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情绪治病修身的方法
情绪情感是人的特征,“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荀子》),没有情感就不是个人。良好的情绪让我们生活多姿多彩,不健康的情绪不仅使我们感觉不幸福,而且破坏我们的人际关系、毁坏我们的身体、阻碍我们的修行进程。
从发生学来看,各种情绪都有其用处。比如恐惧,当人面临危险时,肾上腺素升高,交感神经兴奋,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我们的生理能量逃跑。没有恐惧、生存几率就降低了。
既然产生情绪是必然的,而且有其道理,我们是不是就听之任之呢?成为一个完全被情绪主导的人,听起来似乎不是好事,过度激烈、持久的情绪、消极的情绪都可能损害我们。那么怎么调节情绪呢?
如果我们把情绪当朋友,既不完全顺从它,也不打压它隔离它,而是认识它、解读它与它牵手,情绪就会成为我们的好帮手。
首先我们要有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
中医认为情绪为五脏所主:心主喜、肝主怒、脾主思、肺主悲、肾主恐;情志会引发气的运动变化: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乱、思则气结(《黄帝内经·素问》),反之,气的运动变化也可以引动情绪反应(“气一而动志”《孟子》)。而气的运动变化和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因而“和喜怒”(《黄帝内经·灵枢》)是修身养生的条目之一。
现代心理学认为情绪具有独特的生理唤醒、主观体验和外部表现。情绪的外周理论认为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詹姆斯提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即先有机体的生理变化后有情绪感受,比如悲伤由哭泣引起,恐惧由战栗引起;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
分析心理学认为情结是一个人对某个地方、人或某种场景、事件具有特殊的感觉。情结以一种原型为根源,围绕着固化的自动思维模式和情绪团。当情结启动,自我意识会退居次要位置。通常情况是:事后回想,我也知道这里我有问题,但是遇到类似的情况,我还是会不受控制的做出类似的反应,就好比一个陷阱,无法避免的反复往里面跳。这里面可能就是情结在作怪了。情结是社会文化、家族意识甚至是人类历史与个人经历(特别是早期创伤)结合的产物。识别情结,就能在跌入陷阱时很快爬出来,甚至绕过去,若能于此处做功夫将可以在阻滞处获得新的发展。
当这些知识进入我们的参照系,就可能会不知不觉起作用,也可能会在关键时提起觉知。
然后就是要会按暂停键,犹如《大学》之“知止”,正是我们日常练功夫的时刻。看它怎样变化,身体有什么感觉,气是由哪里生发,是升是降,是凝结是耗散,又伴随着哪些心绪和想法,可以回溯这些想法是怎样一点点产生的。这样做的时候情绪本身可能就淡了。但是也可能加深了,觉得心累或者痛苦。如果觉得自己承受不了就要先放一放,用另外的方式减弱强烈的情绪感受。可以干点别的转移注意;可以运用五行生克(恐胜喜,喜胜悲,悲胜怒,怒胜思《黄帝内经·素问》)主动运用意识对治;可以借助动作、发音调动脏腑之气调节(详细参考《五元庄》发音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