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高危人群血脂正常还需要降脂吗?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oL5dHzoZcB1rT64ywdg9dg
脑卒中危险人群血脂正常还需要降脂吗?
脑卒中高危患者常疑惑的问:化验单上显示血脂在正常范围,还需要吃降脂药物吗?没有高脂血症,还需要降脂治疗吗?
患者常常很害怕脑卒中,但对血脂异常却不甚在意。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正由于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及吸烟饮酒等因素的长期作用才最终引发了脑卒中。
临床化验单上血脂检测的基本项目为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容易沉积在血管壁,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损害血管,故可通俗的称为”坏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则可以将沉积在血管壁上的有害物质转运走,起到保护血管的作用,可以通俗的称为“好蛋白”。
以低密度脂蛋白或总胆固醇升高为特点的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ASCVD)重要的危险因素。
ASCVD包括稳定性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等。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可显著减少它的发病及死亡危险。国内外均提倡以降低'坏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来防控它的危险。
(图片来源于网络)
脑卒中高危人群,化验单上显示血脂正常,还需要降脂治疗吗?又该怎样控制血脂呢?
一、改变生活方式:
健康饮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坚持规律的适量运动。
专家强调,无论是否口服调脂药物,都必须坚持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
二、药物治疗:
根据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程度,决定是否需口服药物调控血脂。建议将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到如下目标值:
极高危者<1.8 mmoL/L,高危者<2.6mmol/L,中危和低危者<3.4 mmol/L。
极高危人群首选口服他汀类药物,将低密度脂蛋白降到<1.8mmol/L。
极高危人群: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包括缺血性脑卒中、TIA)
高危人群: (1)低密度脂蛋白≥4.9 mmol/L或总胆固醇≥7.2 mmol/L的人;(2)糖尿病患者且年龄≥40岁,即使低密度脂蛋白在1.8—4.9 mmol/L或总胆固醇在3.1—7.2 mmol/L,仍属高危人群。
有以下其中2项的,属于高危人群:
(1)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100 mmHg;
(2)非高密度脂蛋白≥5.2mmol/L;
(3)高密度脂蛋白<1.0mmol/L;
(4)BMI(体重指数)≥28 kg/m2;
(5)吸烟
专家强调:
非心脏原因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应该长期口服他汀类药物,以减少卒中发生的危险。
头颈部大动脉狭窄(狭窄率70%~99%)引起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建议把低密度脂蛋白降到<1.8 mmol/L。
长期口服他汀类药物总体上是安全的。但既往有脑出血病史的非心脏原因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需要权衡风险和获益后再决定是否使用。
他汀类药物一般一天口服一次,服用时间没有限制,但晚上服用对低密度脂蛋白的降低效果更佳。
服用他汀类药物达到疗效后,应该继续长期使用,如能耐受应避免停用。因为停用他汀类药物有可能增加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可换用另一种他汀类药物、减少剂量、隔日服用、或换用其他种类调脂药物,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那是不是将低密度脂蛋白降得越低越好呢?并不尽然,将低密度脂蛋白降的更低需要增加药物剂量,药物剂量的增加会导致相关不良反应增多,比如肝功能异常,肌肉酸痛等。
合理控制血脂,减少脑卒中威胁,从现在做起!
参考文献: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44(10),833-853
(编辑:杨晓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