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中医特色诊治
肾痹大偻驼背艰,强力负重夜湿寒。
风寒湿热肾精亏,遇寒症重得温减。
山药茯苓疗肾虚,乌桂姜芍祛风寒。
【概述】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血清反应阴性、进行性、局部性、全身性的关节疾病,是一种原因不明难以治疗的疾病,本病最先侵犯骶髂关节,其后随着病情进展累及腰椎、胸椎、颈椎,导致脊椎关节间隙模糊、融合,以及椎体骨质疏松和破坏等。患者病情不断加重,可导致脊柱强直或驼背状固定等,可有明显的晨僵和脊椎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此病发展缓慢,可迁延10~20年。本病属中医学的“骨痹”“历节病”“驼背”“大偻”等范畴。
【临床症状表现】
急性发作期和隐匿进展期两种。急性发作期多见于青少年人,突然出现腰骶疼痛,有的上窜胸颈,有的下趋大腿足跟,甚至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缓解隐匿期病情呈转移性上行腰背疼痛,以下腰痛最多,见同时伴有困倦乏力,消瘦气短,贫血貌,少数可伴有低热、盗汗及晨僵,夜间翻身困难,起床费力或活动受限。发展到后期,病情发展较快,在很短时间内形成驼背畸形,关节僵直,并出现全身症状累及内脏,有少数人卧床瘫痪。
【检查诊断】
1.血沉、C-反应蛋白 在活动期都升高。
2.类风湿因子 呈阴性,HLA-B27呈阳性。
3.X线片 为双侧骶髂关节炎。
4.脊柱片 表现为锥体的方形变,脊柱骨赘,脊柱竹节样变。
5.CT 帮助诊断。
【诊治思路】
强直性脊柱炎属骨痹中的内伤之痹。先天不足、精血亏损为主要原因,是脊柱病变为主心的全身性疾病,应立足整体,兼顾局部,辨证辨病结合,扶正祛邪,中药为主,持久地锻炼及加强营养,提高疗效。
【证治方药】
1.风寒外袭型
[主证] 背腰拘急疼痛,或连髋骨,或引膝胫等,遇寒加重,得温痛减。舌苔白腻,脉浮紧。
[治宜] 疏风散寒、祛湿止痛。
[方剂] 制川乌4.5克,桂枝、生姜、白芍各9克,炙甘草6克。上药加水600毫升略泡,先用武火煎沸后,改用文火续煎30分钟,取药汁1次服下。每剂水煎2次,每日1剂。
[加减化裁]
如果发生明显呕吐,宜加半夏9克。
2.湿热浸淫型
[主证] 腰背和腿部疼痛,于轻微活动后减轻,口干不欲饮。舌苔黄而厚腻、脉濡数。
[治宜] 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方剂]
(1)金银花、当归各30克,苍术25克,黄柏、威灵仙各15克,甘草10克。上药加水1 000毫升,武火煎沸后,再改用文火续煎30分钟,取药汁分早、晚口服。每剂水煎2次,每日1剂。
(2)雷公藤10克,生地黄、金银花各30克,川续断、赤芍各15克,川牛膝18克。上药加水1000毫升略泡后同煎,先用武火煎沸,再改用文火续煎20分钟。每剂水煎2次,取药汁1次口服,每日1剂。
3.瘀血阻络型
[主证] 腰背疼痛,日轻晚重,脊背活动受限。舌质暗紫,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
[治宜] 疏风散寒、祛湿止痛。
[方剂] 桂枝1 5克,当归3 0克,制川乌、细辛各6克,苍术25克。上药加水800毫升略泡,先用武火煎沸后,改用文火续煎20分钟,滤取药汁1次服下。每剂水煎2次,每日1剂。适用于风寒外袭型强直性脊柱炎。
4.肾精亏虚型
[主证] 背腰和腿部酸痛,喜温喜按,腰膝无力,遇劳加重,肢体不温,心烦失眠,足跟疼痛。舌质红,苔白腻,脉弦细。
[治宜] 疏风散寒,祛湿止痛。
[方剂] 雷公藤7 2克,苍术5克,茯苓、山药各8克,黄柏7克。上药加水1 000毫升略泡后同煎,每日1~2次,连服6剂为1个疗程。
【食疗方】
1.薏苡仁60克,茯苓20克,加水适量煮成粥,调入白糖或红糖适量。每日服1次,可连服1个月。
2.干姜10克,加水煎汤,调入红糖适量,可经常代茶饮用。
3.山药60克,红糖适量。先将煮粥后再放入红糖,搅匀食用,每日1次冲饮。
【康复须知】
1.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一般宜进食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及生冷、油腻之物。饮食要定时、定量,食物的软、硬、冷、热均要适宜,不可暴食暴饮。
2.适当运动,增加脊柱的活动度,防治僵硬。(彭先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