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红楼梦》中钗黛粉至今有争,仿佛不共戴天?

关于《红楼梦》中女主黛玉和宝钗孰优孰劣的这个问题,放在之前,我可能会以“一千个读者心中有哈姆雷特”来回答。可是最近现在看了欧丽娟老师的《大观红楼》,大以为然,决定用理论升华一下我们的日常看法。
这是因为做一个合格的读者本身就很难。难在哪里?
一、阅读心理:现实的补偿
福斯特认为,人们阅读小说除了可以获得阅读的一般乐趣外,也可以“在小说里为人生中相互了解的蒙昧不明找到补偿”。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读者倾向于不断在书中寻找心理认同,补偿自己现实中无法相互了解、无法对别人彻底放下心防的遗憾,从而与书中的主角合二为一,从而产生较大的心理认同度。
钗黛
比如看《红楼梦》,因为作者对黛玉的人物塑造是“探照解剖式”的,着力于层层挖掘,使人物一览无余;而对宝钗的人物塑造则是“投影扫描式”的,故而大家能够了解的只是对宝钗的大概印象。
因而,读者较容易站在黛玉的立场,认为黛玉做了自己想做而无法做的事情,却无法与宝钗得到共情,因为宝钗这样的人是随处可见的,是对逼仄的现实妥协了的人,喜欢黛玉而讨厌宝钗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但欧丽娟老师说了A面,却也忽视了B面。
因为对于那些对《红楼梦》不太了解或者粗知梗概的人来说,这种情况恐怕要反过来,因为他们对于黛玉和宝钗的印象都是“投影扫描式”的,所以也就无所谓细致分别,喜欢宝钗的可能性自然要大于黛玉。
毕竟,“知人知面不知心”,太多人用眼睛而不是心灵去认识一个人,看到的容易是表面。
二、人性弱点:同情弱者亦或崇拜强者
欧丽娟老师将“同情弱者”认为是人性的弱点,我倒觉得未必,正如孟子所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此乃人性也,抑且为人性本善之证明也,何以竟然被视为人性的弱点呢?难道同情弱者不是我们人性的最最光辉之处吗?
虽然如此,但是“同情弱者”这个特点也让人们在评价一些人的时候会陷入泥淖。
比如,《文心雕龙·才略》中就说道:“俗情抑扬,雷同一响,遂令文帝以位尊减才,思王以势窘益价,未为笃论也。”没错,人性确实容易如此,就曹丕和曹植来说,笔者并未觉得曹丕的《燕歌行》就不如曹植的《白马篇》。
米兰·昆德拉说:“每个人看事情的倾向都是在强大之中看到有罪的人,而在弱小之中看到无辜的受害者。”
相信大部分人是这样。
因此人们可能陷入一种误区:认为黛玉是弱者,因为她身体很弱,如“弱柳扶风”,并且父母早亡,寄人篱下,比不得宝钗母兄俱在,可以为她各种筹划,这也是黛玉羡慕宝钗之处。自不必说。
而且宝黛自幼青梅竹马,突然来了个宝钗,在两人之间横插了一杠子,能不惹人厌恶吗?
宝黛钗
但是,这种理论也不能代表所有人。
欧老师所说“同情弱者”固然是人性之特点,难道“崇拜强者”不也是人性之特点吗?
就此而言,可能恰恰就是因为有人认为黛玉确实是弱者,但并不因为她是弱者而对她宽容,反倒认为黛玉处处刻薄,身体也不好,不如宝钗宽厚,找媳妇就得找薛宝钗这样完美的。“强强联合”才是一个大家族式婚姻的完美结合方式。
试想,如果忽略宝黛的感情基础,支持宝黛在一起的还会有几人?
何况,宝黛的感情基础乃是出于小孩子间的亲密,倘若认为“感情是可以培养的”(事实上确实如此),你还会将宝黛看得不可分拆吗?
王夫人等人,不也如是作想吗?可怜天下父母心。
是以,宝钗(拆)之出现,乃是必然。即使没有宝钗,也未必不会出现玉拆。
因为利益面前、现实面前,很多事情都是残酷的。
宝玉之所以没有因为宝钗的出现而“移情别恋”,不也正好证明了真爱的伟大吗?
三、阅读心理:投射与认同
与“现实的补偿”这个阅读心理有些关联的,是读者很容易会对小说中的主角产生心理投射与认同作用,藉由主角所发生的人生遭遇,一方面可以满足当主角的渴望,一方面则可以扩充生命经验。
欧老师说的这点是有的,毕竟我们看过这样的人,而且也确实容易对好的小说感同身受。有看《牡丹亭》痴迷的,有看《封神演义》痴迷的,自然也有看《红楼梦》痴迷的。
欧老师举了《三借庐笔谈》的例子,说是乾隆时有贾人女,因为看《红楼梦》成瘾,父母烧了她的书,她竟然“气噎而死”。
总之,这种心理投射与认同,不能不说确实存在,甚至因此成疾的也大有人在。
黛玉之死
除了认同主角之外,读者也往往倾向于认为主角就是作者的代言人,并进一步在主角视角的引导下,去进行人事的判断。
“人人皆贾宝玉,故人人爱林黛玉。”故而,但凡与主角为敌的人,都恨不能生啖其肉,很多人对薛宝钗的厌恶即是如此。
其实,作者不等同于主角,主角也未必事事都做得好。身为读者,倒应该多站在不同人的身份立场上想一想问题,这样,恐怕更有利于我们对《红楼梦》进行全面的理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