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口”

面对湿气,许多人恨不能除之而后快。但苦恼的是,这湿气究是个什么东西,怎么老除不掉?

黏糊糊的湿,为何缠绵不去?

《黄帝内经》曰:“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风以动之,湿以润之,寒以坚之,火以温之……寒暑六入,故令虚而生化也。”
作为六气之一,“湿”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有着重要的作用,能润养人体,一旦缺失,人就会变得干巴巴。
可如果湿气过重,则会成为致病因素,表现在机体,则会遏制气机,气机上通下达不畅,使人浑身不对劲。

湿气分两种

1
外湿
即环境中的湿。如南方地区普遍全年潮湿,回南天、雨天时,更是湿上加湿,此时,湿邪易从外侵袭人体,称之为外感湿邪。
外湿难挡,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潮湿天关好门窗,避免湿气入室;衣服没晒干,切勿往身上套,以免湿邪侵身。
2
内湿
即人体自产的湿。当体内水液运化障碍时,会使得湿邪内生。
这主要与脾胃功能有关。脾主运化,脾气强时,水液就能正常运化转输;如果脾气虚弱,则运化水液的“功力”大不如前,水就会在体内停滞、堆积,从而导致水湿内停,湿邪内生。

体内湿不湿,就看三阶段

第一阶段:容易疲劳,经常觉得累,倦怠乏力;脾主运化,胃主受纳,看到食物没食欲,吃东西不香,这是脾胃虚弱、运化无力,脾胃排斥饮食的摄入。
第二阶段:吃东西不消化,饭后打嗝,肚子胀的难受;脾虚则生湿,痰湿蒙蔽头目,出现头晕目眩;聚湿生痰,痹阻心胸,引起心悸。脾湿还会导致浮肿。
第三阶段:经常拉肚子,反复耗气,对脾循环伤害;脾胃功能不足以吸收代谢过量的营养脂肪物质,再加上活动消耗量少,日久形成脂浊痰湿,从而造成肥胖。

身体有两个“祛湿口”

1
阴陵泉穴:健脾化湿
阴陵泉为脾经之合穴,而脾有运化水湿之功,在临床上,阴陵泉有“健脾利湿第一穴”之称,可用于各种水肿、黄疸、心胸痞满、小便不利之症。
日常可通过按揉、刮痧、艾灸等操作,刺激阴陵泉穴,从而达到健脾祛湿的效果。
2
委中穴:畅通水道
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经,而膀胱经作为人体的祛湿排污通道,委中穴是这个通道的排污口,如果此处不通畅,湿气便排不出去,就会导致关节炎、腰痛等疾病的发生。
具体操作:每周或隔周腘窝处连续拍打5~10分钟,会出现青、红、紫、黑等类似刮痧时候的出痧反应。
同时拍打腋窝的极泉穴和肘窝的曲池穴,能增强祛湿效果。
1、按揉
每天坚持按揉10分钟左右。同时,可配伍按揉足三里穴、承山穴、丰隆穴3穴。
按揉以上穴位时,会有明显的酸胀感,坚持按揉一段时间后酸胀感减轻,这是湿邪渐散的征兆。
2、刮痧
取刮痧板(或光滑、钝圆的物件如汤勺、牛角梳炳等),在阴陵泉穴上涂上刮痧油(甘油、润肤油等黏稠润滑的液体即可)。然后,使刮痧板与皮肤成45度夹角,施行刮痧。
注意:力度由轻到重,以耐受为宜,刮至皮肤发热、发红即可,建议隔天进行一次,刮2至3分钟为宜。
可配伍刮血海穴、丰隆穴、承山穴3个穴位。
3、艾灸
调理时长每个穴位15-20分钟,经常艾灸,可把湿毒和多余脂肪排出去。
艾灸取穴:中脘穴、水道穴、阴陵泉穴、丰隆穴、涌泉
以上几种方法都可以很好地祛湿,无论是按揉、刮痧还是艾灸都很适合。如果您目前对湿气感到困扰,那么一定要试试。

以上仅供参考,请在医师的指导下调理。

审核:卢药师

编辑:三七小妹

刮这里49下,全身湿气都排空!

古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
湿气之所以这么难缠,就是因为它不分季节,不分体质,不分男女,不会自愈,随时趁虚而入,而“十人九湿”也是这个原因。

湿气是什么?

湿气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之一,是中医最重要的一个常识。湿就是身体的垃圾,是粘滞的脏东西,体内有垃圾,必然会影响身体的健康。
湿有两种,一个是自然界的湿邪,例如多雨的气候和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外湿);另一个是人体的气机运行过慢过缓,形成了壅滞而产生的湿邪(内湿)。

湿气重会出现哪些症状?

