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这5种伤肾又伤身之用药乱象后,肾病反而更容易好起来

周逊 肾内科主任医师

发现患有肾病,肾友就应该第一时间去正规医院找专科医生作全面检查以确诊,并进行规范治疗,从而能够尽快治愈、缓解、控制或稳定病情。面对肾脏疾病,不治疗或不规范治疗等都是不可取的。然而,乱用药物或过度治疗也是要不得的,超范围与超剂量用药,反而比不治疗更加伤肾与伤身。

因此,肾友必须纠正如下伤肾又伤身的五种用药乱象,纠正之后,肾病反而更容易好起来。

1.滥用糖皮质激素

醋酸泼尼松与甲泼尼龙等,都属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以下简称激素),它们在肾脏疾病中具有广泛用途,IgA肾病、膜性肾病、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与狼疮性肾炎等都可能用到激素。给肾友的感觉好像是有很多肾病都可以使用激素。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也就是说,激素在肾病患者中的使用有严格的适应症,必须经过肾病专科医生根据具体病情,结合患者的原发病、尿蛋白量、血浆蛋白水平、免疫功能状态、肾功能受损程度及病理损伤情况等,然后才能确定是否能使用激素,以及其使用剂量等。可是,我们发现滥用激素的乱象在肾病治疗中较为普遍。有的是医院医生问题,有的则是病人自己问题。不该使用而滥用激素带来的后果,则不仅不能治好肾病,反而会引起更多的毒副作用,免疫功能下降、血肌酐升高、胃溃疡、骨质疏松及股骨头坏死等,这不仅伤肾,而且伤肾。

2.超范围使用免疫抑制剂

他克莫司、环孢素、来氟米特、雷公藤多甙、吗替麦考酚酯及环磷酰胺等,都属于免疫抑制剂类药物,它们也是肾病患者经常选择使用的主要药物之一。然而,这些药物的使用也是有规范与要求的,IgA肾病、微小病变、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性肾病、膜增殖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及糖尿病肾病等等,都需要根据各自病情慎重选择免疫抑制剂,即需要在疗效与副作用之间找到一合适的平衡点。如若越范围使用,不仅治不好肾病,反而会带来更多的“坏处”,如免疫功能下降引发的难以治愈的感染等并发症,以及某些免疫抑制剂的对肾功能的伤害,其它还有高血压、高尿酸及血糖升高等的副作用等等,即伤肾又伤身。

3.不合理使用抗菌素

肾病患者普遍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现象:一方面与肾病这一免疫相关性疾病的特殊性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使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有关。从而导致肾病患者容易并发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细菌感染。一旦确定并发了细菌感染,选择使用对细菌敏感的抗菌素是必要的。然而,我们发现有不少肾病患者存在不合理使用抗菌素乱象。感冒(多为病毒感染)了也使用抗菌素、腹泻(多为肠道功能紊乱)也使用抗菌素、家人或周围人感染了自己也要使用抗菌素,甚至在平时经常预防性的使用抗菌素等等,这都是不可取的。不合理使用抗菌素,不仅可引起细菌耐药与菌群失调,而且还可能伤肾与伤身,因为有些抗菌素本身就有肾毒性,如氨基甙类抗菌素及部分头孢类抗菌素等。

4.解热镇痛药与感冒药拿来就用

肾病患者也会合并或并发其它疾病或出现各种症状,如感冒、发热、痛风、头痛、关节痛与腹痛等,这都可能会用到解热镇痛药与感冒药。并不是说,肾病患者出现其它情况都不能用药,而是说应该根据具体病情选择使用解热镇痛药与感冒药,千万不可以“拿来就用”。芬必得、布洛芬、去痛片、扑热息痛、感冒通及其它各种感冒胶囊等药物都会对肾脏产生一定肾毒性,尤其见于长期或超剂量使用者,不仅伤肾而且还会伤身(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如若本来就存在肾功能减退,则患者更容易加重肾脏损伤,引起血肌酐升高。

5.长期服用中药

一般来说,肾病患者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好于单用西药的治疗效果,我们的治疗经验也是如此。以治疗肾病综合征(包括其中的膜性肾病)为例,中药治疗有这些优势:降低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减轻西药带来的副作用及改善对激素的敏感性等,从而直接或间接起到治疗肾病的作用。虽然中药有许多“好处”,但是也不能忽视它的“坏处”,即中药也有不少副作用,尤其是某些中药的肝损害与肾毒性。比如黄药子、雷公藤、苍耳子、何首乌、苍术及槲寄生等可引起肝酶升高;再比如马兜铃、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天仙藤、益母草、水蛭、蜈蚣及汞等可引起血肌酐升高。而长期服用这些中药的危害性更大,它还会对消化系统与血流系统可能带来的影响等,即不仅伤肾也伤身。

就现在,如上这五种用药乱象依然存在。在基层医院、某些民营医院或路边诊所等医疗机构,也有在“大医院”治疗的肾病患者中,甚至是非常普遍的,必须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肾友若能纠正这些用药乱象,肾病反而更容易好起来。

与同名《肾为先》微信公众号同步首发,文章为周逊原创

(0)

相关推荐