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大戏台的变迁 | 作者:​刘道敏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等大河文学融媒体矩阵平台。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大河文学投稿邮箱:dahewenxue@126.com

打我有记忆起,乡下人一到春节,最热闹的莫过于唱大戏。那看大戏热闹的场景,甚至超过了过新年的范畴,至今让我难以忘怀。既然说到唱戏那自然离不了戏台,而我今天要记述的就是我村大戏台的变迁史。

1

西轵城村最早的戏台是建在村南大街王祠堂内。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每年到了春节,村子里的人会一下子涌到王祠堂看大戏,在那个文化生活匮乏的时期,乡下人过年的时候能看上几场大戏,要算是最为奢侈的事了。
王祠堂的大戏台始建于何年,我问过村子里上了岁数的老人,他们也说不清楚,只记得后来曾有过几次的修缮,但都是在原貌上修修补补,没有大的变动。记忆中王祠堂的戏台座东向西,离地高有1米5左右,宽深约有8米,戏台地面是厚实木板铺砌,猛跺几脚,沉闷声“咚咚”作响。台顶屋脊由拔地而起的四根立柱和椽梁搭建,整个戏台不是很大,但古朴自然,壮观气派,整齐有致的布置,显得戏台的空间格外宽敞。戏台前开阔的院子就是老百姓看戏的场地,足有二亩多大地方,被看戏人踩得平坦而又坚硬。我家就在大戏台的南边住,离戏台约一百多米。小时候常去看戏,那都是家常便饭之事。印象中,王祠堂的大戏台总是那么的高大雄伟,端庄气派。
每年的春节,村子里的小剧团都要自排自演几台大戏在这里上演,演出最多的三台大戏是《窦娥冤》《十五贯》《花木兰》。五十年代省豫剧团都在这个戏台演出过。这期间,村子里的男女老幼,甚至邻村的人们都会赶过来看大戏,大戏还未开演,戏台下面早已坐满了观众,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台上锣、鼓家伙一响,戏幕拉开,“生、旦、净、丑”各路角色一出场,台下立马安静下来,抑或有人们窃窃私语的评论,更有懂戏者为疑问者解说戏剧情节,戏若演得精彩亦能博得台下雷动般的掌声和叫好声。
大戏台上的演出,真可谓:“场地不大可国可家可天下,人物平常为将为相为宦臣”,“台上六七人雄兵百万,出门三四步走遍天下”,剧情演义因果善恶终有报,戏曲唱道古今忠奸始分明。王祠堂的大戏台似乎就是那个时代的群众娱乐俱乐部,让劳作了一年的人们,终于能在年关享受一下难得的戏曲故事和文化熏陶。
时光在流淌,到了六十年代末,王祠堂的戏台做为破四旧产物被扒掉了,村子里也不再排练演出豫剧古装戏了,取而代之的是清一色的工农兵文艺宣传队,在村子大队部门前,学校,企业巡回演出。那个年代演出内容大都迎合时代的需求,除了一些激进的舞蹈,再就是人人皆知都会哼上两句的样板戏。

2

岁月在不断的变迁,后来缘于政治形势的需要,七十年代初村里又新建了一个演戏的大舞台。新戏台是个露天的大舞台,座北向南,高两丈有余,宽约十丈,全用红砖砌制而成,建在村子东头一片空旷地,与乡政府,大明寺接邻,来往交通无论车与人都很方便,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戏台的演出场地和台下观众的场地都比原来王祠堂的古戏台要大许多。但是,拿它与原来王祠堂的古戏楼相比,从审美的角度上来看还是逊色不少。戏台建成后,村里爱好戏剧的年青人又有了用武之地,每年春节或逢古会,村里的业余剧团便粉墨登场,也展现出了大舞台的巨大作用。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也就是这个大舞台,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欢乐。给我记忆最深的是大戏台刚竣工后不久,正赶上七零年的“八一”建军节,解放军战友京剧团来给驻扎在当地的拉练部队慰问演出。为了体现“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浓厚军民鱼水情,决定在新建成的大戏台演出一场大戏——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那个时代有时真的让人不可思议,没有广播也没有谁去专门通知,大戏台的锣鼓镲一开台,台下万人齐聚,欢声雷动,掌声响彻云霄。地方领导、军队领导讲过话之后,现代京戏开演。演员们还真卖力气,在新的大戏台上展示着“共产党员时刻听从党召唤”的革命风采,唱念坐打各种功夫到家,舞台艺术效果更是空前绝后。台上演员林海驰骋,策马扬鞭,台下观众看得如醉如痴,激情澎湃,军民共庆建军节喜气洋洋。自此,我村新建的露天大戏台名声远扬。
也就是在这个大戏台,我先后看过北京京剧院演的《沙家浜》《红灯记》,解放军战友京剧团的《智取威虎山》,省豫剧三团的《朝阳沟》《小二黑结婚》,洛阳豫剧团的《泪洒相思地》等一部部精彩大戏。老家人有着爱唱戏,好听戏的传统习惯,每逢大戏台唱戏,那是村里的大事,接闺女,叫女婿,七大姑八大姨都请来。周边三里五庄,十里八村的也都赶来看戏。台上锣鼓喧天,台下人山人海。台上管乐齐鸣,台下人头攒动。戏台周围的平房上、墙头上、树杈上都是人,压断树枝,掉到地上,跌个屁股蹲,也不嫌疼,拍拍屁股,接着看。来得晚的,看不见的,想往前边挤,你挤他推,开始起哄一起拥挤。有的被挤掉下板凳,有的被挤出了戏场,前边的小孩被挤得爬到了戏台上。维持治安秩序的民兵,只好拿着长竹竿对着拥挤的地方一阵横扫,人们纷纷弯腰坐下,才能安静下来专心看戏。
待戏幕拉开,踏着鼓点,跟着管弦伴奏,演员粉墨登场,台下也顿时安静下来,随着演员进入戏里。演员们逼真的表演,绝美的扮相,清脆悦耳的唱腔,像磁铁般吸引着观众,演到精彩处,台下叫好声连天。演到悲苦处,台下泪眼婆娑,唏嘘抽噎声不绝于耳,人们的情绪随着台上跌宕起伏。散戏了,回家的路上,人们还沉浸在戏里,边走边聊戏中的剧情、演员的演技。
到了八十年代后期新农村规划,村东头的大戏台已被拆得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崭新的二层楼房,那个曾经是一个时代的见证,一个乡下老百姓喜怒哀乐的活动中心,如今成了我们脑海中的回忆。

