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迷宫里找出口,或者,在迷宫外找入口
GOOD NIGHT
曾经写过一篇推文《读书苦,如果觉得读书不苦,那你读的一定不是书》,些许浅薄之语,但也愿自己能够以此养志。
也有好长时间了,读书不得其法,而又没有头绪,杂然读之,生生拼出了一个量,却无质的改变,可见愚钝之极。
因着文题这句话,想起《围城》里那句话: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又像被围困的城堡,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细想,这个理儿用在其他地方也合辙,读书、婚姻、感情、生活等等。
围城也好,迷宫也罢,无非就是一个形容。
重点只是在“进去”和“出来”(或者说入口和出口)。
真的就像那首歌唱的“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有恃无恐”一样,即使一鸟在手,也妄想在林双鸟~
突然想起朋友在旅行途中发的朋友圈:
专程搭着飞机,来到另一群人住腻了的地方。
很多时候,我们忙忙碌碌,无非就是期望“肥了存折,瘦了自己”,到头来发现,完全是反着来的。
如果说,真的能忙到没时间风花雪月,也不失为一种幸福。
可是,这种情况应该极少见吧?
更多时候,我们也是望着碎了一地的回忆,任它刺痛我们的脚心。
读《国史大纲》是了解到钱穆老先生的这样一段经历:
二十七年秋,聯大文學院由蒙自遷返昆明,先生以昆明煩囂,不宜著述,故除半週任課外,其餘半週則卜居宜良。因友人之介,得獨自借居宜良縣長座落城外西山岩泉下寺之別墅,不接人事,專意撰著。
当时留下这样一个记录:在喧嚣的时代洪流中,守住心灵的一方净土,是这些大家得以摆脱心智、情绪及诸多外在因素而成就一番事业的根本。
他们应该是看清了迷宫的人,而我们还在纠结迷宫的入口和出口。
在之前的推文中,写道:可能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在一个包围圈中,极少数的人通过各种方式冲出了这个包围圈,然后以一种极其自信的语气讲述着自己的经历。而我们尚在包围圈的人呢,既没有这个魄力去挣脱这个包围圈的阻挡,内心深处却又不甘心就这样囿于其中,就像羡慕那些浪迹天涯四海为家的灵魂,最终却只能朝九晚五的困于两点一线的牢笼中一样,经受着思维和灵魂的双重折磨,满含不甘与无奈。
或许这样说,会显得很丧。还是希望你允许自己丧一会儿,但丧完之后,还要继续发光。
末了,送你一句话,
向前走的理由,只因后面是万丈深渊。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