《民法典》维系了生活的哪些内容?
教师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瞧,这是人民大会堂,它就象个典字。如果说这个“典”字就是一栋楼,由很多“房间”组成,那么这些“房间”其实就可以看成是各种现有的民事法律。如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等等。《民法典》就是把这些法律整合在一起。
设计意图:通过对生活中的民法问题的感受,认识到民法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知道新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即将实施,初步树立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初步培养遇事找法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二:民法内容条条清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介绍收集到的自己感兴趣的法律条文。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并分享。
教师活动:展示《民法典》宣传片。
教师总结:《民法典》的内涵很丰富,比如说一出生姓什么,什么时候才能自己购买大件物品,衣食住行样样都与它相关。《民法典》是一部百科全书,关系着每个人从出生到离世。
设计意图:这是对上一活动的进一步延伸,对《民法典》的内容是“生活百科全书”的自发性体悟活动,理解法律就在身边,特别是民法守护着我们美好生活这一主旨。
活动三:民法解疑事事明
教师活动:播放《二郎神囧事》小视频,引出两类“饲养宠物”的问题(孙悟空殴打哮天犬被咬;及二郎神遗弃狗咬人)及其法律条文,组织学生将此类问题展开例举解决法律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学习、了解《民法典》中“饲养宠物”的条文,能够在活动中进行准确运用法律。
附:第九章饲养动物损害责任
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第一千二百四十九条遗弃、逃逸的动物在遗弃、逃逸期间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动物原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
教师活动:发放《民法典》中相关法律条文,对生活中高空抛物、赠送生日礼物等法律问题开展模拟法庭活动。
学生活动:三部分的情境化教学:对高空抛物、赠送生日礼物进行场景再现;模拟法庭“小法官”宣判;“陪审员”对场景及法官的表现或是判断提出相关意见。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以情境化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民法问题,并尝试解决。通过选取生活中高空抛物、赠送生日礼物等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创设“生活”与“法庭”双情境,模拟法官与民事纠纷当事人的身份处理,学生在模拟过程中调动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初步培养遇事找法的意识和能力。
教师课堂总结:《民法典》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鲜明的轴线贯穿始终,使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外化于法律规范,内化于人民心中,为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活动提供了基本规则和价值遵循,凝聚起强大的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精神动力。让我们大家学习《民法典》,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围绕《民法典》的诞生、影响、作用、应用的方向不断推进,培养学生对法——特别是民法的理解与认知更加深入,更好地培养他们在生活中遇事找法的意识与能力,是涵养核心素养的实效课堂。
1.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学生通过“神兽”这个疫情期间的特殊称谓,引发神兽“解廌”与法的意义的教学,既是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更是对“法调节社会关系”这一定义的结构性教学的起点。与时代俱进、和生活同行,使课堂一开始就充满生机活力。
2.儿童生活提炼法律时空。学生生活中无论是通过观察生活、体察周边,还是法庭再现,都有效地让学生走进民法的适用时空。儿童生活中的民法特定情境,提供了调动孩子原有认知结构的生活线索,唤醒了法律认识及应用意识,通过与法律条文学习后的自我构建,课堂形成了一条构筑法律意识与提升法律能力的有效途径。
3.不完美课堂的真实存在。课堂遗憾不一而足,需要我们更整体地去思考与构建。但反思教学中最值得提升之处,在于对生活中民法适用方向的教学占比较大,对教学感知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特别《民法典》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法表达时乏力。如果课堂以自主探究的方式,对“道德问题”是否“法律解决”落实到具体生活实例,就能让学生以更高的起点做好后期的学习储备,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落地。
让我们吹响法律的号角,以生活化、情境化的教学让学生对民法有更多的探究性认识,提升以法解决问题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法治教育的课堂成为学生学会生活的平台,不断感悟社会与生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遇事找法意识与能力。让法律守护我们美好的生活!