3

到了九十年代,农村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老百姓的生活一天比一天过的好。村子里一帮爱唱戏的人又组织起来,在村委会的支持下,成立了古轵豫剧一团,二团,消失了十几年的小剧团又火了起来。为了满足村民们的文化生活需求,使老百姓在家门口更好的享受到戏曲带来的欢乐,村两委专门耗资,用钢架结构,设计制作了一个可拆卸的流动戏台,供两个小剧团使用。
流动小戏台的建成开启了我市流动戏台的先河,在当时演艺市场轰动了很长一段时间,连市群艺馆的领导看后都赞叹不已,他们都没有想到一个村子能对戏曲演出那么重视,舍得花钱为基层小剧团投资,为此我村的流动戏台还被市里文艺戏曲调演征用了好多次。
有了流动戏台,我村小剧团的戏演到哪里戏台就搭在哪里,极大的方便了广大老百姓对戏曲观看的渴望和对文化生活的需求。特别是村里几个喜欢戏曲的老人自发为小剧团服务,剧团走到哪跟着服务到哪,不管是搭台还是拆台,他们从不计报酬。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村的两个小剧团,在这个流动戏台上坚持演出了十年之久,为村里的老百姓和周边的村民送去无数的欢乐和笑声。

4

随着老百姓的生活一天天富裕起来,人们已不满足衣食饭饱的现状,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村里流动戏台的局限性已经不适应大型演出活动的需求了。村两委为了顺应民意,2010年专门请人设计,按照能接待省级以上演出团体的舞台标准,又在村西头文昌大道旁高标准建了一个大舞台,还特意请大书法家刘占冮为大戏台题写了《古轵文华苑》五个大字。新的大戏台建成,不光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了市乡领导和专业人士的肯定,连来到这里演出的剧团也越来越多,河南省著名的戏剧名家李树建先生在这个戏台演出过后都连声赞叹不已,讲从来没有见过乡下也有这么好的大戏台!
新戏台的建成投用从而拉开了我村戏曲舞台的大幕。每当春节和逢古会,不光本村的业余剧团在这里演出,村里还要请外面的剧团来这里演出。最有名气的是当今戏剧界领军人物河南豫剧二团李树建主演的《凊风亭》《程婴救孤》,鹤壁豫剧团金不换主演的《七品芝麻官》,小皇后豫剧团王红丽主演的《汉宫血泪》,山东豫剧团章兰主演《三娘教子》,市豫剧团演的《狐猫换太子》等等,不乏还有一部分现代戏,如《乡村警官》《刘胡兰》《王屋山下的女人》,都在这新建的大戏台上一一呈献。一台台脍炙人口的大戏,演员们在台上演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观众在下面看得是津津有味。给老百姓送上一道道精神大餐。
更有意义的是,这里也成了传播精神文化的乐园,丰富村民科普知识的教育基地。村里只要有什么重大活动和集会都会在这里举行,特别是到了每年的重阳节,村里的干部们都要把村里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专门请到这里看上几场大戏,不仅极大的丰富了村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还定期在这里举行老寿星发放慰问金仪式,使村里的老人们实实在在体验了党的温暖,高兴地享受着国家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富裕起来的村民在这里也获得了满满的幸福感。
如今独具匠心的大戏台耸立于村里中心地带,已成了新农村的标志性建筑。林立的楼房,葱绿树林的绿地围绕着她,阳光映照下的大舞台熠熠生辉。观众看戏的场地也比原先大得许多,疏朗开阔远远胜于旧貌。之后在这里精彩纷呈的演出也雄辩地佐证了大戏台她的雍容华美,令周边的戏迷们赞叹不已。一个承载了几代人的梦想在这里得到了延续。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戏台上演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也述说不尽人间雪中送炭与惩恶扬善的家国情怀。在这块古老的轵邑大地上,大戏台戏说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大戏台,承载着历史,记录着文化,传递着亲情。曾经王祠堂的古戏台是我童年的乐园,村东台的大戏台给我留下无尽的欢乐,新建的古轵文华苑承载着我多年的梦想。这些都是我内心深处的乡情故土,是我心中永不尘封的记忆。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老家大戏台几经变迁,无论它的兴盛与衰败,都见证了农村几十年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是在党的富民政策感召下,老百姓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作者简介:刘道敏,笔名;晚风。河南济源退休干部。业余生喜欢旅游、写作、书法。


