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靖称他“中原钟繇”,孙权看重他,诸葛亮还以他为“古之石友”
放个诸葛亮吧
三国英才何其多,只是大部分都在魏国碗里,这么一算蜀国还是有点惨。不过还有本地人才可以发掘一下,比如吴懿、杨洪、王平、杨戏等人,还有这位,张裔,字君嗣。
一打拼音就依次崩出张翼、张嶷、张裔三位,当然主角还是张裔。这是位土生土长的蜀人,年轻时就饱读经书,《公羊春秋》、《史记》、《汉书》。
许靖入蜀的时候,觉得张裔才思敏捷,给了他一个评价“中原钟繇”。钟繇可是官至太傅的人物,许靖本身就是当世名士,善于品评人物,还参与创办“月旦评”。他的这个评价无疑会让张裔的名声更加响亮。
身为蜀人,自然是在刘璋麾下打卡上班,张裔也没多受重用,就当了个州从事,还有个帐下司马的兼职。刘备入蜀,张裔负责带兵抵挡张飞,结局显而易见,张裔兵败回成都了。刘璋投降时,张裔还当了回信使,享受了一次刘备的高级礼遇。
等刘备接管益州,一朝天子一朝臣嘛,张裔升任巴郡太守,还担任司金中郎将,主要负责农具、兵器的打造。但是好景不长,益州郡的土著们搞事,不仅干掉了太守,还派人去联系孙权,意图很明显,张裔就在这个时期被派去了益州郡。
干什么事都得有个领导者嘛,土著带头人是当地豪族雍闿,他听说张裔要过来当太守了,怎么刚干掉一个又来一个。雍闿觉得自己当太守才行啊,心里很不舒服,就开始散布谣言“张裔就一闷葫芦,表面光鲜内心粗糙,咱也不杀他,弄到孙权那去刚刚好”。
就这样张裔开始了在江东的生活,就属于一个流亡状态,孙权倒也不知道有这么个人。一直到刘备去世,诸葛亮主政时才想起来张裔这么个人,派邓芝出使顺带给了个小目标:带回张裔。算了算时间,刘备入蜀214年,去世223年,张裔要是运气比较差的话,他在江东待了将近10年,人生又能有几个10年?何况张裔已经58岁了。
孙权一直到邓芝提起张裔,才知道有这么个人,自然是随口答应送还张裔。临行时和张裔随口聊了聊“蜀地卓氏和司马相如私奔,这风俗可不太好”,张裔回应“卓氏可比朱买臣之妻贤惠多了”,张裔这话说的很到位,卓氏是蜀人,朱买臣是吴人,孙权抹黑蜀国,张裔自然要吐槽吴国。
孙权又问“你回去肯定不是种田了,必然要当官,你打算怎么报答我啊?”,要不然夸奖张裔才思敏捷呢,他立马奉承了孙权一句“我58岁以前是父母给的,以后就是大王恩赐的岁月啦”。孙权对此很满意,张裔却在后悔没装糊涂,赶紧改道回国,这才没被孙权给留住。
诸葛亮其实很看好张裔,长期把张裔放在丞相府中培养,张裔作为丞相府长史的时候,当诸葛亮出镇汉中,朝廷事务基本就是张裔、蒋琬两位长史说了算,可以说是两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张裔也念着诸葛亮的好,他经常说“丞相赏罚分明,就愿意跟着他混”。第二年张裔北上去拜访诸葛亮时,有上百人相送,车马直接把路堵死了,放在今天就是大明星的待遇。张裔也明白根源所在,吐槽了一句“人们敬重的是丞相长史,张裔在这位置上快累死啦”。
提起张裔就要说杨洪,这两位年轻时就是好朋友,杨洪很清楚张裔的性格缺陷,诸葛亮要任用张裔为留府长史时,就去询问杨洪的意见。杨洪表示“张裔才情过人,但是处事不公,不如留下向朗,还是让张裔在您身边混吧”,就为这事张裔和杨洪恼了好长时间的别扭,但杨洪去世,孤儿寡母都是张裔照顾的。
诸葛亮为张裔也是操碎了心,在《诸葛亮集》有记载,诸葛亮写信鼓励张裔“离异女性不再上门,枯萎的韭菜也不再栽种,它们都有羞耻之心,这位同志该怎么做你明白了吧?”。
另一封信则是劝说张裔,那会儿张裔和岑述闹矛盾,诸葛亮表示“你在陌下我担心得食不知味;在南海我忧虑得寝不安席,我觉得咱俩就是古之石友了,这关系多铁你懂吧,岑述也是我信任的人,你咋就忍不了呢?”。
不枉诸葛亮费尽心思教育,张裔这个长史当得也还不错。诸葛亮有什么事都会和张裔、蒋琬聊聊,比如碰见姜维这样的人才,诸葛亮还专门写了2封信给张裔他们。230年,张裔去世,也就是说他只给诸葛亮打了7年工,就撒手人寰了...
最大的优点就是,才思敏捷。
诸葛亮:诸葛亮:就冲这名字还要我起标题?
杨戏:他深受诸葛亮青睐,为蜀汉群臣作赞文,却因为人傲慢被贬为庶民
蒋琬:诸葛亮的接班人
看官如感兴趣,关注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