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有块“搓衣板”,被扔在池塘边几十年,考古专家:它是圣旨
说起搓衣板,大家都知道这是在洗衣服的工具。可没想到,浙江境内箬横镇三房村的村民,曾经捡到一块“搓衣板”,放在池塘几十年,竟然能让专家亲自到现场来查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一起来看看。
原来,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物质生活条件还没有现在这么好,为改善村里人的生活,村里开始进行兴修水利工程。那首先还是要把相关地区给清理干净,这样才能展开工作。由于这件事对大家都有益处,所以有一些村民也来帮忙,在山上,村民们发现了一块石碑,长80厘米,宽约70厘米。
由于担心它妨碍到施工,就从山上让人抬下来。原本想拿它另有用处,可大家到了山下后才发现,这块石碑上面居然刻有文字。他们认为很有可能是块墓碑,那很不吉利,就不想要了。所以就扔到村外的池塘边上。
没想到,来洗衣服的村民们都把这块石碑当成了搓衣板,因为它的材质确实很坚固,洗起衣服来也很方便。毕竟在那个年代,村里没有自来水,也没有洗衣机可以使用。就这样,村民们捡到石碑当“搓衣板”的事情很快就传开了。几十年后,文物局也得知这个消息,立刻派出专家赶到现场查看。
文物专家对着石碑仔细观察以后,才发现这原来不是墓碑,还在上面发现了“奉天承运”这几个字。仔细一看上面的内容,那更加不得了。原来这是一道清朝光绪皇帝期间的石制圣旨,内容说的是有一个叫林修的御厨,因为做出来的菜肴很好吃,所以得到光绪帝的赏识。
为了奖励他,又能纪念他厨子的身份,就特意打造了这样的石碑。能让皇帝特意下道圣旨来奖励的御厨,想必不单只是厨艺厉害,可能还有其他的手艺能让皇帝欣赏,此人真是不简单。村民们知道这个消息以后,都感到很惊讶,原来圣旨还可以是这个样子。
自己居然把圣旨当成搓衣板这么长的时间,不过,这也不能完全怪村民们,毕竟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都不高。虽然专家们表示这个圣旨具有一定收藏价值,但石碑经过长时间,已经起了很大的变化,有很多字都看不清。但它还是记录下了当时的历史,能让人们了解到当时在光绪年间还有这样的一件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