审核:文子 | 责编:王芳 远岫 若谷 |  编辑:陈丽 |  图片:网络
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大河文学"(ID:daheliterature);首席法律顾问:河南凌峰律师事务所崔素芳律师,手机:13849531938;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
(0)

相关推荐

  • 行走的乡愁之钟楼孙村“老戏服”

    行走的乡愁之钟楼孙村 "老戏服" 作者:王弘 颇具古风的钟鼓楼孙村委会大门 (白)包卿! (接摇板)替哀家拷打无道君! (包唱流水)在金殿领了国太命,背转身来自思忖.自从那盘古到如 ...

  • 四十年前的那场大雪那场戏,咋就唱了十一天呢?

    文/冯兵绪 有友友上传庙会的照片到朋友圈,照片上小商小贩云集,闲下来的人们在庙会上选择需要的过冬物件. 特别是还有一场大戏,吸引了不少老年人驻足观看.耳边似乎响起锣鼓家什的乐声,伊伊呀呀的唱腔-- 我 ...

  • 【乡韵】梦回徐家村

    我爱看,文化宁海的故事 致 西溪原住民 曾经生活在这片故土的您,是否时常午夜梦回?作者东子回忆西溪的系列文字激起了沉没于水底的浓浓乡思,现原汁原味编发读者徐永辉的来稿. 西溪 徐家村 2003 201 ...

  • 【留住记忆】古戏台之殇

    古戏台之殇 作者   I 雪堂小舟 编辑 I  西湖雨 图片 I  来自网络 出品 I    文化宁海工作室 雪堂小舟 今天上鲁迅的<社戏>,我给孩子们讲起了故事. 我们村是宁海" ...

  • 路强 | 想念戏台

    『时光捡漏』您生活的笔记本 我幼年第一次看戏台表演,上面演的不是秦腔老戏,而是现代戏.那时我岁数小,脑子里对戏台上的演出只残存了几段碎片化极其模糊的图像,且相素不高,而对于无关戏剧的情节,记忆却清晰无 ...

  • 贺岁佳作丨应敏明:灯火可亲

    灯 火 可 亲 应明敏 小时候我们家每年过了农历十二月二十,母亲就会请小镇上有名的书法家给家里写上幅大红春联,内容无非是辞旧迎新.祈祷祥和,父亲就会忙碌地找来梯子,给自家门口挂上红灯笼.也就是从那个时 ...

  • 旧时宁海乡下祠堂看戏风俗

    旧时宁海乡下祠堂看戏风俗 文/叶修德 锣鼓敲得响,男女老小脚底痒,妹子唤嫂快换衣,祠堂里面戏文相.在祠堂建戏台做大戏是历来民间风俗.农闲时,为娱乐之需求,有村里出钱,有群众集资,有村里能人投资,每年或 ...

  • 年例那些事

    年例那些事       本文曾发表<茂名文苑>2017年02期总第148期,感谢张慧谋老师对本文的校正.   家乡在粤西茂名电白,电白是年例大县.每年新年刚过,打年初二开始,直至农历正月二 ...

  • 村里唱大戏,台下老年人听得入神,而现在唱戏与以往已大不同

    11月11日,山西永济,两名老人头顶遮挡阳光的纱巾在观看舞台上演出的传统戏剧.在农村,每到农闲时节,传统的戏班子就开始进村搭台,咿咿呀呀地将古老的唱腔通过音响传遍村里的每个角落.不管是本村的,还是邻村 ...

  • 周中堂:关于看大戏的那些往事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关于看大戏的那些往事 作者 | 周中堂 原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