 关节僵硬 

如果一个人身体内的湿气太重就会导致湿邪进入到关节部位,身体内留有寒气,会导致寒湿在关节部位相遇形成湿寒,损伤关节部位的健康,
长时间下去就会形成四肢僵硬的现象,严重的还会影响到正常的活动。

 大便粘稠 

湿气重的人粪便很难成形,还会粘连在马桶上,想要用水冲干净也是非常困难的。
这种症状多数是由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引起的,经常吃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就会导致寒气入侵到身体内,出现大便粘连的现象。

 舌苔厚口气重 

如果早上起床之后总觉得嘴巴粘粘的,舌苔厚重,口腔内的异味即便通过刷牙也没有很好地改善,一旦出现这些情况很有可能是因为湿气重导致的。

教你3招,逼出体内湿气

 1、找准身体的排湿口 

委中穴
委中穴位于腿窝的中心点上,这里有个穴位叫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经。
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去湿通道,而委中穴便是这个通道上的排污口,如果这里不通畅,湿气排不出去,可能会导致关节炎、腰痛等疾病的发生。
所以平时可以按揉此穴位,每次拨动或者敲打不少于49下。
曲池穴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于此。
现代常用于治疗肩肘关节疼痛(或者肩周炎)、高血压、荨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等。可以在肘窝的位置连续拍打5分钟左右,以感觉到酸胀为宜。

 2、喝薏米红豆粥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
赤小豆,可以补心养血,古籍里记载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说经常吃赤小豆还有减肥的作用。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
这两味药可以起到养血、祛湿的作用。不仅如此,薏米红豆粥还具有良好的减肥功效,既能减肥,又不伤身体。

 3、少吃生冷

在湿气如此重的环境中不要吃伤脾胃的食物。喜欢吃甜食的人也需要注意,因为“甜腻化湿”。
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无限量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寒凉性质。

以上仅供参考,请在医师的指导下调理。

审核:卢药师

编辑:三七小妹

祛湿名方:四神汤,把湿气彻底去净!

 三官庙 2022-11-21 10:47 发表于山东       土豆微信

三官庙

沂州三官廟,古時為較大的道教活動場所,廟內供奉三官大帝,史書記載始建於唐開元三年(公元715年),二零一二年進行復修重建,並設立為道教活動場所。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鲁(2022)0000041

公众号

气候潮湿、空气湿气浓度大,故而身体也难逃湿气的侵害,像昏昏欲睡,身体沉重,肠胃不佳、精神不振、四肢沉重、皮肤起疹子、雀斑加重等等这些都是湿气重的表现。
中医认为:湿气不除,后患无穷!因此身体除湿是很关键的一步。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祛湿呢?此文值得所有人看看!
首先,来了解湿是什么
形象的说,湿是咱们身体的垃圾,是粘滞的脏东西!体内有垃圾,必然影响咱们身体整体的健康情况。
湿,有两种,一个是自然界的湿邪(外湿),另一个是身体自己产生的湿邪(内湿)。
外湿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比如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驱风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风湿,就往往是慢性疾病,一时半会儿很难祛除。
现代人贪凉、熬夜、不爱运动,脾胃越来越虚,由此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脾的运化功能受到伤寒,水湿聚积体内,形成内湿。
凡有内湿的人,一旦遇到湿度大的环境,里应外合,极易引发身体不适。而且有内湿的人,吃再多补品都如同隔靴搔痒。
因此,祛湿是调理慢性病、拥有健康身体的关键时期,如何有效祛湿呢?中医认为,除了自身所在的生活环境之外,身体脾胃的运化功能才是我们祛湿的根本利器。因为脾胃虚,湿气才能产生,所以杜绝湿气生成之源才是关键!而“四神汤”就是健脾祛湿名方,故而小编向各位推荐这个健脾祛湿名方。
四神汤是中医著名的健脾祛湿食方,其中“四神”是指:薏仁、莲子、山药、茯苓。
注意:四种食材的比例是1:1:1:1,约每味20克左右。
这四位“神仙”,汇集在一起后互相补遗,制成的汤水对人体具有健脾、养颜、祛湿、降燥等诸多益处,几乎发挥出了“无敌”的功效,四神之名当之无愧。
四神汤的传说
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随伺在旁的四位爱臣、由于日夜操劳,加上舟车奔波、水土不服,因此相继病倒,连御医也是束手无策,不久有一道人帮他们开出了“莲子、薏仁、淮山、茯苓等量炖猪肚”的药方,四位大臣服下这药方之后,果然立即痊愈。
此后,每有官员南巡,皆以此方炖煮食物养身,久而久之,此方便以“四臣汤”为名在民间广为流传。当这药方传到台湾之后,由于不清楚“四臣汤”的由来,并且“臣”和“神”的台语发音相同,因此以讹传讹而成为“四神汤”。
四神汤,以甘平为主,甘能治水,故能健脾和胃。
山药以补虚为长;
茯苓以去湿为长;
薏仁有化湿之功,又能清热,因为湿久会化热,变成湿热,薏仁最擅长清湿热;
莲子养心安神为首功。
四神汤里不但有茯苓化湿,还有薏苡仁来清热,薏仁还能把湿气转化成津液,又有山药莲子补虚,且能镇水,达到安神之功,使湿气不再为害,从而整体调理身体,达到健康。
整体功效:祛湿清热,健脾养胃,美白皮肤,补益心肺,调肝固肾。
四神汤的食谱
1、煲汤
可以单独煮,也可以加入其它任何你要煮的汤里面,一起煮,因为四神汤的味道是甘淡的,不会影响其它汤的味道。
2、煮粥
煮粥时,将四神汤的材料切成小丁,配合糯米或大米煮粥,长期坚持。
3、做糕点
将四神汤材料弄成沫状,少量的加入到面粉里,发酵成馒头包子,也可以混入馅料里或者做成糕点。
人体一湿,百病兼得,湿非一病、百病兼之。
比如说风湿性关节炎、湿疹、包括某些头痛、眩晕、失眠、高血脂、冠心病、中暑、带下、痛风、泄泻、中风、高血压等等都与湿邪有关。
想要除百病,那就从祛湿开始吧。中医经典祛湿方“四神汤”祛湿超管用,材料也很好准备,赶快准备去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