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会”的标准
部门内部做了一次培训:培训内容是解读一项法规。这是一份已经修改过的培训材料,比第一次内容丰富,但是依旧还是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突出问题有三个:逻辑不清楚、讲解人不熟悉材料、外延知识不清楚。
所有的表达都应该有自身逻辑:对现象的解释、对结果的原因分析……都是逻辑,这份材料目前几乎看不到作者的逻辑,只是机械地把法规条文罗列出来。
解读法规的逻辑没有了,没有重点,没有责任人,没有“如果不做”会有什么惩罚,没有难点的详细分析。
材料熟悉与否则很容易就感觉得到。讲解的时候注意力更多在看材料上,而且是照着念,表达得不流畅,对于外行的人来说,一些专有名词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最后的结果就是听众听得迷迷糊糊。
针对材料里的几个概念,当听众提出疑问的时候,作者因为自身没有了解,也解释得含糊不清。
这三个问题都可以通过训练,学习得到改善,但是我对他们对自己的东西不熟悉感到惊讶,因为其中一个内容点是上次我单独说过的,可现在看起来,他们依旧没有真的理解,不光是他们的问题,还有我“教授”能力不够的问题。
一个知识要到什么程度才能算真正的“会”?
一开始是能学会别人手把手教授的东西,通过简单的模仿,能复制出同样的“结果”。比如小学生可以根据老师教的方法重复出“15×5=75”。
再进一步,根据运算法则的学习,可以掌握两位数以内任意两个数的乘法。
理工科的数字练习可能相对简单,对于用文字描述的抽象概念,如何算学会?
一开始是机械记忆,进一步,找最简单的语句结构,哪个是关键词,哪些是形容词,副词,这个步骤的关键点是把最核心的那个词或者短语找出来。然后分清楚对它的限定词。
熟悉到倒背如流,依旧不是最好层次的“会”,倒背如流,顶多是“很”熟悉,可如果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还是满嘴的“专业名词”,其实还是不熟悉的另外一个表现,它构建了天然的一座城墙,城墙外的人看不见城内人不会的尴尬。
我上次跟他们说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就是这种情况,强调半天也还是再用一堆专业名词解释专业名词,不够通俗易懂,不够内化,不够接地气的表达,他们也不好意思再问我,结果干脆理解错了。
费曼学习法中最后一个阶段的表达其实是最能体现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一项知识的方法,它要求你可以特别简洁地表达出来,能够让一个十岁的孩子听明白。
所以,能一字不地背诵不算会,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