03
“《民法典》让生活更美好”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
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带领学生走进《民法典》,重点学习《民法典》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民事权利及未成年人应如何践行《民法典》。本课教学的落脚点是让学生感受“《民法典》让生活更美好”,提高学习《民法典》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培养法治思维,树立法治信仰,提高法治素养。
2.学情分析。初中生身心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不足,维权意识薄弱;对民事权利的了解不多,学习不系统不全面;遇事找法的习惯没有养成,法治思维普遍较差。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法典》将会如何深刻影响我们的生活,当民事权利受到侵犯时,懂得利用《民法典》来捍卫自己的权利,成为学法、用法、守法、护法的好公民。
3.整体教学思路。本课立足学情,以“《民法典》与我们的生活”一体化课堂教学为主旨,以“未成年人与《民法典》”为视角,以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入手,通过学习、解读和践行《民法典》三大板块,让学生理解“《民法典》让生活更美好”。通过观看公益宣传片和知识竞赛活动,让学生走进《民法典》,初步了解《民法典》的编纂、概况和作用;通过解密民事法律年龄“密码”和动漫视频,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共同探究《民法典》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学会养成遇事找法的法治思维;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环节,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究生活在《民法典》时代的未成年人应如何践行《民法典》,激发学生自觉守法,全民护法的积极性,真正树立法治信仰,提高法治素养。
二、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民法典》的编纂过程和意义,以及《民法典》将深刻影响我们的生活,初步培养运用《民法典》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意识和能力。
2.增强《民法典》意识,懂得利用《民法典》来捍卫自己的民事权利,尊重《民法典》,敬畏《民法典》,践行《民法典》。
三、学习重难点
1.教学重点:《民法典》让生活更美好。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民法典》对未成年人、对社会生活的作用和影响,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和捍卫者。
2.学习难点:初步培养法治思维和方法。让学生了解《民法典》,学习《民法典》,养成遇民权问题找《民法典》的习惯,培养解决民权问题靠《民法典》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走进《民法典》
活动一:播放视频“《民法典》公益宣传片”
教师活动: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将会如何深刻影响我们的生活呢?请跟随公益宣传片走进《民法典》。
学生活动:观看“《民法典》公益宣传片”,了解《民法典》的概况和意义。
师生共同小结: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说,在民法慈母般的眼里,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历经66年的《民法典》将带领中国、中国每一个民众、中国的民法制度,进入全新的“民法典时代”,它见证了中国法治建设的不平凡进程。
设计意图:利用“《民法典》公益宣传片”引出话题,激情导入,激发兴趣。通过播放公益宣传片,调动学生积极学习《民法典》、了解《民法典》的欲望,调动课堂的氛围。通过观看公益宣传片,带领学生了解《民法典》的概况和意义。
活动二:《民法典》我知多少
教师活动:展示根据《民法典》编纂历程、意义和基本概况等编制的抢答题,组织学生抢答。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抢答。
教师总结:作为新中国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第一部以“民”命名的法典,她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这是一部写满民事权利的宣言书,是一部深深镌刻人民权利的法典。无论是吃穿用度,还是生老病死,可以说我们一生中各阶段都与《民法典》息息相关。
设计意图:通过《民法典》应知会基本知识的抢答,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民法典》,了解编纂的历程、意义和概况等,而且抢答环节高潮迭起,课室气氛活跃。
第二板块:解读《民法典》
活动三:“民事法律年龄密码”我知晓
教师活动:教师展示“对对碰”题板
0岁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8周岁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16周岁视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18周岁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学生活动:举手竞答
师生共同小结:
(1)胎儿——《民法典》为胎儿保留了继承、接受赠与的权利
(2)八周岁——有民事行为能力,但还受到一定限制
