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腔调!

封面| E-Jay   

上海人无论在哪里,一眼就会被认出来,即使他们不讲上海话,没有打理一丝不苟的妆发,也没有穿时髦讲究的着装,但只要往人群里一站,由内而外散发出的那种“上海味道”就说明了一切。
外地人眼中的“上海味道”,不在于上海人的皮肤白皙,也不在于上海人的精明自傲,而在于上海人举手投足间不经意的流露:
他们温文尔雅、彬彬有礼,做事自有分寸,天然与身边的一切保持距离——一句“关侬啥事体”,让你闻而却步,顿生自知之明;
他们注重细节、讲究品位,穿衣用度都精致,天生对生活品质有很高要求——一句“侬勿要勿舍得呀”,让你秒懂“珍惜当下,不负今朝”的真谛;
他们思维灵活、举止内敛,不愿意吃一点亏,处处显露着自信与傲气——一句“侬瘪三,门槛精来”,让你适可而止,心生惭愧……
上海外滩 | 史牧云
这,就是上海人的“腔调”。上海人所谓“腔调”,与北方人所说的“气质”类同,但比“气质”的范围更大,除了谈吐举止,还包括为人处世的方式、性格品质、审美意趣、情调派头等等等等,三言二语,难释其全貌,非得长篇大论一番才能说清。
在某乎上输入“上海腔调”,多翻几页,就能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某人沪漂多年,租住4楼,隔壁楼1楼,住一位上海老爷叔。老爷叔大约做水产生意,泡沫箱常堆在楼下,风一吹腥味难忍。这老爷叔还在公共花圃中种上自己的花木,俨然将它当成了自家小花园。
对于老爷叔,此人一家颇瞧不上眼。某天,此人丢了钱包,半个月工资、身份证、银行卡都在钱包里,正沮丧时,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正是那位令人讨厌的老爷叔,问明白之后,便将钱包归还了,说在楼梯口捡到的。打开一看,钱分文不少,证件都在。此人拿出几百块作为感谢,老爷叔坚决不收。
后来,在上海久了,与上海人接触多了,此人渐渐明白:上海人是精明,但绝不占别人便宜,占了,那就是不义之财,就是没腔调。

上海爷叔 | 上图:纪录片《上海爷叔系列故事》截图;下图:@Jenny_莱

这类故事,在上海并不少见。
在外地人眼中,上海人精明又骄傲、吝啬会盘算、排外不厚道、浮华赶时髦……总之,上海人“不好”,上海人“复杂”,但在上海人自己眼中,上海人其实很简单,“腔调”两个字,就是标准——“侬腔调好来”,认同;“侬像啥个腔调”,否定。
腔调,是上海人的信仰。依着“腔调”,上海人建立了自己心照不宣的生活秩序和内心规范,形成了既有江南古典雅致,又有国际大都市现代与时尚的“海派文化”。而这种文化心理,同时又反过来,在一代代上海人身上不断加强着“腔调”的概念,于是,就像“巴适”是成都的性格、“大气”是北京的性格、“硬朗”是武汉的性格一样,时日即久,“腔调”也成了上海的性格。
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截图
“阿拉上海宁,腔调交关紧要,侬晓得伐”。上海人从小就被教育,作为上海人,不能没有上海腔调: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体态要有腔调;穿衣打扮、走路吃饭,姿仪要有腔调;接人待物、为人处世,做人要有腔调……
腔调,已经渗透上海的角角落落、方方面面。上海人活着,可以没有空气,但不能没有腔调。

即使近一二十年来,每座城市都以日新月异的速度更新迭代,即使全国许多地方都曾号称过“小上海”,但只要踏进上海一步,就很难不自惭形秽。用闯荡上海多年的网友的话来说:
“你刚刚以为复兴公园里的兰桂坊已经无以附加地吸引你了,新天地又繁华如斯了;当你刚觉得别的城市也要追上南京路了,外滩又无可比拟了;当你觉得城隍庙流于商业复制了,田子坊又把石库门傲娇地出类拔萃了。这个城市似乎永远领先着中国……”
这大概就是上海的魅力所在。
南京路 | 上图:Polari-s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逐渐迎来它的黄金时期。如果说长江流域是中国经济的脊梁,那上海就是长江流域的龙头,近一个世纪以来,上海在中国人的心中,是优秀、先进、繁华、工业文明、雅致时代的代名词。
上世纪中下叶,由于种种原因,大批上海人走出上海,将“上海腔调”洒向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小脚裤、夹克衫、奶油蛋糕、大白兔奶糖……这些新奇事物,让外地人真切触摸到了“上海腔调”。那时,正是物质匮乏的年代,谁家要是有点“上海货”,就足以笑傲四邻。即使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上海牌手表、永久牌自行车、蝴蝶牌缝纫机……依然足以让国人怦然心动,不仅因为它们稀罕质量好,还因为它们都很精致。
如今,在上海的街头走一走,就能明白,这种历史和文化共同积淀形成的“腔调”,在上海这座城市里是一脉相承的。
从连接静安寺与徐家汇的华山路,到上海文艺腔调代表地之一的安福路;从浓缩上海近代百年历史的武康路,到高雅幽静存在于两大繁华商业区域之间的衡山路;从花园洋房一条街的东福路,到古朴中透露出一丝时尚的新华路;从文青追逐张爱玲的武定西路,到明显带有北方味和异地味的苏家屯路……无论你平时喝红酒还是吃大蒜,都会被上海那无处不在的腔调“虐”得“体无完肤”。
安福路 | 越越1996

