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文章的一些方法
作者:薛志军律师(文章来源于:四川瑞鼎律师事务所,关注公众号:瑞鼎律人)
作为律师,表达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表达帮助我们更好地工作。表达中,包含着情绪,这些是我们对事物的个人看法和感情色彩;包含着逻辑,这些是我们对客观规律的理解和展示;包含着目的,这些是我们希望传递的信息;包含着策略,这些是我们完成表达的一些技巧。良好的表达,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专门训练,从而让大脑中的想法成为能够被充分理解的意思。写作,在表达的训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提起笔来写一篇文章,好难啊。
当前,我们因习惯了朋友圈、微博等媒体的碎片化的表达方式。习惯了三言两语说完事情的“言简意赅”的表达幅度。习惯了缩写字面、缩写词组代表的“梗”的表达惯例。完成1500字的小文章,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很困难了。没有那么多的不重复的词汇可以被串联起来,没有那么多的内容和要点能够被组织起来。表达技能和方式的匮乏带来了语言的平庸、苍白和无力。而律师,需要表达,需要语言的力量。简单到2个小时的庭审的案子,十余个观点的前后陈述,起承转合,攻防转换,都是靠一言一语的表达实现的。万余字的内容,需要在这2个小时内依次依序慢慢展开,从开始到结束。完不成千字随笔,何来万言雄辩。
写出来的东西,是要给人看的。不论这一篇内容好与坏,都是当前自己个人的认知高度的体现。志同道合者的赞赏,多元意见者的批评,前辈同侪的建言,先驱领袖的不屑,都是有益的回馈,帮助我们做到更好的助力。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思想,需要不断碰撞,才能升华。所以,写文章,首先要不怕人看,不怕人说。
任何的表达不能脱离特定的时空环境,否则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噪音而已。时空环境中,故事叙事的人物、时间、地点三要素是永恒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首先,确定文章的读者画像是很重要的。特定的读者,是我们这篇文章表达内容的接受对象。确定读者的画像,才能够坐到板凳上,确立自己的立场。一篇文章是一次观点的表达。观点,都有立场和角度。我们如果以企业的视角看待劳动关系的构建,那么读者一定是企业的投资人或者管理人。我们如果讨论劳动维权问题,那么读者一定是普通的劳动者们。对于前者,需要一起去探寻利益的最高平衡点。对于后者,传递法律的正义与力量必不可少。
其次,把握时间。在正确时间说正确的话。追逐热点的文章,一定不能忘记24小时传播规律;探索未知的文章,会贯穿历史的长河。写作文章时,要把握文章内容的时间、写作的时间、阅读的时间几项关键要素。比如我们现在分享一些关于合同效力的文章。如果我们评判过去的案件,那么需要引用案件当时的法律规定。如果我们分享对未来的指导经验,则应当引用当前的民法典的规定。同时,写出来的东西都有时效性,应当及时发表,让读者能够立即阅读到内容。在民法典已经实施的当下,再去探讨婚姻法的司法解释的规则,已经不具有现实的意义。
构建起一篇文章的内容,需要从情绪、逻辑的不同方面逐次递进。
题目是一切的出发点。1500字的小文章,不需要太宏大的立意。不必急于表达对宇宙的看法,何不先谈谈这杯茶的味道。能够切实地说清楚一个小问题,足以。一个事例,一些规则,一些解读,一些建议,足够了。积少而成多,逐步积累。在未来,自然就有了一些章节和著作。即如对行业政策等的解读,也可以拆分成多个细小的点,在不同的文章中,逐一呈现。另外,在一篇内容说清楚一个事情即可。没有必要非得把所有的点,都在一篇内容里面展现。贪多嚼不烂,点太多照顾不过来。文章也就没有了主心骨,只有一地鸡毛。
构建起提纲和结构来。不要急于开始创作内容。先把框架建立起来。先写提纲,将起承转合,逻辑结构和表达的先后顺序排列清楚。然后再逐一完善文章的经脉和主要观点。剔除掉前后矛盾的地方。同时,通过提纲,将自己的表达范围始终围绕在核心内容的周围,不至于成为脱缰野马,失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