(3)十六周岁——在特定情形下可以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4)十八周岁——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设计意图:通过“对对碰”活动,引导学生解密民事法律年龄“密码”,认识到不同法律年龄代表不同的法律意义,承担不同的民事责任。使学生了解胎儿期、八周岁两个民事法律年龄是《民法典》编纂的亮点,每个人从胎儿时期开始就已经进入了法律保护和约束之路。
活动四:《民法典》护我成长
教师活动:教师展示情境、播放动漫视频《当哪咤遇上民法典》。
情境一:未成年人“游戏充值”“打赏主播”可以返还吗?——可以退款
情境二:疫情等突发状况下,未成年人生活无人照料怎么办?——完善监护制度
情境三:遭遇高空抛物怎么办?——守护好“头顶上的安全”
情境四:未成年人遭遇性侵害怎么办?——成年后仍可起诉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材料及视频,思考遭遇以上情境怎么办?《民法典》有什么解决办法和法律依据?寻找相关的法律条文。
师生活动小结: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都与民法息息相关。高空抛物怎么破?遭遇霸座怎么办?窃取个人信息怎么治……?公众关注的每个热点、难点和痛点,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解决办法。居住权怎么保障?人格权怎么维护?侵权责任怎么追究?……几乎所有民事活动,都能够在《民法典》中找到法律依据。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展示和相关法条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养成遇民事权利问题找《民法典》的习惯和意识。
第三板块:践行《民法典》
活动五:《民法典》与我同行
教师活动:生活在“民法典时代”的未成年人应如何践行《民法典》?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分享小组的看法。
师生共同小结:(1)增强守法意识。自觉学习《民法典》、遵守《民法典》。(2)增强权利意识。懂得自身有哪些民事权利,民事权利受到侵犯时,懂得利用《民法典》来捍卫自己的权利。(3)增强规则意识。尊重《民法典》、敬畏《民法典》,用实际行动捍卫规则文明,捍卫《民法典》。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对生活在“民法典时代”的未成年人应如何践行《民法典》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守法、权利和规则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民法典》、宣传《民法典》、践行《民法典》的热情,让《民法典》走进校园,走进未成年人,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树立学生的法治信仰,让《民法典》守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师生共同课堂小结:《民法典》来了,带着规则和指引为未成年人撑起了“保护伞”,让《民法典》的种子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让《民法典》守护我们健康成长。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初中生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出发,围绕“《民法典》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基于“未成年人与《民法典》”这一视角,设置“走进《民法典》、解读《民法典》、践行《民法典》”三大板块及五个活动内容。通过活动引导初中生揭开《民法典》神秘的“面纱”,让《民法典》走进校园,走进未成年人,落实法治意识这一学科核心素养。
1.基于生活,创设法治意识培育的问题情境。教师选取与未成年人生活相关的法律条文设计问题情境,将学生置身于情境体验场中,学生在情境体验中探寻《民法典》如何守护我们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民法典》、宣传《民法典》、践行《民法典》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基于体验,丰富法治意识培育的实现载体。教师采用课堂活动、公益宣传片、动漫视频来解读抽象的《民法典》条文,让法律条文鲜活起来。学生在活泼、形象的教学载体中,形成法治认知,提升法治思维。
3.基于情感,厚植法治意识培育的价值认同。《民法典》条文学习是尊法守法的基础,教师注重《民法典》的育人功能,以培养法治情感为落脚点,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形成对《民法典》的情感,认同和尊崇《民法典》,树立法治信仰,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法治意识,以迎接“民法典时代”的到来。
由于初中生对民法涉及较少,民事权利了解不多,再加上学生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水平还比较低,要较全面学习、解读和践行《民法典》有一定的难度,如何深刻全面地理解“《民法典》让生活更美好”的挖掘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教师如果能从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入手,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04
“《民法典》的前世今生:
人民至上,一生守护”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