武康路 | fourtheo

那些着装颇为讲究、发型一丝不苟,喝着咖啡谈笑风生的老克勒;精致中带着韵味、古典中不失洋气,款款吃着下午茶的嗲女人,甚至连挤地铁去上班都要精心打扮的通勤族,都会让你在自叹弗如的某个瞬间,不经意想起王家卫,想起他电影里那个换了23套旗袍的苏丽珍……
这沁透上海人骨血的“腔调”,曾一度让外地人嫉妒又羡慕。如今,信息普遍与电商平台带来的方便,基本消除了物质的隔阂,上海人不再享有“走在时代前沿”的特权,但即使同样的穿衣打扮、同样的吃喝用度,外地人终究还是难有那份“腔调”。
“腔调”不只是外形,也不只是“腔”与“调”,它的背后,是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的眉眼表情、仪态风度、举止气派与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经济地位的协调。上海滩的讲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得其精髓的,它可以是倾城之恋的张爱玲、也可以是重情重义的许文强、还可以是海派清口的周立波……
归根结底,“腔调”一词,看似着重外表,但其实它是上海滩内外兼修的“讲究”
上海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是中国最奢华的城市,那么上海人的腔调,大约就是白花花的银子在背后支撑吧?否则,何以他们看不起外地人和乡下人,何以在嘲笑外地人和乡下人出洋相时有那么多语言和词汇?
当我将这个问题同时发给上海籍的朋友和在上海的外地朋友,外地朋友先回了我:
我刚来上海时,也有过这个顾虑,但在上海这么多年,发现自己完全多虑了。要说外地人,其实就像余秋雨在《上海人》里写到的一样:倘若追根寻缘,几乎大家都是外地人,而真正正宗、地道的上海人,才是上海人口中的“乡下人”。
其实上海人并不会看不起外地人,他们是讲究“腔调”,但那是绝对是对自己的高要求。他们也欢迎外地人来上海,但如果你不爱护这座城市,做一些没素质的事,伐好意思,他们就要diss你啦。但这也不只是针对外地人,即使是上海本地人,他们也会diss的。
上海的面子与里子 | 上图:韩小妮
很快,上海的朋友也回了我:
一件东西或一种享受,要让上海人满意,并不是只要价钱高昂、能显示身份或炫耀财富就行的。它们还必须好看、精美、有象征的价值,而且是在最小的生活细节上。
其实,阿拉上海宁人所谓腔调,它是需要休养与品位的,这才是上海让其他城市难望项背之处。腔调其实不贵,贵的,是它背后的东西。像前几年热播影视剧《我的前半生》里马伊琍扮演的上海太太罗子君那样浮夸的,那肯定不是阿拉上海人。
看到他回的信息,我突然想起王安忆。
在金宇澄声名鹊起之前,王安忆大约是最能写上海的作家。在其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长恨歌》中,毛毛娘舅无意中撞到王琦瑶独自一人吃简陋的饭菜时,似乎王琦瑶大半生的精致都被嘭一声撞破了。
王琦瑶的一生并不顺遂,但是她把所有窘迫都藏在了背后,毛毛娘舅那一撞,撞到的其实是上海腔调——精明的上海人,能够把他们的俗气和窘迫藏在雅致背后。其实,这并不是表里不一,这也是自强自尊的一种形式,有面子有里子,才是真正的上海腔调,只是我们都看到了面子忽视了里子而已。

《长恨歌》剧照

而上海人,因为把里子”藏“得太好,所以招致了许多误解,但上海人就是上海人,他们不屑也不会去解释。他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依凭大海,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有着确信无疑的优越感,别的城市可以效仿上海、外地的人可以模仿上海人,但上海与上海人,绝不会追随他城、他人——这也是上海腔调的一部分,要面子也要里子。
腔调,让上海木秀于林,也为上海招来大风;腔调,让上海独立特性,也让上海高处不胜寒。喜欢喜好、厌恶也罢,它就是上海之所以为上海、上海人之所以为上海人的原因——无可改变,更无法改变。

编辑 | 土包包

-特别鸣谢摄影师-

史牧云、E-jay、EPolari-s、越越1996

Jenny_莱、fourtheo、韩小妮等

- end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