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0亩水稻迟迟不收 浸泡后烂在田里

中华粮网

天下粮事,尽在粮网!
645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几十万公斤的稻谷,在田里泡着水烂掉了……”8月25日,回到老家的黄前春看到眼前的一幕,痛心疾首地向极目新闻记者报料称,其老家下赛湖670亩稻谷成熟后,一个多月都没有人收割,全泡在水里烂掉了。记者介入采访,相关部门却各有说法。

670亩水稻遭水淹

8月24日,湖北黄石普降暴雨。在美丽的大冶湖畔,狂风夹裹着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打在身上,让人感到丝丝凉意。但最让黄前春心寒的并不是天气,而是下赛湖那片原本金灿灿的稻田全泡进了水里。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原阳新县太子镇西山村和韦源口镇塔时村中间隔着大冶湖,因采矿,这里被湖北省三大煤炭基地之一的七约山煤矿进行了筑堤围湖,形成了一片低洼区便是现在的下赛湖。1993年,阳新县将原太子镇西山村和韦源口镇塔时村等7个村组建为金海煤炭开发管理区。

下赛湖有1800多亩的面积,经过近40年的耕种,已形成了一片良田。因原来的湖面变成了良田,西山村和塔时村常为地界纠纷发生争执。2019年底,现金海管理区划归到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区管辖,而下赛湖也被当地政府收回统一经营。

今年56岁的黄前春1984年考上大学后,便离开了西山村,毕业分配到新疆工作。几年前,他从新疆回到了老家,在黄石找了一份工作。7月,他回到村里,看到下赛湖莲藕长势喜人,稻田金灿灿的稻谷压弯了腰,一派田园风光,让黄前春深感自豪。但是,他却发现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那些已成熟的稻谷却迟迟不见有人收割。

眼见近期天天下雨,积水将670亩稻谷渐渐淹没,让黄前春心痛不已。

捞起的稻谷已发芽

“从涨水到整个淹没水稻,前后有半个月的时间。”黄前春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在黄前春的带领下,记者赶到西山村下赛湖,除了一些荷田的荷叶和田梗上的杂草,水稻田已是白茫茫的一片水域。

“前几天稻谷还能露在水面上,这两天下雨,全淹没了顶。”在黄前春提供的图片中,记者看到有部分稻谷成熟后,“弯腰”浸泡到了水中发了芽,但仍有多数的稻谷在水面上。

虽然当天下刮着大风、下着雨,但仍有当地村民自告奋勇下水捞起被浸泡的水稻。村民下到水田中,水已淹至腰部,从打捞起的水稻中上,稻谷确实已发芽。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管理这片水田的是西山村的6名村民。

“为何稻谷成熟后迟迟不收割?”面对记者的疑问,其中一名管理该水田的黄某拿出“金海管理区基本农田整治工程招标书”介绍,今年3月份,金海管理区公开招标,对下赛湖670亩水稻田进行耕种,他们6人中标后,按合同要求只负责播种,但并不负责收割。黄某称,该招标工程虽然目前还没付钱,但早在5月份已通过了验收。

“收割水稻需要排干水,但由于水田的水不让排,所以一直无法收割。”黄某解释称,这片水稻在7月20日就可以收割了,没有收割的原因是环保部门不让向大冶湖排水,导致这片水田淹水。

排水不及时导致淹水

“收割机不能收割,可以让老百姓自己来抢收,总比烂在田里强吧?”这些解释在黄前春看来,根本就不是理由。

“670亩水稻,至少可收获25万公斤以上稻谷。”黄前春算了一笔账,只要管理得当,水稻亩产可达600公斤左右,最差也能达到350至400公斤左右。一个多月时间迟迟不收割,让20多万公斤的水稻白白烂在了田里。

在黄前春提供的图片中显示,8月15日开始,稻田的水已开始淹没了水稻,只剩一些青苗露出水面。

“下赛湖的经营权,是新港(物流)工业园区港城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金海管理区分管农业的党委委员李继红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介绍,因为前期的投入都是港城公司在负责,所以他们无权让村民自行去收割稻谷。至于由管理区组织进行招标、签订合同,也是受该公司的委托。

李继红坦称,由于下赛湖地势比大冶湖低,排水只能往大冶湖排,虽然环保部门在3月份和7月份制止过,但他们仍在加紧排水。在该管理区提供的电费中,7月份排水电费有1.5万元。虽然努力在排水,但无奈近几天黄石降暴雨,导致最终水田被淹水。

“我们还没有接手下赛湖的经营权,正在与金海管理区洽谈中。”记者联系港城公司,该公司一夏姓负责人介绍,他们之前确实垫付了一些费用,但并没有正式接手该湖的经营权。

“不管是什么原因,不能让成熟的稻谷眼睁睁烂在田里。”黄前春叹息。

(来源: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记者 梁传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