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内容是以《民法典》的前世今生为背景,理解《民法典》的立法历史、立法过程和立法内容都体现我国的法律是党的主张与人民意志相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体现人民意志。从教育的意义上来看,本课教学的落脚点在于从《民法典》的前世今生中,从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的有机结合中引导学生理解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人民至上”理念。
2.学情分析。高中生通过各种新闻渠道和途径对《民法典》已有简单了解,但对《民法典》的立法历史、立法过程和立法内容是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缺乏深度的解读。从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结合中如何读懂《民法典》,理解“人民至上”理念有一定的难度。
3.整体教学思路。本课以《民法典》的前世今生为教学情境,结合《民法典》前世今生的相关内容,采用议题式教学法,开展活动型课程的教学探索。通过学生分享中国对民事权利保护的过程和视频《民法典的诞生》,从《民法典》的立法历史篇看编纂繁复,承载夙愿;通过何以为“民”,从《民法典》的立法过程篇看民主立法,为民书写;通过隐私之辨,从《民法典》的立法内容看人民至上,一生守护。
二、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立法历史篇小组分享中国对民事权利的保护过程,了解《民法典》的立法程序,培养法治意识。
2.学生通过立法过程篇何以为“民”的探究活动,理解《民法典》的立法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增强政治认同。
3.学生通过立法内容篇隐私之辩,全面了解《民法典》,特别是人格权首次独立成编,在保护私权利、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培养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从《民法典》诞生的历史过程中读懂“人民至上”的理念。
2.教学难点:我国的法律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
四、教学过程
教师导入:展示相关信息: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也是第一部以“民”命名的法典;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请学生猜一猜她是什么。
学生活动:根据提示的信息猜一猜。
设计意图:教师提供《民法典》的相关信息,通过猜一猜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猜的过程中先直观感受《民法典》的作用,导入本课内容的学习。
过渡:编纂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民法典》,承载着几代人的梦想,凝聚着几代人的夙愿。首先,我们从《民法典》的立法历史篇看编纂繁复,承载夙愿。
环节一:立法历史篇
教师活动: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课前搜集整理的中国对民事权利保护的过程——《民法典》的诞生与大家分享。
学生活动:小组代表发言汇报中国对民事权利保护的过程。
教师活动:《民法典》先后四次启动,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民法典》编纂要求,迎来了荣耀的法治之光。并播放《民法典的诞生》的视频。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直观了解《民法典》的诞生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分享中国对民事权利保护的过程和视频《民法典的诞生》,学生对《民法典》的前世今生有了初步的认识,即从《民法通则》到《民法总则》再到《民法典》的过程。
过渡:《民法典》一步步从无到有,再到成典的过程,历经波折,终于赢来了百花盛开!中国首部民法典核心是“人民至上”。立法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我们从立法过程篇来看民主立法,为民书写。
环节二:立法过程篇
教师活动:展示关于《民法典》立法过程的相关图片,思考《民法典》何以为“民”。
情境:从《民法典》立法过程看,《民法典》编纂工作自启动以来,始终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党中央对编纂《民法典》的工作任务作出总体部署,提出明确要求,确保《民法典》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一场广泛而热烈的“《民法典》大讨论”,成为法治中国的靓丽风景。无数中国公民多年来持之以恒地直接或间接参与。《民法典》在编纂过程中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广泛、公开征求意见,到基层进行调研,凝聚共识,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
探究:如何从立法过程的历史中读出“人民至上”。
学生活动:分小组合作思考,分享探究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解读和分析,促进学生对《民法典》的理解,增强高中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过渡:如果说《民法典》是一部人民权利宣言书,那么她的编纂史,就是新中国人民权利的保护史,记录着我们党领导人民为权利而奋斗的光辉历程。在社情民意、广集民声和汇集民智的立法过程中,人民的《民法典》更接地气,更具实效,使立法更好体现人民意志。接下来,我们从立法内容篇来看人民至上,一生守护。
环节三:立法内容篇
教师活动:设置辩题:年龄是不是一个人的隐私?
学生活动:分两组展开辩论,每组选取1位主辩和其他同学自由辩论。
教师活动:依据《民法典》条文,对辩手、辩论赛进行分别点评和总结,指出人格权首次独立成编,是《民法典》的突出亮点和重大创新,是世界法治史上,首开将人格权独立成编的先河。
师生活动:共同观看视频,感悟新时代的《民法典》,用一个个法条,对民众提供了一种“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关照,用基本法的形式回应社会公众的关切。
设计意图:通过辩论,在思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引导学生从《民法典》的立法内容看人民至上、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
课后实践:
包罗万象的《民法典》,将守护着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一世。为加强学习宣传《民法典》,请围绕“《民法典》与我们的生活”这一主题,撰写一篇发言稿,并与同学们分享。
设计意图:通过撰写发言稿宣传《民法典》,让学生理解《民法典》“以人民为中心”的立法定位,真正认识到《民法典》是保护其人身和财产权益的法典。
教师结语:
从《民法典》孕育与诞生的历程中,我们读出了坚持与梦想,体现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不断造福人民的执政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法治精神。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民法典》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真正行动起来,成为《民法典》的积极宣传者、忠实遵守者和坚定实施者!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遵循“课程内容活动化”的理念,展开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探索。
1.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本课创设了以《民法典》前世今生为主题的系列情境,让学生通过问题情境,领会《民法典》的编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培育学生对《民法典》的政治认同。通过隐私之辩,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通过对《民法典》立法程序的认识,培育学生的法治意识。通过撰写发言稿宣传《民法典》,培育学生的公共参与。
2.基于历史与现实逻辑统一。深刻把握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的辩证统一,用历史的眼光、国情的眼光、发展的眼光来理解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并付诸造福人民的生动实践。“以人民为中心”的立法定位的《民法典》,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3.基于情境培养思辨精神。情境是知识转化为素养的一个重要媒介,是培养学生思辨精神的方法和途径之一,是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现实基础。在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知识时,不是将《民法典》知识全盘托出,也不是简单地用指令性任务驱动学生完成学习目标,而是通过《民法典》系列问题情境的创设,通过何以为民活动探究,通过隐私之辩,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实际“各抒己见”,让学生在合作和探究中学习,激发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在思辨的过程中提升素养,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
4.基于学生生活实际教学。《民法典》的内容理论性强,如何将教学内容由抽象到具体,使思政课更有趣味、有意思、有意义,一个有效途径就是贴近学生生活,使教学内容更“接地气”,让学生感受到《民法典》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在感悟生活中学以致用。本课设计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加以深入分析,及时有效地生成育人时机。
专家点评
【欧捷,福建省南平市高级中学,中学正高级教师】
于盛世修典,为万民立法。福建省南平市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工作室以“民法典”为例精准推送,为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亲和力和实效性提供有力抓手。从教学内容的一体化衔接走向课程融合的一体化,通过整合不同学段的教育资源开展联合研讨,坚持全员育人,从创新活动形式、夯实教学内容、深化共建程度、辐射扩大范围等方面让一体化建设扎实落地。
一、把握教学内容学段的有效关联度,实现一体化教学的“融合贯通”。本次教研活动基于“《民法典》关系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是社会生活百科全书,与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充分认知了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等阶段的整体性,运用《民法典》这一教学内容的相通性,以螺旋式上升的方式,挖掘并展现民法教育与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建设之间的有效联结,对相关教学内容作了一番系统的分析研究,掌握新旧知识的有机衔接,帮助学生建构相关知识脉络,纵向有序拔节,横向稳步前行。
二、选择适宜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实现一体化教学的“润物无声”。本次教研活动紧紧抓住教学主阵地,围绕加强法治教育,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培育学生法治信仰,针对不同学情不同年龄的学生特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己的“田地里”体验、思辨、演进,并有意识加强年段间的融合,突破学段的界限。如幼儿的动画播放、观看玩偶互动情景,中学生的民法知识竞猜等教学方式,契合学生成长规律,保持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和教学设计的一体化,思想方法的引领润物无声。
三、加强对学生活动方法和技能指导,实现一体化教学的“精准演进”。学生成长于活动中,活动是学生的天性。本次教研活动立足学情,基于学生生活,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加强活动引领,精准推送一体化进程,让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案例分析、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知识习得、技能掌握和情感积淀,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和活动内容课程化,培育学生法治意识。
四、畅通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的路径,实现一体化教学的“守正推新”。新形势下大中小幼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同向同行,既要注重不同学段学生思维的差异性和情感养育的阶段性,又要观照学生价值观念和素养发展的历史性与前瞻性,既要有讲政治的高度站位,又要有讲情怀的德性关怀。本次教研活动无论是关注“高空抛物”“胎儿权利保护”,还是“饲养宠物”“人民至上”等,都是在历史与现实逻辑的统协中引导学生坚持依法治国、人民至上等价值取向,鼓励学生在生动的法治体验和实践中立德聚魂,推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育人构建。
本文为“一体化教学设计”特约稿件,选自《思想政治课教学》202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